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267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436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433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490篇
  1994年   441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349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81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广东楝科植物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广东楝科植物种类的初步整理、研究,记载了16属33种7交种,包括本省产的13属27种7变种和外来引种的3属6种。其中有1个新变种(封开地黄连Munronia hainanensis How et T. Chen var. microphyllina X. M. Chen),3个新组合(曾椤Amoora tsangii (Merr.) X. M. Chen, 雷楝Reinwardtiodendron dubium (Merr.) X. M. Chen, 毛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M. J. Roem. var. schensiana (C. DC.) X. M. Chen), 3个分布新记录[雷楝属Reinwardtiodendron (我国新记录),鹧鸪花Trichilia connaroides (W. et A.) Bentv. var. connaroides(广东新记录),海南(木坚)木Dysoxylvm hainanense Merr. var. hainanense(广东大陆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2.
呼吸链底物和抑制剂对线粒体内膜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PH和ANS标记大鼠肝线粒体内膜,以稳态荧光偏振法,研究了呼吸链底物和抑制剂对内膜流动性的影响。1.苹果酸+谷氨酸、琥珀酸分别为底物,均能引起内膜流动性增加。2.琥珀酸对含心磷脂的脂质体的膜流动性无影响。3.在鱼藤酮存在的条件下,苹果酸+谷氨酸对内膜流动性的增加作用消失,但琥珀酸的作用仍然存在。有氰化钾时则琥珀酸的作用消失。4.不论外加底物存在与否,鱼藤酮使内膜的流动性下降,而氰化钾则使之增加。抗霉素A亦可使内膜的流动性增加。上述结果表明:线粒体内膜流动性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电子沿呼吸链传递使线粒体内膜流动性增加,这种变化可能与呼吸链成分的氧化还原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灵芝科(Ganodermataceae) 的种类在中国是很丰富的,分布也很广。著者除已报道64种1变型外,本文继续报道中国灵芝3个新种。它们是密环辩舌(Ganoderma dersizonatumZhao et X.Q.Zhang),小马蹄灵芝(G.Parviungulatum Zhao et X. Q. Zhang),山东灵芝(G.Shandongense Zhao et Xu)。 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敢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4.
四福花[Tetradoxa omeiensis(Hara)C.Y.Wu]体细胞具有36个染色体。其核型组成为2n=36=6m+14sm+4st+12t,即具有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5.
西藏金发藓科植物,已知有7属,30种,4变种;其中新种5个,新变种3个。从水平分布看,大多集中雅鲁藏布江流域附近,因该流域是印度板块北缘与欧亚大陆南缘的缝合线,因而金发藓科植物得以高度集中。本文讨论了该科在本区的地理分布和区系成份的分析等问题,并讨论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该群藓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一、分类简史 Petrocosmea是由D.Oliver于1887年根据自湖北西部描述的P.sinensis Oliv.(花冠的上唇与下唇近等长)建立的。接着W.B.Hemsley分别于1895年和1899年根据云南东南部的标本描述了三个种,并根据P.iodioides Hemsl.及P.minorHemsl.的花冠下唇远长于上唇的特征建立了新组sect.Anisochilus Hemsl.。W.G.Craib于1919年发表了本属的第一篇校订,记载了当时已描述的15种,其中包括H.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记述石龙子类 Scincomorpha 蜥蜴的—新属,甘肃拟贝氏蜥 Mimobefklesisaurus gansuensis gen. et sp. nov. 化石发现于甘肃省肃北县马宗山区晚侏罗世的赤金堡群.这是石龙子类化石在我国的第一次发现,也是目前所发现的这类动物在亚洲的最早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8.
王献溥   《广西植物》1985,(4):409-412
<正> 1984年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常委会根据许多生物学家的建议,决定评选世界范围内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濒危动、植物各10种,以便引起世界公众了解当前物种处境的危险,注意采取有力保护措施,解除其濒临灭绝的状态。 评选的程序首先是确定评选标准,专家们根据这些标准详细分析研究了设于英国剑桥的物种保护监测中心和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出版的红皮书、有关研究报告以及物种保  相似文献   
109.
秦永杰   《广西植物》1985,(2):141-145
<正> 五倍子,即由半翅目蚜科(Aphididae)的角倍蚜寄生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危害叶组织所造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虫瘿的总称。五倍子主要成分为单宁酸,是医药,化工、印染和国防上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的五倍子按外形可分为十余种,其中以角倍蚜分布最广,产量最高。角倍蚜亦称五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一年有六个世代,终年生活,无休眠阶段。成虫有有翅型及无翅型两种,当盐肤木快落叶之  相似文献   
110.
三江水绵图1 Spirogyra sanjingensis sp. nov. Celluis vegetativis 104-133μlatis, 142—295μlongis; dissepimentis planis; chromatophoris 9-10(11), anfractibus 1-1.5; conjugations scalari, tubo ex utroque cellula mascula et feminca emisso; cellulis fructiferis cylindricis, lev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