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为探明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感染鸭脾脏的转录组情况,本研究以DEV GZ株经腿部肌肉接种50d鸭,于接种后66h采集鸭脾组织样本,提取总RNA,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TM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样品进行测序,筛选DEV感染鸭脾脏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GO功能分类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共511个,其中表达上调312个,表达下调199个。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氧运输、整合素活化、补体激活等生物学过程,胞外区、血红蛋白复合物、细胞外间隙等细胞组分,氧转运活动、氧结合、核糖体的结构成分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ECM受体相互作用、核糖体、CAMs、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PPAR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本研究为深入探究DEV与鸭脾脏组织互作、宿主抗病机制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2.
绍兴家鸭腺胃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0—22周龄期绍鸭腺胃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D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分布,计数腺胃内D细胞数目及其与体重、胃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腺胃内D细胞形态多为圆形、卵圆形,单个散在分布。主要位于腺胃腺叶的内侧区和中间区。2.腺胃内D细胞数随周龄增加而渐增多,至18周龄达顶峰,22周龄开始减少。此变化规律用二次曲线方程Y=0.102+4.452X—0.142X~2反映, R~2=0.95(P<0.01)。3.D细胞数与体重在6周龄后开始出现负相关,至18周龄达显著负相关,r=-0.829(P<0.05)。D细胞数与胃重在各周龄期均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43.
鸭肝脂酸合成酶的NADPH底物抑制及作用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知动物脂肪酸合成酶的底物乙酰辅酶A和丙二酰辅酶A具有竞争性双底物抑制的乒乓机制。实验发现鸭肝脂肪酸合成酶的第三个底物NADPH也具有底物抑制,并研究了它的规律及与NADPH有关的稳态动力学。发现对于该酶的全反应,增加丙二酰辅酶A浓度,降低环境盐浓度,均使NADPH底物抑制减少。但以NADPH作底物的酮酰还原和烯酰还原二步单独反应以及包含四步单独反应的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反应都无NADPH底物抑制现  相似文献   
244.
【目的】血红素可作为细菌重要的铁离子来源,然而转运过多的血红素也会对细菌造成毒性。细菌通过调节、外排、螯合等多种方式减轻血红素毒性作用。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是一种感染鸭及其他禽类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前期研究表明,该菌编码血红素转运系统,且能够从血红蛋白获取血红素,然而该菌是否编码血红素解毒蛋白未知。本研究以编码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基因B739_RS00825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抗血红素毒性和氧化应激损伤以及定殖能力中的功能。【方法】构建B739_RS00825缺失株,并通过测定生长曲线、细菌存活率、毒力及定殖等试验方法鉴定其在抗血红素毒性、抗氧化应激损伤、宿主致病中的功能。【结果】与RA CH-1相比,RA CH-1ΔB739_RS00825在添加过量血红素的培养基中生长不受影响;然而与RACH-1Δfur相比,RACH-1ΔfurΔB739_RS00825在含血红素培养基中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对H2O2的抵抗力降低;B739_RS00825基因在氧化应激条件下及fur缺失株中明显上调;与RA ...  相似文献   
245.
“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作季节氮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2010年5-10月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研究了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氮(N)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早稻-鸭”共生系统N输出是239.5 kg· hm-2,其中鸭产品N是12.77 kg·hm-2.“晚稻-鸭”共生系统N输出是338.7 kg· hm-2,其中鸭产品N是23.35 kg· hm-2.在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系统在目前的N养分投入水平下,土壤均存在N亏缺;鸭子系统N输入主要来自系统外投入的饲料N;鸭粪N作为系统内被循环利用的养分,早、晚稻两季循环率分别为2.5%和3.5%.两季稻作后,土壤截存的N量是178.6 kg·hm-2.  相似文献   
246.
