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提高笼养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的繁殖能力,2018和2019年在四川蜂桶寨进行了笼养绿尾虹雉的人工繁育研究.8只(3(♂),5♀)成年绿尾虹雉分别饲养在4个笼舍中,其中,2个笼舍1雄1雌,1笼舍1雄2雌,1笼舍1雌鸟单养.两年笼养绿尾虹雉共产受精卵16枚,受精率44.44%,人工孵化出雏12...  相似文献   
82.
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无线电遥测和样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内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利用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白颈长尾雉对其栖息地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2)白颈长尾雉主要在阳坡春、秋、科三季活动对坡度较平缓,夏季略陡。该雉栖息地利用受水源距离的影响;(3)各种灌枯木、 草本层和地被层因子在白颈长尾雉栖息吉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叶白纸扇、油茶、山缰、野枇杷、毛冬青、格药柃、乌饭、蔷薇科植物、苔  相似文献   
83.
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建民  张彦定 《动物学报》1996,42(3):237-243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崇安髭蟾视网膜的组织结构,着重探讨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的形态,计数及分布。结果表明,其视网膜组织结构符合脊椎动物的基本模式。视我膜总厚度为143μm。感光细胞总数约250只,几乎全是视杆,似视锥的光感受器不超过3%。神经节细胞总数21万,从节细胞等密度图上看出在视盘背侧沿鼻颞独有一个高密区,即视条。比较神经节细胞的密度分布及光 镜和 感光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分布,认为发髭蟾视网膜的  相似文献   
84.
正常草原兔尾鼠的血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草原兔尾鼠是一种新开发的实验动物。本文首次报道了在人工驯养和繁殖条件下,测定了119只该鼠正常血象值及血细胞大小。血象结果,性别间、不同采血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仅血小板值有显著性差异,高年龄组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85.
描述了采自上海地区的威(虫兆)属一新种Willemia shanghaiensis,并报道中国新纪录种厚角阔(虫兆)Oncopodura crassicornis Shoebotham,1911.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86.
人尾加压素Ⅱ对大鼠脑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II)对于大鼠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NS)、UII(10-7mol/L)、去甲肾上腺素(NA,10-6mol/L)、UII(10-7mol/L) NA(10-6mol/L)等五组,采用活体微循环观测技术观察大鼠软脑膜微血管内径、血流速度等微循环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测定软脑膜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软脑膜细动脉和细静脉血管内径分别为(35.4±3.6)μm和(40.6±8.5)μm,UII组于滴加UII(10-7mol/L)后即刻细动脉和细静脉出现收缩,1 min时细动脉和细静脉收缩达到高峰,血管内径分别为(25.6±3.4)μm和(23.4±3.3)μm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5);细动、静脉内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5);软脑膜血流量于滴加UII(10-7mol/L)后1 min开始升高,5 min达到高峰(3.5±0.4 )PU 值,正常对照组(2.3±0.6)PU值(P<0.05).结论:UII可以使大鼠软脑膜微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加.  相似文献   
87.
高肺血流对大鼠肺血管结构及尾加压素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Qi JG  Du JB  Li J  Wei B  Tang CS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74-277,T002
目的:探讨新型血管活性肽人类尾加压素Ⅱ(hUⅡ)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对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1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力,观测肺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hUⅡ的表达。结果:分流术后11周,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型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结构的改变呈正相关。结论: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的上调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量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
间断性人工重力作用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的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三种间断性人工重力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按体重配对后随机等分为5组:对照组(C),悬吊组(S),站立组(G1),1.5G(G2)和2.6G人工重力组(G3)。对抗组大鼠每日分别给予1h的站立、1.5和2.6G人工重力作用。利用物理测量和三点弯曲等实验,观察了3周间断性人工重力对大鼠股骨生长、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与S组大鼠比较:G1组弹性载荷、最大和刚性系数显著恢复(P<0.05);G2组直径(P<0.01)和干重、密度(P<0.05),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显著提高(P<0.05);G3组弹性载荷和最大载荷显著恢复(P<0.01)。结论:三种对抗措施均显著改善了尾吊大鼠承重骨的生长力学特性,而1.5G的1h/d人工重力作用是较理想的对抗方法。  相似文献   
89.
黑质 纹状体多巴胺系统是中枢多巴胺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资料表明 ,谷氨酸钠微量注入及电刺激黑质 (substantiani gra,SN)均可使血压升高 ,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脑室注射 6 羟多巴胺使额皮质和尾状核中DA下降 ,并能削弱SHR高血压的发展 ,电解损毁黑质使SHR血压升高延迟 ,这提示黑质DA能神经元可能通过中枢机制发挥其升压作用 ,并可推测黑质 纹状体DA系统在高血压发展中起作用。本工作旨在在确定黑质升压反应的基础上检验尾核在黑质升压…  相似文献   
90.
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大、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药理学特性的差异。方法 :采用大鼠尾动脉螺旋状血管条和主动脉离体血管环两种组织 ,对比观察乙酰胆碱 (ACh)诱发大、小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特征的差异 ,从而进一步研究小动脉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的药理学特性。结果 :氯化钾 (6 0mmol/L)预致血管收缩的尾动脉和主动脉对不同浓度ACh (10 -8~ 10 -4mol/L)产生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且呈剂量依赖性。L Nω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 -4mol/L)或美蓝 (MB :10 -5mol/L)与吲哚美辛 (Indo :10 -4mol/L)联用仅可部分地阻断ACh诱发尾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L NAME或MB可完全阻断ACh诱发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结论 :ACh激活大、小动脉上内皮细胞乙酰胆碱作用靶标诱发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药理学性质不同 ,在小动脉上 ,除了NO和PGI2介导外 ,还有一种非NO和非PGI2 的舒血管因子参与 ;在大动脉上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主要由NO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