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8篇
  4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91.
陈琪  王睿  魏亚娟  刘建军 《昆虫学报》2020,(10):1234-1241
【目的】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是一种严重危害多种植物的食叶性害虫。为了通过合理配植园林植物防治大袋蛾,本研究评估了在悬铃木、月桂、合欢及桃树4种寄主植物上大袋蛾的繁殖潜能。【方法】2018年7月15日至2019年6月21日,在室外纱网隔离环境中测定了大袋蛾分别在悬铃木、月桂、合欢和桃树上的卵期、幼虫期、蛹期、存活率、成虫寿命、雌成虫产卵期和每日单雌产卵量。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程序TWOSEX-MSChart对大袋蛾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雌虫繁殖力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寄主植物种类可显著影响大袋蛾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取食月桂时,大袋蛾2,3,4和5龄幼虫的历期显著长于取食其他植物时的;取食桃树时,大袋蛾雌成虫寿命(11.47 d)显著长于取食月桂时的(10.26 d)。大袋蛾取食月桂时的产卵期(7.04 d)显著短于取食悬铃木(7.52 d)、合欢(7.59 d)及桃树(8.11 d)时的。大袋蛾取食悬铃木时的净繁殖力(R0)(2 015.70粒卵)显著高于取食月桂(1 419.12粒卵)、桃树(1 289.66粒卵)和合欢(976.67粒卵)时的。大袋蛾取...  相似文献   
192.
中华稻蝗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块组织Grimelius银染法和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生物统计学分析,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与定位。结果表明:嗜银细胞分布于中华稻蝗的胃盲囊、中肠和后肠各段,以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 前肠中未见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出了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 胃泌素(gastrin, Gas)、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Glu)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 PP)细胞, 未检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细胞。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于中肠和后肠中, 前肠中未见分布。5-HT细胞和Gas细胞均主要分布于胃盲囊、中肠及直肠中,且均以直肠中最多(P<0.05)。Glu细胞在胃盲囊及整个中、后肠均有分布, 在中肠和直肠中最多(P<0.05)。PP细胞主要分布于中肠、回肠和直肠中,中肠中分布密度最大(P<0.05)。本研究显示中华稻蝗消化道中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它们的分布情况与其他节肢动物相比存在一定的共性,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可能与中华稻蝗特定的消化道结构和消化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3.
蛋白质组学是对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可以揭示细胞内蛋白质组成成分与修饰状态的动态变化.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全局的高度来研究代谢.发育以及调控等复杂的问题。 由于蛋白质组学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所需要的技术手段也多种多样,如双向凝胶电泳(2-DE).色谱.蛋白质芯片、质谱以及生物信息学等。2-DE分离蛋白质.通过生物质谱以及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蛋白质进行鉴定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研究策略。由于该套技术平台中影响因素较多.很多初学者难以快速掌握.所以本实验方法系列讲座将详细介绍这一常规技术平台中的多项经典实验方案(样品制备.2一DE、染色、质谱鉴定等).并着重对一些常见问题与难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此外,本实验方法系列讲座还将涉及近年来刚刚兴起的大规模的蛋白质组自动分析系统——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旨在为研究者拓宽实验方法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进行比较分析.在使用的3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两个克隆各5个样本共产生清晰可辨的扩增带2154条(其中克隆H为1088条,克隆L为1066条).克隆H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8070±0.015489,克隆L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7827±0.015203,两个克隆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52511±0.009692,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清晰地表明了同一雌核发育克隆群体的遗传相似性和不同克隆群体间的遗传异质性.由NJ聚类法构建的分支树状图也很好地反映了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群体及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在28个引物对两个克隆的扩增带中,一共可找到91条多态性片段,一些引物如Opj15、Opp8、Opq11和Opq14等,产生了非常丰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可以作为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的有效鉴别指标.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彭泽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银鲫相类似,彭泽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对单性脊椎动物的进化理论研究和彭泽鲫的选种育种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5.
生料栽培凤尾菇添加银合欢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6.
为探究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在银鲫(Carassius gibelio Bloch) F系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首先从银鲫F系卵巢cDNA中克隆了2个bmp15部分同源基因(Homeologs),将其命名为Cgbmp15a和Cgbmp15b,它们各自具有3个不同等位基因。不同脊椎动物Bmp15蛋白序列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均表明,银鲫为异源六倍体,在其进化历程中发生了两轮多倍化,其中早期的异源多倍化整合了来自2个原始祖先的染色体组,导致银鲫和鲫的四倍体共同原始祖先基因组中包含bmp15a和bmp15b;随后第二轮同源多倍化最终导致银鲫存在6个bmp15等位基因。bmp15基因及其邻近基因同线性分析表明,银鲫在形成异源多倍体后,其基因组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包括bmp15邻近基因的丢失。Cgbmp15a和Cgbmp15b均主要在卵巢中表达,在皮质泡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无论是在银鲫成体组织还是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子中, Cgbmp15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gbmp15b的表达水...  相似文献   
197.
病毒的感染导致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ACS的荧光检测 ,测出Sf9细胞完成整个周期循环大约需要 18h ,G1、S、G2 /M各时相的时间间隔约为 6h ;AcNPV感染Sf9细胞 12 18h ,细胞被抑制于G2 /M期 ;Sf9细胞同步于G1/S期后释放细胞并用AcNPV感染 ,12h后 ,2 / 3的细胞处于G2 /M期 ,1/ 3的细胞处于S期  相似文献   
198.
目的建立真菌的病理切片改良革兰染色法。方法选取确诊真菌感染的组织蜡块,切若干空白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高碘酸-无色品红染色(PAS)、六胺银染色(GMS)、改良革兰染色后,比较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该法具有易操作、染色效果稳定等优点。结论改良革兰染色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组织切片中的真菌,并且染色效果稳定,在检测组织中的真菌时可发挥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9.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染色革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银染技术已广泛用以研究细胞生长活性,根据AgNOR数目多少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和对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然而AgNOR技术至今还存在背景非特异性银颗粒沉积问题而影响结果判定。本研究发现影响背景染色结果的主要因素是明胶的质量,采用Farmer’s液可以清除背景染色,运用微波炉染色不仅可以缩短染色时间而且可以减少银用量。  相似文献   
200.
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用抑胃多肽、5-羟色胺和内啡肽3种哺乳动物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的肠粘膜中内分泌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存在,但未发现5-羟色胺和内啡肽的免疫反应。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主要分布在前肠前段,并单个地散布在肠褶顶部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之间,多呈长梭形。本文比较了不同食性鱼类和其他动物肠道抑胃多肽免疫反应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讨论了用5-羟色胺和内啡肽免疫染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