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不同决明基因型的耐铝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heng XL  Ye HL  Xu GZ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8):1998-2003
浓度120 mg·L-1条件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了40个决明品种(系)对毒的反应.比较了不同基因型各性状的相对耐性值及其与综合评价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对株高、相对根系干物质量、相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相对根系活力可作为决明耐毒基因型筛选的重要指标.40个品种(系)中,86134R2、2208、3170、316、2211、2232的耐毒能力较强,属于耐毒的决明基因型,而34721R1、92985、3184的耐毒能力较弱,属于敏感的决明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着重研究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虾产品中,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选择,达到快速、准确,以弥补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没有虾产品中检测方法的不足。方法:利用混合酸硝酸-高氯酸对样品进行消化处理,无基体改进剂,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在优化干燥、灰化、原子化、除残四个步骤的时间和温度的实验条件后,含量在0.0-5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r=0.9990,最低检出限为0.54 ng/mL,的特征质量为5.0 pg。相对标准偏差为3.83%-6.42%,虾产品中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0.7%-105.6%。结论:本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并有较高的回收率,可作为日常检测使用。  相似文献   
13.
草酸在提高大豆磷吸收利用及抗铝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1mmol/L草酸(pH=6.0)加入到4种难溶性含磷化合物(FePO4、CaHPO4、AlPO4和磷矿粉)的水溶液中,其溶出磷的含量均显著提高,溶磷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首先增大,然后有所下降。水培条件下大豆利用磷矿粉中磷的能力很差,加入1mmol/L草酸(pH=6.0)能促进大豆对磷矿粉中磷的吸收利用,表明草酸可能通过螯溶磷矿粉中的磷而提高了其有效磷的含量。200μmol/L离子能显著抑制大豆根的生长,而60μmol/L草酸能基本解除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铝毒胁迫诱导菜豆柠檬酸的分泌与累积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 ,毒诱导菜豆柠檬酸的分泌与累积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Al3 + 浓度 <5 0 μmol·L-1时 ,柠檬酸分泌量随Al3 + 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Al3 + 浓度在 5 0~ 80 μmol·L-1时 ,柠檬酸分泌量随Al3 +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不同菜豆基因型以G1984 2的柠檬酸分泌量最大 ,单位干重Al吸收量最小 .毒胁迫时 ,不同菜豆基因型叶片柠檬酸累积量无明显差异 ,根系柠檬酸累积量为G1984 2 >AFR >ZPV >G5 2 73.菜豆柠檬酸分泌量缺P处理 <毒胁迫 ,5 0 μmol·L-1LaCl3 不能诱导菜豆分泌柠檬酸 ,表明柠檬酸的分泌与累积是菜豆抗毒胁迫的重要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5.
铝胁迫下小麦根尖分生细胞中Ca2+分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学报》2001,21(8):1246-1250
运用透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对胁迫下小麦根尖分生细胞中Ca2+分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在正常生长条件下,Ca2+广泛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细胞间隙中,特别是液泡中有大量的Ca2+沉淀颗粒;在Al3+胁迫条件下,细胞质、细胞核中Ca2+沉淀颗粒明显减少,分布发生改变,细胞质中液泡增多,但其中Ca2+沉淀颗粒明显减少.结果表明,Al3+不但抑制了根尖细胞对Ca2+的吸收,而且引起细胞中原有Ca2+分布的变化,这很可能引起细胞功能的紊乱,进而影响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耐铝型杉木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对铝胁迫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胁迫对杉木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明确AsA-GSH循环在杉木耐性中的作用,以耐(YX26)和敏感型(YX5)杉木家系为材料,分析了胁迫对不同耐型杉木叶片氧化损伤、抗氧化酶活性和As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胁迫显著增加杉木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而且YX5叶片中MDA含量增幅显著大于YX26。(2)胁迫不同程度增加了2个杉木家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而且除AsA含量外,胁迫下YX26中上述酶活性和非酶性抗氧化剂含量的增幅均大于YX5。(3)胁迫下YX5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受到显著抑制,而YX26中这两个酶的活性却有所增加,且YX26中的DHA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4)胁迫抑制了2个杉木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但YX26中SOD活性的降幅小于YX5。研究认为,胁迫下通过维持AsA-GSH循环酶活性和非酶性抗氧化系统的高效运转,增强自身活性氧清除能力是耐型杉木家系具有较强耐能力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铝对大白鼠海马所致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对海马的损害,用30只健康大白鼠,体重200~300克,分为A组(正常对照)10只,B组(低组饲料中加500mg/kgAlCl3)10只,C组(高组饲料中加2500mg/kg/AlCl3)10只。分别饲养12个月后,分组断头取脑海马,按组织化学及酶组织化学常规做“定性”反应,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硫胺素焦磷酸酶(TPPase)、镁激活三磷酸腺苷酶(Mg2+-ATPase)、胆碱酯酶(ChE)测定。按电镜常规做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提示:C组,海马SDH、Mg2+-ATPase、ChE活性明显减弱(由强阳性()下降为阳性(+),反应增强(在海马的神经细胞内强阳性();同时海马神经元内线粒体嵴断裂、肿胀、空泡样变,神经纤维髓鞘变性(如不规则卷曲、松散)。说明对海马的功能与结构均有损害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对铝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尾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胁迫(Al3+浓度为0、0.2、0.4、0.8、1.6 mmol·L-1)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其针叶中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揭示马尾松毒害生理机制及提高马尾松的耐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当Al3+处理浓度为0.2 mmol·L-1时对马尾松株高和基径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对马尾松根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l3+处理浓度大于0.2 mmol·L-1时对马尾松株高、基径和根长的生长均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Al3+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马尾松针叶中叶绿素含量和SOD、POD活性均随着Al3+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Al3+处理浓度大于0.2 mmol·L-1时马尾松针叶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Al3+浓度的升高而增大;Al3+处理浓度大于0.2 mmol·L-1时马尾松针叶中MDA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且随着Al3+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说明大于0.2 mmol·L-1的Al3+处理可导致马尾松膜脂产生氧化。研究表明,马尾松幼苗具有一定的耐能力,在胁迫生境下可通过提高自身SOD和POD等保护酶的合成和主动积累脯氨酸、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渗透物质,产生适应性生理响应以维持自身的生理平衡来降低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原物质引起滤泡的形成:一次投入与多次投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不同方式投入抗原物质,即一次投入与分次投入,并观察了新产生滤泡数,维持的滤泡数,实验用小鼠24 只, 于足底注入和钥孔 血蓝素附合物(AKLH), 分一次注入与三次注入组; 三次注入组又分间隔5 日及间隔二周注入。注入后第3 周与第12 周分别取出腘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第三周末观察可见一次投入产生的滤泡多, 而第十二周发现分次投入维持的滤泡数多。可见反应性滤泡的形成, 不仅与刺激物的性状和投入量有关, 而且与投入的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作物根系形态与非生物胁迫耐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从水分、、磷等非生物胁迫方面综述了作物根系形态与非生物胁迫耐性之间的关系及主要研究进展,阐明了根系形态在作物逆境胁迫中的重要作用,对根系形态性状进行改良将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