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7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1179
精确模拟冠层气孔导度(GS)对于评估区域蒸散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两种常见的人工阔叶树种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外来种)和木荷(Schima superba, 本地种)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K?stner法和修订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冠层平均气孔导度(分别定义为GS1GS2)。研究还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冠层脱耦联系数(Ω)的影响, 并用其来评价两种方法模拟的冠层气孔导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两个树种冠层气孔导度均与气象条件耦合较好(尾叶桉: Ω = 0.10 ± 0.03, 木荷: Ω = 0.17 ± 0.03)。主成分分析显示, 光合有效辐射(PAR)以及水汽压亏缺(D)显著影响Ω的大小, 而风速(u)的影响较小。单因素分析则发现各环境因子与Ω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边界线分析表明DPAR的增加使得Ω最终趋向于一个与树种有关的稳定值(木荷≈ 0.20, 尾叶桉≈ 0.05), 而Ωu的增加呈幂指数下降。与木荷相比, 尾叶桉具有更高的气孔导度(尾叶桉和木荷的GS2年平均值分别为(33.42 ± 9.37) mmol·m -2·s -1和(23.40 ± 2.03) mmol·m -2·s -1), 并且尾叶桉和木荷的GS1GS2的线性拟合斜率分别为0.92 (R 2 ≈ 0.70)和0.98 (R 2 ≈ 0.76) , 表明GS1GS2高估了冠层气孔导度。另外, GS1GS2对水汽压亏缺的敏感性与参比气孔导度(GSiref, D = 1 kPa时的气孔导度)的比值Pi与Ω紧密相关。根据统计, 尾叶桉和木荷的GS1估计值在Ω = 0.05-0.15 (83.1%的数据)和0.10-0.20 (47.8%的数据)之间时是相对可靠的。  相似文献   
892.
目的:探讨128排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术在评估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危险程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本院NSTEMI患者15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冠脉造影(CAG)检查,分析CT血管造影术对NSTEMI冠脉狭窄及其危险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在检查NSTEMI无、轻度、中度、重度冠脉狭窄方面,CAG检查分别为18例、30例、62例、42例,CT血管造影术分别为19例、31例、62例、40例;以CAG为对照,CT血管造影术评估NSTEMI冠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51%、94.44%、98.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为对照,CT血管造影术评估NSTEMI轻度、中度、重度冠脉狭窄的符合率分别为为86.67%、90.32%、90.48%,Kappa值为0.765,两种检查具有良好的的相关性。结论:128排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可有效评估NSTEMI的冠脉狭窄及其危险程度,可作为一种早期评估NSTEMI病情的无创、简易、准确筛查方法,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93.
近年来,组织培养技术进展很快,自Dulbecco,Youngner等氏(1952,1954)以胰酶消化组织获得单层细胞,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学者都证实多种病毒能于各种单层细胞培养中繁殖,并引起细胞病变,便于观察病毒的繁殖。故目前单层细胞培养技术不但广泛应用于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同时也是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关系及病毒变异等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立克次体一般繁殖较慢,除Q热立克次体外。  相似文献   
894.
核纤层蛋白与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纤层蛋白与细胞增殖周剑涛(黄冈卫生学校,湖北黄冈436100)关键词核基质核纤层蛋白细胞增殖最近几年,人们逐渐认识到核基质与细胞生物功能的关系,也发现核基质中某些蛋白质与细胞分化和增殖之间有一定联系,为区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与非增殖细胞提...  相似文献   
895.
首次报道了人肝脏血红素加氧酶(hemeoxggenase,HO)的同工酶的分离纯化,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性质.采用DEAE-SephadexA-25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从人肝脏分离纯化H0的同工酶,酶活性检测、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人肝脏微粒体含HO的同工酶,按洗脱先后顺序分别得到分子量为30000和36000的HO-1和HO-2.酶促反应中需相同辅酶参与,其中酶活性HO-1明显高于HO-2,两者之比为2.4:1,从分子量和酶的催化活性分析发现,HO-1属诱导型的传统HO.HO-2为新发现的非诱导型HO的同工酶.  相似文献   
896.
红皮云杉单木冠层光能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伟  朱志华 《植物研究》1997,17(2):213-218
以18年生的红皮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其冠层表面的光能分布;光在冠层表面上的散射分布;以及光能在树冠内部的吸收分布;在同一群落中,如果在个体之间,其冠层表面接收太阳光能有很大的差别,其形态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97.
