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摘要 目的:观察人附睾蛋白4(HE4)、乙醛脱氢酶1(ALDH1)、黏附分子CD44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卵巢癌患者、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纳入恶性组与良性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HE4、ALDH1及组织中CD44的表达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的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良性组与对照组(P<0.05),良性组患者的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未发生淋巴转移患者比较,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发生淋巴转移的卵巢癌患者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Spes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E4、ALDH1水平及CD44阳性表达率均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成正相关(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HE4、ALDH1、CD44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0.768及0.610,采用3项指标联合(并联)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HE4、ALDH1及组织中CD44均呈现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HE4、ALDH1联合CD44检测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2.
家禽的性别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家禽生产,祖代鸡通过翻肛鉴定性别,父母代鸡以羽速(快慢羽)判定公母,而商品代鸡则以羽色自别雌雄.常规性别鉴定方法耗资费力, 且慢羽基因(K)与内源病毒基因(ev-21)紧密连锁,导致慢羽鸡群免疫反应降低,成活率和产蛋性能下降.以鉴定W染色体上性连锁DNA序列或基因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鉴定家禽性别的研究有望填补家禽性别鉴定空白.  相似文献   
113.
苦皮藤树皮的经外光谱特征及其在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植物材料用有机溶剂提取,测定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用这种方法获得产同地区的同一地区不同季节采集的苦皮藤根皮的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及稳定性,而且与同属不同种的植物根皮的红外光谱差异很大;苦皮藤根皮和不同比例的南蛇藤根皮混合后的红外光谱图变化则介于两种纯植物根皮的红外光谱图之间,发生某些峰强度的消弱或增强。  相似文献   
114.
苦皮藤根皮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在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植物材料用有机溶剂提取,测定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用这种方法获得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采集的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根皮的红外光谱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及稳定性,而且与同属不同种的植物根皮的红外光谱差异很大;苦皮藤根皮和不同比例的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根皮混合后的红外光谱图变化则介于两种纯植物根皮的红外光谱图之间,发生某些峰强度的消弱或增强。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以红外光谱来鉴别与苦皮藤根皮形态相似的物种以及检验苦皮藤根皮的纯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5.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轻便的药盒,用它在农场只花3小时便可既鉴别动物胚胎的性别,又可使胚胎的数目翻倍。这种方法简化了要花两周时间在实验室完成的方法,并将简化牛和其它家畜的繁殖过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10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院收治10例患者,其中9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年龄35~61岁,中位年龄47.9±10岁.8例患者肿瘤位于...  相似文献   
117.
阿胶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平 《蛇志》2006,18(1):73-74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由于其原料难得,混淆品较多。本文就阿胶与其5种混淆品进行鉴别比较,现介绍如下。1性状特征1·1阿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黑褐色,有光泽,光黑如漆。质硬而脆,如持其用力拍  相似文献   
118.
周玉玲  黎兆宏 《蛇志》2000,12(1):55-56
中风病 (急性脑血管病 )的鉴别诊断 ,主要区分是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两大类。鉴别诊断方法有多种 ,确诊率最高者当推 CT或 MRI检查。但其费用昂贵 ,又受一定条件与时间的限制 ,在临床急诊急救不能普遍应用。“冯氏计分判别法”不用检验 ,在中风病的临床急诊鉴别诊断能随时应用。并具有“先进实用、确诊率高、简便好省”的优点。我们应用“冯氏法”动态计分鉴别诊断 40例中风病 ,经CT、CSF验证 2 2例 ,结果出血性中风病 1 3例 ,诊断符合率为 94.8%;缺血性中风 2 7例 ,诊断符合率为 97.5%。并发现“动态计分监测”对中风病的预后与病情转化…  相似文献   
119.
继续对8个类型22种易混淆的中草药进行鉴别,并简要介绍其生物学特征、生长特性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0.
C1q is the first subcomponent of classical pathway in the complement system and a major link between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ies. The globular (gC1q) domain similar with C1q was also found in many non-complement C1q-domain-containing (C1qDC) proteins which have similar crystal structure to that of the multifunctional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ligand family, and also have diverse functions. In this study, we identified a total of 52 independent gene sequences encoding C1q-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 through comprehensive searches of zebrafish genome, cDNA and EST databases. In comparison to 31 orthologous genes in human and different numbers in other species, a significant selective pressure was suggested during vertebrate evolution. Domain organization of C1q-domain-containing (C1qDC) proteins mainly includes a leading signal peptide, a collagen-like region of variable length, and a C-terminal C1q domain. There are 11 highly conserved residues within the C1q domain, among which 2 are invariant within the zebrafish gene set. A more extensive database searches also revealed homologous C1qDC proteins in other vertebrates, invertebrates and even bacterium, but no homologous sequences for encoding C1qDC proteins were found in many species that have a more recent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zebrafish. Therefore, further studies on C1q-domain-containing genes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will help us understand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innate and acquired i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