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银耳‘Tr2016’是由福建省尤溪县枕头山的枯木上发现的一株野生银耳,进行反复多次分离和多年驯化而来。银耳菌丝具锁状联合,可形成白色或淡黄白色菌落;子实体呈雪白色,由多片波浪状卷曲的耳片组成牡丹花状,烘干后为淡黄色。栽培周期从接种到采收约45d,鲜耳平均直径13.2cm,高度7.2cm,平均产量为114.0g/瓶,干耳平均产量34.1g/瓶。  相似文献   
32.
银耳栽培已是鄂东大别山地区的主要经济产业 ,遍及十几个县市 ,随着栽培品种的不断增加 ,银耳栽培中的病害、虫害也日趋突出 ,菇农经常来信来函及上门的人数不断增加。为了解决他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就有关银耳栽培中出现的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和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银耳银耳科的两个新种——版纳拟黑耳(Exidiopsis banlaensis Peng sp.nov.)和勐仑银耳(Tremella menglunensis Peng sp.nov.)。其形态特征,前者与铅灰拟黑耳(Exidiopsis molybdea)接近,后者近似银耳(Tremella fucilormis),但子实体甚小而生于钢色炭团菌的子座和子囊壳上。对这两个新种进行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探讨壳聚糖对鲜银耳保鲜效果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用浓度为0.3%壳聚糖处理新鲜银耳,实验结果显示,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鲜银耳病情指数(P<0.05),在贮藏前期诱导O-·2、H2O2及ASA含量升高,诱导提高PPO、CAT、SOD、APX、PPO活性,抑制POD活性上升。说明壳聚糖处理可以诱导银耳体内活性氧爆发,加速了银耳体内活性氧清除反应;增强银耳体内抗病性,延缓鲜银耳采后成熟衰老。  相似文献   
35.
银耳孢子多糖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固体培养法得到的中国福建产银耳孢子(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经沸水提取、三氯醋酸-正丁醇除蛋白、乙醇沉淀分离制备的多糖具有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应用C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络合法进一步精制后的银耳孢子多糖干品,含糖量达80%左右。经纸层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及琼脂糖电泳分析表明,其主成分为单一斑点。组成分析发现分子中富含己糖醛酸,主要组成单糖有木糖、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及葡萄糖醛酸等。组成中不含蛋白和核酸类物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分子中具有典型酰基结构。  相似文献   
36.
银耳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物系统》2003,22(4):574-578
  相似文献   
3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