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为了研究禽流感H5N1病毒在各个器官的增殖和病理变化,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尾静脉接种BALB/C小鼠。结果小鼠在不经过适应的情况下,直接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在观察的7天内,感染小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呼吸急促,体温、体重下降。尸检表现肺出血,心外膜坏死以及肝脏的坏死。组织病理检查表现心、肝、肺等多器官的病变。肺的病变伴有纤维化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心肌外膜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心、肝的坏死病变在H5N1禽流感病毒相关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经过对各个组织器官的病毒载量的检测,未发现病毒在各个病变组织中的复制。免疫组化的检测,各个组织中也未检出阳性的细胞反应。因此,我们认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多个器官组织的损伤,甚至死亡,不是病毒在器官的复制,而可能是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炎症细胞因子的高度表达,损伤多个器官组织所致。  相似文献   
142.
论中国钝头蛇是台湾钝头蛇的次定同物异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耀明 《四川动物》2004,23(3):209-210
台湾钝头蛇 (以下简称Pf)是JohnVanDen burgh (190 9)依据我国台湾省台南县关子岭 1号标本 (CASno 180 0 6 )命名的新种。中国钝头蛇(以下简称Pc)是ThomasBarbour (1912 )依据W R Zappey在四川西部Luluping (=峨边县 ) 1号标本 (MCZno 732 6 )命名的新种。比较二者的原始描述  相似文献   
143.
中国大鲵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濒危的两栖物种,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等问题的好材料。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著述颇多。本文对大鲵的生态保护、解剖发育、生理生化、遗传进化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也简要探讨了今后大鲵研究的主要工作,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4.
爪鲵皮肤的显微结构和呼吸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爪鲵皮肤和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腺体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其表皮较薄 ,由 2~ 7层细胞构成 ,真皮厚度与腺体大小有关 ,致密层在腹部较厚而在其他部位稀少。爪鲵皮肤不仅具有粘液腺和颗粒腺 ,而且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类似脂肪细胞构成的腺体 ,该腺体只分布于体背部与体腹部的交界处。颗粒腺集中在躯体和尾的背部 ,粘液腺主要集中分布于腹部。毛细血管在皮肤中极其丰富 ,背部分布密度明显大于腹部。毛细血管分布于表皮下 ,并常向表皮突起 ,突起处表皮细胞层数减少 ,形成皮肤的血气呼吸屏障 ,以保证皮肤有效的呼吸作用的完成。  相似文献   
145.
李莉  邱子健  陈瑛  孙寓娇 《动物学报》2004,50(5):808-816
棘尾虫是细胞表面具有特殊纤毛结构排列方式的复杂下毛类纤毛虫。其镜像骈体的两列纤毛结构几乎完全是左右对称排列 ,一个是正常方式排列的 ,另一个是相反方式排列。本文包括两项移接实验 :1)将棘尾虫口对镜像骈体一侧细胞的后半部分倒转 18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 ;2 )将此种骈体一侧后半部分调转9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接后定时分期固定接块 ,以蛋白银染色法 ,观察其发育过程及结果。实验 1的发育结果为有的仍形成口对镜像骈体 ;有的成为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实验 2的发育结果为全部成为口对镜像骈体。两项实验结果均可用位置值假说解释 ,实验 1属于位置值插入的结果 ;实验 2为位置值添加的结果。为何实验Ⅰ有的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有的发育成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 ,而实验 2却全部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呢 ?这是接块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的结果。Shietal.(1991)认为与预存的缘棘毛和是否具有完整表膜的面积大小有关系。接块在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与接块的伤口一侧面积大小和具完整表膜有关系。接块具完整表膜和缘棘毛的一侧由于新缘棘毛和口围带的发育生长 ,造成该侧的伸张 ,产生前后两接块向伤口一侧对折的压力 ,从而接块发生对折形成口对镜像骈体。我们认为还应有其它因素 :(1)与细胞  相似文献   
146.
中国中气门螨新记录(2)(蜱螨亚纲:革螨股,尾足螨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立名 《蛛形学报》2004,13(2):86-92
报道中国中气门螨3新记录属19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7.
印尼新几内亚巴布亚省豕蛙属4新种(两栖纲:姬蛙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蛙科豕蛙属(Choerophryne)已知5种,几乎都分布于新几内亚岛东部地区,已有物种的描述多基于较少数量的标本,由于标本贫乏,迄今无 后续研究.本文针对采集于1998-2003年的50号标本,对该属进行了再研究,并描述了分布 于新几内亚岛的巴布亚西北地区鲜为人知的4新种.与同属已知物种比较,新种的有效性得 到来自形态、声谱以及分子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的支持.在新几内亚岛西部地区豕蛙属4新 种中,至少有3种的种群密度很高,从而极大增加了对该属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8.
本文记述刺齿(虫兆)属Homidia 1新种--斑纹刺齿(虫兆)Homidia fascia, sp.nov.(Figs.1~16),该种有些特征可与H. tibetensis Chen & Zhong, 1998 相似,但下唇刚毛L1,第4腹节毛序和腹管毛序可与后者区分.正模♀, 副模13♀♀,江苏南京南唐二陵,1996-Ⅲ-6,存于南京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49.
陕西省环尾春蜓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采自陕西省汉中市郊的环尾春蜓属1新种汉中环尾春蜓Lamelligomphus hanzhongensis,  相似文献   
150.
郭英兰 《菌物系统》2001,20(3):301-303
钉孢属的2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生于参薯Dioscorea alata和毛胶薯蓣Dioscorea subcalva上的毛胶薯蓣钉孢Passalora dioscoreae-subcalvae,生于薯蓣属Dioscorea sp.上的薯蓣生钉孢Passalora dioscoreiicola,和生于山麦冬Liriope spicat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 sp.上的麦冬钉孢Passalora liriopes。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