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2022年8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109°13′E,30°4′N,海拔1 179 m)采集到1号蛇亚目Serpentes水游蛇科Natricidae东亚腹链蛇属Hebius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构建的东亚腹链蛇属部分物种分子系统发育树,鉴定该标本为华西腹链蛇H. maximus,为湖北省爬行动物新记录。本研究扩大了华西腹链蛇已知分布范围,并讨论了湖北省东亚腹链蛇属的多样性与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52.
汪少平 《四川动物》1993,12(1):39-40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和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Richardson)是我国常见的二种小鱼,栖息于河川支流和湖泊中,除西南、西北和少数地区外,均普遍存在。它们寄生有多种寄生虫,并传播寄生虫病。我们近年来在福建许多县市进行黄颡鱼复殖  相似文献   
953.
本文报道了中国地下真菌2新种和l新记录,它们分别是:南京无索腹菌 Martelliananjingensis Liu et K.Tao sp.nov.,中国乳腹菌 Zelleromyces sinensis Liu, K. Tao etChang sp.nov.和罗杰斯奥腹菌 Octavianina rogersii Siager et Smith。  相似文献   
954.
本文报道了中国地下真菌2新种和1新记录,它们分别是:南京无索腹菌Martelliananjingensis Liu et K.Tao sp.nov.,中国乳腹菌Zelleromyces sinensis Liu,K.Tao etChang sp.nov.和罗杰斯奥腹菌Octavianina rogersii Singer et Smith。  相似文献   
955.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AC)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有无合并AAC分为钙化组(n=63)与未钙化组(n=49),比较两组临床资料、GNRI、血清SF水平。根据AAC评分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n=24)、中度钙化组(n=21)与重度钙化组(n=18),比较三组GNRI、血清SF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钙化患者GNRI、血清SF水平与AAC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C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血清SF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AAC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钙化组年龄大于未钙化组,白蛋白水平及GNRI低于未钙化组,透析时间长于未钙化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SF水平高于未钙化组(P<0.05)。轻、中、重度钙化组GNRI依次下降,血清SF水平依次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GNRI与AAC评分呈负相关,SF水平与其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透析时间增加、血磷、iPTH、血清SF水平上升,白蛋白水平下降与GNRI分值降低为AAC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NRI对AAC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4,血清SF的AUC为0.769,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44,GNRI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58.72%、77.66%,SF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5.75%、73.51%,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为84.10%、79.67%。结论:GNRI下降及血清SF水平上升为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AAC的危险因素,与钙化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作为预测患者发生AAC风险的有效指标具有更高价值。  相似文献   
956.
摘要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7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辅助通气,n=50]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腹式呼吸训练法干预,n=50)。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及运动耐力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喘憋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第1秒呼气的最大容积(FEV1)、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氧分压(PaO22)、血氧饱和度(SpO2)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周后6 min步行距离(6MW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法有助于改善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肺通气状态、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957.
脑腹侧被盖区微量注射溴隐亭对伏隔核DOPA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朝霞  张海光 《生理学报》1993,45(5):479-485
本工作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SD雄性大鼠上进行。结果表明:左侧腹侧被盖区(VTA)微量注射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溴隐亭(2.5μg/0.5μl,n-5)后,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同侧伏隔核中多巴胺代射产物—3、4双羟苯乙酸(DOPAC),峰值明显增高,注生50min达到对照值的128%(P<0.01),注后80min达到最高峰,为对照值的143%(P<0.01),作用的持续时间约2h,在注后  相似文献   
958.
2021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牛王寨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蛇类标本1号。经形态比较发现,该蛇明显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已有的东亚腹链蛇属物种——棕黑腹链蛇(H. sauteri)和绣链腹链蛇(H. craspedogaster)。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该标本与东亚腹链蛇(H. vibakari)遗传关系最近,且形态上符合东亚腹链蛇特征,提示该标本应为东亚腹链蛇。东亚腹链蛇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地区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东北地区之外首次被报道。该分布新记录扩大了对东亚腹链蛇的分布范围的认知,对东亚腹链蛇的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本研究旨在探讨二氧化硫(SO2)在麻醉大鼠尾端延髓腹外侧区(caudal ventrolateral medulla, CVLM)的心血管效应及其机制。在CVLM单侧及双侧微量注射不同剂量SO2 (2, 20, 200 pmol)或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CSF),观察SO2对大鼠血压和心率产生的影响;在CVLM预先注射不同信号途径阻断剂,观察其对SO2引起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VLM单侧或双侧微量注射SO2产生了剂量依赖性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P <0.01)。双侧注射微量SO2 (2 pmol)引起血压降低的幅度比单侧注射时更大(P <0.01)。在CVLM预先注射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喹啉酸(kynurenic acid, Kyn, 5 nmol)或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oluble guanylate cyclase, sGC)抑制剂1H-[1, 2, 4]噁二唑[4, 3-a]喹喔啉-1-酮(ODQ, 1 pmol)均显著减弱SO2的血压降低(P <0.01)及心率减慢(P <0.01)效...  相似文献   
960.
利用基因组重测序的方法获取高通量SNP标记,分析了长江上游三峡大坝-白鹤滩大坝之间8个不同江段(太平溪、巴南、合川、岷江口、宜宾、邵女坪、桧溪、冯家坪)共136尾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阐明了长江上游瓦氏黄颡鱼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三峡库区太平溪群体和巴南群体具有较高的SNP(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数量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遗传来源丰富,其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群体;上游的岷江口、宜宾、邵女坪和冯家坪群体遗传来源单一。(2)瓦氏黄颡鱼存在3个不同的遗传分支,且不同遗传分支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3)群体SNP数量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与河流坡降呈显著负相关,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与地理距离和隔离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峡大坝-白鹤滩大坝江段,瓦氏黄颡鱼上游群体具有更低的遗传多样性,更易发生遗传漂变作用,在鱼类遗传多样性保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瓦氏黄颡鱼存在3种显著的遗传结构,应视为3个不同遗传单元进行种质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