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472.
473.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在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超声表现。方法:选取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确诊为乳腺微小结节的患者184例,术前采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结节探测,将探测结果与病理切片比较,同时对良恶性微小结节之间的形态、血流、微钙化以及边缘轮廓等情况进行图像分析,总结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1经过高频超声,检测出184例乳腺微小结节患者,有238处微小结节,其中良性结节194处、恶性结节44处;病理切片显示,微小结节244处,其中良性结节197处、恶性结节47处。与病理切片比较,高频超声的结节检出率高达97.5%,良恶性结节的检出准确率分别为98.5%、93.6%;2结节形态规则度对比,良性结节较恶性结节更规则(P0.05);钙化情况比较,并非所有结节都出现钙化,两者钙化情况暂无可比性;结节边缘轮廓清晰度比较,良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缘清晰,而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缘模糊;结节边缘良性结节较恶性结节更清晰;3血流检出率比较,恶性结节组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技术对乳腺微小结节的检出率较高,错误率较低,是鉴别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74.
中国东北地区亮叩甲属6个常见种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坤  张履鸿 《昆虫知识》1996,33(4):235-236
  相似文献   
475.
皂角刺,别名皂针、皂角针,为豆科植物皂荚(Gleditsia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近年市场上出现一种皂角刺饮片与正品皂角刺不同,经鉴定是用某种植物的茎枝切成的斜片,明显系伪品,现先将二者的性状特征及理化鉴别方面的差异提供给各位同道参考。1 性状特征的比较(见表1)表1 皂角刺饮片及其一种伪品的性状特征比较      皂 角 刺      伪 皂 角 刺  为不规则的厚片或斜厚片,可见锐尖刺。切面木部薄,髓部呈海绵状,显淡红棕色,周边…  相似文献   
476.
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别复方克霉唑乳膏中的硫酸庆大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别复方克霉素乳膏中的硫酸庆大霉素。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复方克霉唑乳膏中的硫酸庆大霉素分离为三个组份,其Rf值分别为0.43、0.46、0.50。结论:硫酸庆大霉素中三个组份用薄层色谱法可以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477.
为了更加简便、准确地对桃仁的生药进行鉴别,本文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鉴别桃仁。通过对三种不同产地(福建、安徽、新疆)桃仁的甲醇提取液进行二阶导数光谱法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桃仁的二阶导数光谱扫描曲线峰型基本一致,只是成分含量多少不同,表现吸收度大小差异。该法分析手段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强,提示可以用于桃仁的生药鉴别。  相似文献   
478.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染色内镜及常规内镜模式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患者,均行NBI、染色内镜、常规内镜检查。比较三种模式图像清晰度以及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效能。结果:NBI、染色内镜模式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常规内镜(P<0.05),NBI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染色内镜模式(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常规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73.13%,NBI 91.04%,染色内镜96.26%,NBI、染色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常规内镜(P<0.05),NBI、染色内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BI模式下检测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01,P<0.05)。NBI、染色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染色内镜、NBI、常规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95%CI:0.812~0.956)、0.921(95%CI:0.860~0.982)、0.750(95%CI:0.651~0.848)。结论:NBI、染色内镜在鉴别非肿瘤性和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方面效能相似,均优于常规内镜,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高,更适合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79.
本研究采用UPLC法建立适用于鉴别溪黄草药材4种基原植物溪黄草Rabdosia serra(Maxim.)H.Hara、线纹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Hara、纤花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var.graciliflora(Benth.)H.Hara和长叶香茶菜Rabdosia stracheyi(Benth.ex Hook.f.)Hara的特征图谱,并结合特征图谱的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对4种基原植物的共有成分与差异性成分进行研究。从溪黄草、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和长叶香茶菜的特征图谱中分别标定了19、24、26、21个特征峰。除溪黄草外,其他3种基原植物各自样品的相似度较高;但是不同基原植物之间的相似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CA、PCA可将溪黄草与其他3种基原植物明显区分,通过OPLS-DA可将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和长叶香茶菜区分。该研究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较全面地反映了溪黄草药材4种基原植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为溪黄草药材的基原鉴别和质量分析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