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本文研究了安徽大别山天然林内16年生银鹊树和引种于南京的银鹊树幼苗及人工幼林的生物量,分析了光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芦蒹遮光,一龄苗的生物量为1777.5kg/ha。以一层塑料纱遮光处理的幼苗生物量最大,全光照的幼苗生物量居第二、三层纱遮光生物量最小。(2)天然林内16年生单株银鹊树地上部分干重为107.77kg。(3)8年生人工银鹊树林总生物量为80.63t/ha,其中乔木层平均净生产量为9.563t/ha·a,高于湖南会同、朱亭及江苏南部的杉木林。(4)银鹊树林总初级生产量为1219.18g/m2·a;其中乔木层为956.25g/m2·a,草本及天然幼苗为161.10g/m 2·a,枯枝落叶为101.83g/m2·a.光能利用率为0.527%,其中乔木层的光能利用率为0.417%。  相似文献   
332.
本文报告广东小光壳炱属和附丝壳属18个分类单位,其中小光壳炱属Asteridiella16个,杨桐树生小光壳炱Asterldlella adinandricola H.Hu、艾纳香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blumeicola H.Hu、黄杞树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engelhardtiicola H.Hu、泡花树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meliosmicola H.Hu和银鹊树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tapisciicola H.Hu为新种,11个我国新纪录种;附丝壳属Appendiculella 2个,嘉赐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caseariicola H.Hu和黄杞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engelhardtiicola H.Hu新种。  相似文献   
333.
本文采用树木收获、气体交换等方法,研究了鼎湖山地带性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立术第3层和第4层主要优势种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生物量和第一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种群在群落中的生物量分别为干重12009和7874kg·ha~(-1)、鲜重22733和15155kg·ha~(-1);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874和480kg·ha~(-1)·yr~(-1)。并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讨论,以揭示两种群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34.
银合欢叶作为培养基氮素添加剂能促进佛罗里达平菇、黑木耳和香菇的菌丝生长。除生料栽培培菌期间含羞草素明显自然降解及高压灭菌大量破坏含羞草素外,还发现菌丝对含羞草素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35.
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Regions,NORs)是位于细胞核仁内的DNA 环,具有 rRNA 基因,与 rRNA 的转录活性有关、在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的作用。遗传学家曾利用银染技术显示染色体核仁组成区来研究各种遗传缺陷性疾病。1986年 Ploton 建立丁一科改良的一步法胶银染色技术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 Associa-ted Protein,AgNORs),虽然现在对这些蛋白染色的性质还不清楚,但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核仁结构和活性改变的有效手段,已受到病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36.
降解有毒的含羞草素和二羟基吡啶化合物的瘤胃细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采食银合欢不引起中毒症状的我国广西北海市涠洲岛的黄牛瘤胃中,分离出4株厌氧细菌.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实,菌株BR-1,BR-2,BR-5和BR-7能降解有毒的含羞草素(mimosine)、3-羟基-4(1氢)吡啶酮(3,4 DHP)和2,3-二羟基吡啶(2,3DHP).在宿主体外进行纯菌和混菌液体培养,3天分别降解含羞草素44—59%,3,4DHP 30—47%和2,3DHP58—60%.经分类鉴定,确定为三个种:BR-1和BR-2很相似,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可能是一个新种.BR-5为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 bovis)和BR-7为生孢梭菌(Clostridiumsporogenes).上述这些兼性和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对含羞草素和二羟基吡啶类毒素具有降解活性,这是以前没有报道过的.由于这些脱毒细菌栖居于瘤胃的微生态系统中,从而保护宿主动物免受银合欢的毒害.  相似文献   
337.
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对40例胸腹水的患者进行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发现,良性病变胸腹水内细胞Ag-NOR计数在1.1~2.0之间,银颗粒小,大小比较均一。恶性病变Ag-NOR计数在4.3~6.2之间,银颗粒大,不规则。肉瘤与癌所致的胸腹水内细胞Ag-NOR颗粒数目未发现有明显差别。提示在临床病理工作中,Ag-NOR技术在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中,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38.
应用根尖压片法对含羞草科合欢属合欢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欢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6,核型为:2n=26=18m+6sm+2st,属于“2B”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6=4L+8M2+12M1+2S。从染色体水平证明合欢在系统演化上属于较进化的种类。  相似文献   
339.
目的探索肺隐球菌在六胺银染色中的最适当温育时间,以期获得最佳染色效果,提高病理标本肺隐球菌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30例肺隐球菌感染病例,每例病例选取最具代表意义的一个蜡块连续切片3张,不同蜡块为区组因素,将每个蜡块切取的3张切片简单随机化分为3组,每组1张,通过区组随机化将90张切片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切片在六胺银染液步骤中采用水温箱60℃温育20~25min,B组切片在六胺银染液中温育30~35min,C组切片在六胺银染液中温育40~50min。以10分制对90张六胺银染色片进行评分,比较3组切片得分情况、显微镜下的染色效果与诊断准确率。结果 B组切片镜下显示:隐球菌染成空心黑色,细胞核呈蓝色,周围肺纤维组织呈淡棕色至棕色,隐球菌与周围肺纤维组织染色对比清晰,染色效果显著高于A组与C组。结论在六胺银染色中,采用六胺银染液在水温箱60℃温育30~35min,病理切片六胺银染色评分结果得分更高、六胺银染色效果更好、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340.
运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方法,实现两种大肠埃希菌和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间的高效检测与鉴别。最终为临床上细菌的鉴别与分类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别方法。利用微波法制备了适合细菌SERS检测的纳米银溶胶,并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ns,MRSA)为检测样本,优化了银溶胶与菌液的体积比、作用时间,得到最佳测试条件为银溶胶与菌液(麦氏浊度为0.5)体积比为1?2,作用时间为1 h,将其用于两种大肠埃希菌JM109、DH5α和两种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MRSA的SERS检测,并对相应特征峰进行归属。分别选择了30例大肠埃希菌JM109、DH5α和3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MRSA作为样本训练集,6例大肠埃希菌JM109、DH5α和6例ATCC25923、MRSA为测试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联合线性判别法(LDA)模型,JM109、DH5α训练集分类正确率为93.33%,ATCC25923、MRSA训练集分类正确率为76.67%,盲测集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1.67%、75%。结果表明,制备的银纳米溶胶作为增强介质测得的不同细菌的SERS图谱使用该判别模型时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菌,而对于同种细菌的普通菌和耐药菌的鉴别效果相对较差。本研究为临床上细菌的快速准确鉴别与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