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PCR技术从铜绿假单胞菌PA103株DNA中扩增到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EPA)全基因,选择合适位点插入pBV221 PLPR启动子下游,构建分泌性表达载体;转化宿主E.coliDH5α、JM109后,热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7%左右,分子量69kD左右;分离细胞组分蛋白发现仅有少量重组蛋白以成熟毒素形式分泌到宿主菌的周质间隙,并能检测到Vero细胞毒活性,其余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表达产物与兔抗EPA多抗有特异性反应。此项工作为重组EPA的研制建立了有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构建能在大肠埃希菌(E.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A)间高效接合转移的质粒.方法 通过NCBI blastn程序分析质粒pCVD442接合反应起始序列oriT,PCR扩增oriT后插入pMD18-T,再将pMD1 8-oriT转化E.coli DH5α,经酶切、测序验证后用SmaI和HindIIII双酶切亚克隆至质粒pUCP24,获得质粒pUCP24T,将pUCP24T转化E.coli后研究pUCP24T从E.coli到PA的接合效率和质粒稳定性等.结果 成功构建pUCP24T重组质粒,在E.coli和PA的接合实验中,E.coli(pUCP24T)-PA共培养2h的接合效率平均为3.588×10-2,按12 h一代连续9代继代培养108 h,抗生素压力下质粒保存率为98.29%,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质粒保存率为21.76%.结论 成功构建高接合效率的接合转移质粒pUCP24T.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一株铜绿假单胞菌(CGMCC 1.1785)摄取长链烷烃的模式。铜绿假单胞菌1.1785能够以固态的长链烷烃为唯一碳源生长,在培养过程中产生表面活性代谢物。烃与水相的界面面积是细菌生长重要的影响因素,说明传质限制的存在。由于该菌不能够利用鼠李糖脂增溶的烃作为碳源,因此添加鼠李糖脂能够强化烃摄取的主要原因是烃界面的扩大。细胞表面疏水性从开始的急剧升高到后来的不断下降,说明在不同生长阶段细胞对烃的摄取模式是不同的。由此认为,铜绿假单胞菌1.1785既没有通过表面活性剂介导模式获取烃,也并非完全通过直接接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MTT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SMIC),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 50μg/mL,和阿奇霉素有协同抗菌作用。穿心莲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SMIC501天25μg/mL、3天25μg/mL、7天50μg/mL;SMIC801天50μg/mL、3天50μg/mL、7天100μg/mL,形态观察提示穿心莲内酯SMIC80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对阿奇霉素也有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5.
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菌分泌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阴性菌中,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目前,多种致病菌T6SS的致病机制都获得了广泛的研究。总结近年来T6SS的相关文献,对霍乱弧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等致病菌的T6SS及其致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MSHA菌苗小鼠体内抗癌效应的研究,验证该菌苗对多系小鼠瘤细胞的侵袭是否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预防性治疗研究时,先给阳性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B.C.G6 mg、预防治疗组小鼠注射PA-MSHA菌苗0.5 mL,再对全部小鼠均进行16A3及S180细胞株移植,25 ~ 30 d后统计小鼠的抗癌效应;治疗性疗效研究时,先给小鼠进行相应的瘤株移植,再随机分组进行B.C.G、PA-MSHA菌苗注射治疗,末次注射5~10 d后统计小鼠的抗癌效应.结果 B.C.G注射液对多系小鼠肿瘤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P<0.05)而PA-MSHA菌苗对小鼠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1).结论 PA-MSHA菌苗能通过增强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活性改善自身的免疫状态而发挥其抗癌效应,从而预防和治疗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絮凝功能细菌xn-1对有害水华藻——铜绿微囊藻的絮凝效果,以期为有害水华的治理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采用涂布划线法从藻际分离纯化絮凝功能微生物;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确定进化地位;通过不同金属离子确定絮凝机制;梯度醇沉法获得絮凝物质;以酶标仪测定絮凝效率。【结果】菌株xn-1确定属于申氏杆菌属(Shinella),且命名为Shinella sp.xn-1。在添加Ca~(2+)作为促凝剂的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表现出高效的絮凝效果,其絮凝效果主要来源于胞外上清,而表现出高效的絮凝效果所需要的胞外上清添加量为3.0%。从胞外上清中获得的絮凝物质以0.5 g/L的添加量作用于藻细胞后表现出高效的絮凝效果,且随着处理时间增加,絮凝团的体积增大。【结论】Shinella sp.xn-1通过分泌胞外絮凝物质对铜绿微囊藻表现出高效的絮凝效果,在絮凝作用下藻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大体积的絮凝团,该研究有利于治理有害水华。  相似文献   
108.
将RDR(ribonucleotide diphosphate reductase)启动子驱动下的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sp.)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的表达载体pSETRDR-VHb转入铜绿假单胞(Pseudomonas aeruginosa)S301菌株中.并对其中阳性转化子AY26菌株进行了鼠李糖脂表达条件的研究.正交实验L9(43)优化培养基,最佳组分为:硫酸镁0.075%、硝酸钠0.5%、清油3mL/L、酒石酸钠0.4%.在限碳培养条件下,转化子SY26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2.9 g/L,比对照菌株S301(8.4 g/L)提高150%,5L发酵罐放大实验验证,重组菌AY26的表面活性剂产量达到33.12 g/L.  相似文献   
109.
作为人类条件性感染的前三大病原菌之一的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免疫功能低下和囊性纤维化患者可以造成严重和持续性感染。造成这种持续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细菌接收外界信号后,在自身调控网络的协同作用下,会依附于固体表面,并产生胞外多糖、基质蛋白和胞外DNA等大分子物质形成高度结构化的膜状复合物将自身包裹形成生物被膜群体结构。生物被膜可以有效帮助细菌定殖、提高细菌对抗菌物质和宿主免疫反应的抵抗能力、促进群落细菌的细胞-细胞之间的信号交流等,是临床治疗中病原菌慢性感染和反复感染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篇综述重点介绍了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各组成成分及其在生物被膜形成中的重要功能,并进一步阐述了群体感应系统(las、rhl、pqs与iqs)和c-di-GMP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作用。通过本篇综述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和调控的过程,为开发新的治疗生物被膜感染策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0.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异质性耐药的发生常导致临床治疗失败。【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情况,为相关临床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5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diskdiffusion method)即Kirby-Bauer (K-B)法、菌落谱型分析(population analysis profile,PAP)法、生长实验以及传代稳定性实验探究铜绿假单胞菌的异质性耐药特征。【结果】K-B法初筛得到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piperacillin,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TZP)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TIM)的异质性耐药率分别为52%、52%和54%。PAP实验确认后有13株异质性耐药菌,其检出率占总实验菌株的26%。随机选取8株异质性耐药菌株,其耐药亚群的发生频率为7.3×10-7-1.2×10-5。通过无抗生素压力的生长实验发现,异质性耐药菌株PAS92、PAS57与其各自的3株最高PIP浓度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