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7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318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03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539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681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680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823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54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87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58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336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3年   9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52.
栽培中华猕猴桃的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治廷   《广西植物》1992,12(1):79-82
对原产地位于赣鄂边界幕阜山地区的十二个大果型中华猕猴桃优株或株系的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这些栽培类型全部为四倍体,2n=4x=116。讨论了染色体倍性与果实大小的关系及几种可能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3.
诸葛菜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科  罗鹏 《生物工程学报》1992,8(2):174-177
本文首次报道用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试管苗叶牺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再生了植株。用于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Nitsch培养基,附加1OOmg/L丝氨酸,800mg/L谷氨酰胺和13%的蔗糖,激素成分为0.5mg/L BA,0.5mg/L NAA和lmg/L2,4一D(或0.5mg/L BA和2mg/L 2,4-D)。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2×105/ml。培葬7天的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约为40%。在附加O.05mg/L NAA和3mg/L BA的MS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大量的芽和苗,分化频率为100%。  相似文献   
54.
作者测定并分析了43只雄貉睾丸宽度、血清睾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睾丸宽度和血清睾酮水平呈明显的年周期季节性变化(p<0.01)。秋分(9月)时,睾丸宽度开始增大(p<0.05 );血清睾酮水平在10月开始升高(p<0.05)。各月雄貉的平均睾酮水平与平均睾丸宽度是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p<0.01 n=11)。雄貉繁殖季节初期,血清睾酮水平与其首、末次的交配日期呈显著负相关(r=-0.525和r=-0.476,p<0.05,n=19)。  相似文献   
55.
木岩黄芪的繁殖特点及其与沙生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56.
猕猴桃胚乳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桃是雌雄异株植物,由雌株胚乳培养的再生植株仍有雌、雄性别分化现象。对已开花结果的胚乳植株生物学特性观察表明,与对照母株相比,胚乳植株在株形、叶片大小、果实形状及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为了探明整体水平变化与分子水平变化的关系,我们观察了有代表性的3株开花、挂果的猕猴桃胚乳再生雌株,1株胚乳变异雄株与对照父、  相似文献   
57.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58.
59.
抗人CD8单抗κ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K T8杂交瘤细胞株从American typecuhure collection(ATCC)获得,产生抗人CD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IgG2a(γ2a,κ),为了对这一鼠源性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我们首先克隆了该单抗的κ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测定了其碱基序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通过计算机查找并分析了已发表的几十株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经比较其5’端保守序列和J区序列,设计了一对DNA引物:GTGAATTCATGGACATCCAGATGACCCA-  相似文献   
60.
LIJINGYAN 《Cell research》1992,2(2):203-208
Ⅰ.The significance of evolutionary viewpoint in cell research and the evolutionary conserva-tive phenomena at cellular and subcellular levelsEvolutionary theory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odern biology,and there-fore,the evolutionary viewpoint is one of the basic viewpoints in the research of biologi-cal problems. In living organisms,all the organic structures at various levels,from macro-molecules(nucleic acids,proteins and polysaccharides),the complexes of macro-molecules(nucleosomes,ribsomes,membranes),organelles,cells,tissues, organs,systems,up to organisms,are all the results of evolution.The mode and th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