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12篇 |
免费 | 257篇 |
国内免费 | 3501篇 |
专业分类
144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177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08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204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341篇 |
2012年 | 530篇 |
2011年 | 418篇 |
2010年 | 360篇 |
2009年 | 446篇 |
2008年 | 576篇 |
2007年 | 521篇 |
2006年 | 478篇 |
2005年 | 491篇 |
2004年 | 488篇 |
2003年 | 553篇 |
2002年 | 640篇 |
2001年 | 499篇 |
2000年 | 527篇 |
1999年 | 450篇 |
1998年 | 421篇 |
1997年 | 521篇 |
1996年 | 439篇 |
1995年 | 546篇 |
1994年 | 504篇 |
1993年 | 475篇 |
1992年 | 509篇 |
1991年 | 461篇 |
1990年 | 417篇 |
1989年 | 419篇 |
1988年 | 142篇 |
1987年 | 123篇 |
1986年 | 103篇 |
1985年 | 138篇 |
1984年 | 112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27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6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对GaneBank中登录的部分骆驼科动物线粒体12 srRNA/tRNA-Val/16 rR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借助DNAstar软件设计引物,扩增并进行序列分析,旨在揭示其遗传变异的规律。PCR条件优化后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 014 bp的DNA片段,b lastn分析显示,该片断与骆驼科动物的同源性高于95%,所获得片断包括30bp的12 srRNA基因部分序列,71 bp的tRNA-Val基因全序列和913 bp的16 srRNA基因部分序列。利用RNA-structure 4.2 RNA分析软件绘制了部分骆驼科动物的线粒体tRNA-Val推导性二级结构图,比较结果显示,羊驼线粒体tRNA-Val氨基酸臂和反密码子环呈属间特异性遗传。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中国奥甲螨科3新种(甲螨亚目:奥甲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记述采自我国南方的奥甲螨科3新种:鞭毛奧甲螨Oppia flagellifera sp.nov.、雕纹大奥甲螨Lasiobelba sculpta sp.nov.和闽越奥甲螨Vietoppia fuji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5.
南京两种半夏群体水平变异式样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南京东郊灵谷寺山坡有一种半夏属Pinellia植物,它外观上与半夏P.ternata相似,但无珠芽;在形态上则更近似鹞落坪半夏P.yaoluopingensis,但缺少子块茎。本文以两个半夏群体和一个鹞落坪半夏(暂名)群体为对象,从生境的调查、形态性状的测量、花粉粒电镜扫描和显微观察以及染色体的计数人手,对两种半夏的变异式样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鹞落坪半夏群体与半夏群体的区别在于:(1)营养器官绝无珠芽,佛焰苞檐部边缘决非紫红色,雄花序长度比半夏短,雌花序和附属器长度均比半夏长;(2)花粉粒比半夏小,虽都呈圆球形,但小刺状纹饰较稀疏;(3)染色体2n=26,与半夏群体2n=72不同;(4)半夏具有一定杂草特性,在不同程度人为干扰的环境中能很好地生长和开花。鹞落坪半夏则常见于落叶阔叶林下层未受人为干扰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6.
108.
本文报导金发草属Pogonatherum Beauv.中1新种,即二芒金发草P.biaristatum S.L.Chen et G.Y.Sheng及觿茅属Dimeria R.Br.中2新种,即异花觿茅D.heterantha S.L.Chen et G.Y.Sheng及广西觿茅D.guangxiensis S.L.Chen et G.Y.Sheng. 相似文献
109.
分别对棕榈科11种省藤属植物的基因组总DNA进行EcoRⅠ+TaqⅠ与EcoRⅠ+PstⅠ限制性双酶切,采用AFLP标记技术分析其亲缘关系.用12对引物对11种棕榈藤的30个代表植株进行选择性扩增,共得到扩增谱带998条,其中多态条带981条,多态性带达98.3%.用MEGA 4.0软件中p-distance计算结果显示,11种棕榈藤30份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在0.050~0.391之间,平均为0.297;当遗传距离为0.15时,11种棕榈藤可聚为4个组;第Ⅰ组包括直立省藤、滇南省藤、杖藤、小省藤、勐腊鞭藤、长鞭藤、褐鞘省藤共7个种,第Ⅱ组仅有云南省藤1个种,第Ⅲ组由宽刺藤和泽生藤2个种构成,第Ⅳ组仅含省藤一种,可能为新种.AFLP检测结果表明,以形态特征为依据所划分的鞭轴亚属(Rhachicirrus)植物单独聚为一类;而原始省藤亚属(Protocalamus)和省藤亚属(Calamus)两个亚属的物种在整个聚类图上互相交叉渗透,各亚属植物未能独立成组;省藤亚属植物种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因此,省藤属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分亚属的标准、依据还需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