非洲爪蟾卵经钙离子载体A 23187激活后,在10,000g下离心得到爪蟾卵提取物。Lambda DNA加入上述提取物可构建出染色质结构,并在染色质表面重建核被膜,同时在染色质外的区域形成环形片层。核被膜与环形片层有相似的发生途径,它们都是由两类在形态、大小、膜结构上有明显差别的膜泡融合而来。首先是直径200nm的圆形小膜泡相互融合成双层膜片层,同时核孔复合体在双层膜上大量装配,以这些双层膜片层为基础,光滑的大膜泡与之融合导致环形片层的扩张与核被膜的成熟。  相似文献   
898.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华法令(Warfarin,WFN)诱导大鼠动脉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周(W)钙化组、8W钙化+8W MET 100 mg/kg治疗组、8W钙化+8W MET 200 mg/kg治疗组。采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组织中钙结节;邻甲酚肽络合酮比色法测定颈总动脉组织中钙沉积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壁中成骨基因Runx2及血管平滑肌标志物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壁中Runx2及自噬标志物LC3II的表达。结果:WFN干预8 W后,大鼠动脉中钙沉积含量显著增加(P0.01),MET治疗组主动脉钙含量与钙化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Von Kossa染色可见钙化组(WFN组)动脉壁中层黑色连续钙盐沉积条带,而进行MET治疗后,黑色条带明显减少,对照组未见黑色条带。免疫组化显示钙化组血管壁Runx2表达阳性,棕褐色染色较深,而α-SMA表达则显著下降,基本未见棕褐色染色沉积;MET治疗后能够逆转上述趋势。Western Blot显示钙化组血管壁Runx2表达明显上升,MET治疗后Runx2表达被抑制。此外,钙化过程中伴随着自噬标志物LC3II表达轻度上升;随着MET浓度升高,血管壁中自噬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升高。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抑制大鼠动脉钙化,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表型转换,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89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陕西陇县李家坡晚奥陶世背锅山组生物礁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礁,包括层孔虫礁、珊瑚礁、钙藻礁等几种类型,主要为层孔虫礁。经过系统古生物学研究,鉴定出层孔虫有5个属,分别为Ecclimadictyon(蜂巢层孔虫)、Clathrodictyon(网格层孔虫)、Tuvaechis(图瓦层孔虫)、Rosenella(罗森层孔虫)、Labechiella(小拉贝希层孔虫)等;珊瑚有6个属,分别为Tetradium(四分珊瑚),Hemiagetolitella(拟半阿盖特珊瑚),Plasmoporella(似网膜珊瑚),Eofletcheria(始弗莱契珊瑚),Catenipora(镣珊瑚),Reuschia(劳氏珊瑚);钙藻以Vermiporella(蠕孔藻)和Solenopora(管孔藻)为主。礁发育早期以层状层孔虫包卷砂屑、单体珊瑚、管状海绵、块状钙藻等形态为主要特征,礁发育中后期以块状和球状的层孔虫以及大型的床板珊瑚形成格架为主要特征。礁体发育过程中居礁生物都很丰富,有三叶虫、腕足类、介形类、大棘皮类和丛状的蓝细菌等。通过与塔中台地以及扬子台地的晚奥陶世台缘礁对比,发现造礁生物的属种和礁岩类型均有相似之处,说明中国晚奥陶世生物礁的分布具有等时性。  相似文献   
900.
冠层高度对毛竹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研究了冠层高度对不同林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季节性影响,为促进毛竹林碳汇能力和生产力提升的林分结构调整等可持续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出笋期,不同竹龄毛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均值呈现出冠层上部小于冠层下部的梯度变化趋势,且2a生毛竹不同冠层Pn日均值大于3a生毛竹;孕笋行鞭期,不同林龄毛竹各时间点Pn值和日均值、以及2年生毛竹各时间点的Tr值均为冠层上部大于冠层下部。各生长季节,不同林龄毛竹个体叶片的气孔导度(Gs)均与Tr的变化趋势一致。(2)2年生毛竹各季节仅冠层上部叶片会出现"光合午休",而3年生毛竹仅于出笋期时各冠层叶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3)出笋期毛竹叶片WUE日均值随着冠层高度增加而增加,这种变化趋势不受竹龄影响;而孕笋行鞭期,仅2年生毛竹叶片WUE日均值随着冠层高度增加而下降。不同冠层高度的孕笋行鞭期毛竹叶片WUE日均值都显著高于出笋期;冠层高度对毛竹叶片气体交换特性和WUE的影响受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季节因素影响,且毛竹叶片WUE与Gs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不受毛竹个体年龄和叶片冠层高度影响。(4)不同生长季节各冠层叶绿素a/b值均随着冠层高度下降而降低,不同林龄毛竹叶片叶绿素含量基本随着冠层自上而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各生长季节,不同林龄个体叶片氮素含量、比叶重随冠层高度垂直变化趋势与叶片Pn日均值的垂直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认为,毛竹不同冠层部位叶片通过改变形态、氮素含量来适应不同生长季节生长环境的变化,以便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