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93篇
  18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以两个耐盐程度不同的葡萄品种‘夏黑’(耐盐性较弱)和‘里扎马特’(耐盐性较强)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ALA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葡萄叶片中AsA-GSH循环的影响。研究表明:喷施75 mg·L-1 ALA可显著提高2 g·kg-1盐胁迫下‘夏黑’葡萄叶片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AsA/DHA、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氢抗坏血酸(DHA)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而喷施150 mg·L-1 ALA可显著提高4 g·kg-1盐胁迫下‘里扎马特’葡萄叶片中APX、GR、MDHAR、DHAR的活性以及AsA、GSH含量和AsA/DHA、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DHA与GSSG含量。  相似文献   
942.
广东山区兰科植物的野生花卉资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初步统计,广东山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的野生兰花资源植物有148种,其中观花类87种,观叶类43种,花叶两赏类18种。介绍广东山区野生兰花资源植物的地理分布情况、生态特点和生长习性。提出保护和开发野生兰花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3.
长白山东北坡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共有64科306种,其中木本观赏植物就有18科43属100余种。本文对其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并对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初步见解。  相似文献   
944.
以抗性品种‘左优红’组培苗为材料,克隆得到WRKY18基因,测序结果显示:VvWRKY18基因片段大小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VvWRKY18蛋白分子量约为35.2416 k Da,等电点为8.22,不稳定系数为48.61,推测为不稳定蛋白;与已知的粳稻、高粱、毛果杨及拟南芥WRKY家族蛋白高度同源;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第二类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VvWRKY18在葡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多种逆境胁迫因子如盐、干旱和低温等诱导VvWRKY18上调表达,且在低温胁迫6 h时诱导表达量最高。另外,VvWRKY18受胁迫信号分子水杨酸、脱落酸、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诱导上调表达,且VvWRKY18在一氧化氮处理下的表达模式与低温诱导的类似,推测VvWRKY18可能通过调控一氧化氮信号分子代谢途径来调节葡萄对低温胁迫应答。  相似文献   
945.
传播科学信息的媒介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四川动物杂志创刊于1981年,由四川省动物学会、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四川大学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动物学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和交流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理论、经验和动态;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本刊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性与应用性并重。  相似文献   
946.
以‘黑杞一号’和野生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对其总酚、总花色苷、总单宁、单体花色苷和非花色苷单体酚类物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与野生黑果枸杞相比,‘黑杞一号’的总酚、总花色苷、总单宁含量分别高出14 250、390和3 330μg/g。(2)‘黑杞一号’和野生黑果枸杞中均检测出4种单体花色苷,包括双葡萄糖苷1种、咖啡酰化葡萄糖苷2种和香豆酰化葡萄糖苷1种,且‘黑杞一号’的4种单体花色苷均显著高于野生黑果枸杞,其中单体花色苷总量比野生黑果枸杞高116.88%(5 672.8μg/g),二甲花翠素咖啡酰化葡萄糖苷含量为野生黑果枸杞的14.93倍。(3)‘黑杞一号’和野生黑果枸杞中均检测到29种非花色苷单体酚,包括黄烷醇类7种、羟基苯甲酸类4种,黄酮醇类18种,并以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但‘黑杞一号’非花色苷单体酚总量较野生黑果枸杞低51.42%(2.71μg/g)。  相似文献   
947.
灰葡萄孢BC7-3菌株除草活性组分的纯化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蒙  徐扩  董金皋 《微生物学报》2008,48(10):1362-1366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毒素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源除草剂,本研究旨在找到一个新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结构.[方法]在前期薄层层析法、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的基础上对灰葡萄孢诱变菌株BC7-3的代谢产物中具有除草活性的5个不同组分分别进行了液相色谱制备.[结果]本研究得到了一个纯度达99.38%对单子叶杂草马唐具有较强杀除活性的纯组分,通过对纯组分的物理性状测定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方法鉴定化学结构为10-顺-二氢化灰霉二醛.[结论]研究的结果为微生物除草剂的创新和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8.
试验以刚开花的3年生巨峰葡萄实生苗为材料,分析其童区、转变区及成年区叶片中核酸、半乳糖醛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每克鲜重叶片中RNA含量由童区至转变区急剧上升达最大值,在转变区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开花以上节位其含量降低,总核酸含量的变化也是如此;RNA/DNA比值在刚进入转变区达峰值,然后逐渐降低;半乳糖醛酸含量在童区和成年区均较低,在转变区出现最大值;非还原糖含量随阶段发育的提高而增加,在成年区大量开花部位降低,近植株顶端无花序部位复又增加;还原糖含量在进入转变区时达最大值,然后迅速降低,在转变区及成年区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949.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白袋、绿袋、红袋、蓝袋4种不同颜色果袋对葡萄成熟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葡萄专用果袋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可为葡萄果实的发育提供特定的光环境,不同套袋处理葡萄成熟期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巨峰’葡萄成熟期果实中检测到酯、醛、醇、酮类、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对照、白袋、绿袋、红袋和蓝袋处理成熟期果实检测到的挥发性组分分别为33、37、38、32和34种.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降低,己醛、反式-2-己烯醛、癸醛含量增加;绿袋处理除3-己烯酸乙酯、反式-2-己烯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醛、(反,反)-2,4-己二烯醛、癸醛、苯乙醇外,其他共有组分的含量均出现降低;红袋处理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含量降低,己醛、反式-2-己烯醛等的含量出现降低;蓝袋处理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主要酯类物质的含量未发生较大变化,己醛、反式-2-己烯醛等的含量出现升高.在非共有组分中,套袋处理中醇类组分的种类减少,萜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种类增加.总体上,蓝袋处理果实中主要的‘果香型’酯类组分含量最高,白袋处理果实中主要的酯类组分及‘青草香型’的醛类组分含量较高,绿袋、红袋处理果实主要香气组分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50.
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南有维管束植物5500余种(含变种,下同),其中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200余种。笔者根据湖南木本观赏植物自然分布规律.将湖南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划分为4个类型.即中温型、低温型、耐寒型、广温型。对湖南主要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如针叶类(39种)、茶属(31种).冬青属(68种)、兰花类(86种)、杜鹃花属(54种)、槭树属(42种)等种类较多的类群进行了探讨,并对它们的观赏特性、抗寒性和选育潜力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