实时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ssay, rtQ-PCR)是一种快速检测核酸水平的方法.在多数相对定量法的运用过程中,会同时引入内参基因用以校正由于采样和操作误差所带来的样本之间核酸总量的差别.一个理想的内参基因的表达水平必须维持恒定或至少不受实际试验条件和机体发育变化的影响.由于作为候选内参基因的看家基因也可能会随着试验条件改变呈现出发育性变化和/或差异表达,故在相关研究中,内参基因的选择就成为试验的关键和难点.本研究采用rtQ-PCR技术,以鸭胚胎期和出雏早期肝脏中IGF-玉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检测为例,探讨涉及发育性变化的基因表达解析过程中内参基因的选择,并评估绝对和相对定量两种解析方法的适用性.我们认为涉及发育性变化的基因表达解析过程中内参基因的选择时,采用2-△Ct法对内参基因的有效性进行的组间评价,比Genorm等方法对内参基因的有效性进行的整体评价更为科学;涉及发育性变化的基因表达解析过程中,如果难以找到一个理想的内参基因时,绝对rtQ-PCR解析方法将比随意选取一种内参基因作为内标的相对rtQ-PCR解析方法更为简单和适用,结果的解析也更为直观和可靠.  相似文献   
24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的鸭瘟病毒(DP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 Bank中DPVUI6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DPV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对其他鸭常见病原体无扩增反应;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直接判定结果;敏感性可达0.1fg,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扩增反应只须在常规水浴锅中进行,可在1 h内完成。结论:建立的DPV 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可用于DPV感染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48.
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鸭共育技术作为稻田复合种养模式,是有效控制常规稻作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通过对不同时期稻田藻类群落种类、密度、生物量及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研究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田藻类群落包括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隐藻门及甲藻门共6门、38属、108种.随着水稻发育进程,藻类优势种单位生物量增加,前期皆以银灰平裂藻、栅藻等为优势种,后期对照以方鼓藻,灿烂颤藻,短小舟形藻等为优势种,而放鸭区优势种皆是裸藻门,包括绿色裸藻,尖尾裸藻,梭形裸藻等.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初期有个适应期,在放鸭后15d左右藻类密度及生物量显著下降,之后开始上升.与常规对照相比,稻鸭共育藻类密度及生物量较低,放鸭对稻田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鸭45d以后,表现为水体全P增加,全N减少,藻类多样性下降,优势种发生变化.环境因子与藻类相关分析表明,全磷与裸藻生物及藻类总生物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625,而全N与藻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49.
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强毒菌株体外传200代获得了无毒力无免疫原性菌株,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二株菌的外膜蛋白, 以比较分析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显示传代菌株外膜膜密度降低, 外膜泡的数量明显减少, 细胞质不均匀、内有空泡产生;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二株菌的外膜蛋白免疫原性多肽存在明显区别;原代菌株的外膜蛋白仅与2型RA抗体出现特异性凝集, 而传代菌株的外膜蛋白与 1、2、10与11型RA抗体均出现凝集;二株菌的外膜蛋白均可诱导雏鸭产生抗体, 但原代菌株外膜蛋白诱导雏鸭产生抗体滴度显著高于200代次菌株;原代菌株外膜蛋白免疫鸭对同源RA菌株的攻击可产生100%的免疫保护, 而传代菌株外膜蛋白免疫鸭对同源RA菌株的攻击不产生免疫保护。序列分析显示两者的外膜蛋白A同源性达到99.9%。结果表明强毒菌株的外膜蛋白为良好的亚单位疫苗候选, 体外连续传代对RA外膜蛋白生物学特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50.
稻鸭共作对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密闭箱技术,于2006和2007年研究了稻鸭复合系统CH4的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常规淹水稻田(CK)相比,由于鸭子的活动,养鸭稻田(RD)的田面水溶解氧浓度(DO)增加,CH4的排放显著减少.2006年RD的平均CH4排放通量为(6.84±1.49) mg·m-2·h-1,比CK的(10.17±1.25)mg·m-2·h-1降低32.7%,CH4排放总量为(19.34±1.15) g·m-2,比CK的(26.25±2.17) g·m-2减少26.3%; 2007年RD的平均CH4排放通量为(7.68±0.74) mg·m-2·h-1,比CK的(9.53±0.40)mg·m-2·h-1降低19.0%, CH4排放总量为(18.41±1.05)g·m-2,比CK的(22.81±0.75) g·m-2减少19.3%.在水稻全生育期,各处理CH4的排放通量分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出现2个排放高峰;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