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甘肃省药用植物秦艽野生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是秦艽的原产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资源.由于不合理的采挖利用,致使资源遭到破坏.对甘肃省秦艽野生资源的种类、分布及生态环境特征、生长情况、采挖与收购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202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式访查法、痕迹跟踪调查法和无人机跟踪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拟建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阿水库涉及区域的亚洲象种群结构、迁移路线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和3S技术对该区域亚洲象取食植物和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讨拟建勐阿水库可能对亚洲象迁移活动和人—象冲突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1)拟建勐阿水库区域活动的亚洲象小种群被称为澜沧江西部种群或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种群,仅由19头亚洲象(10头雄性,9头雌性)组成,有2条亚洲象迁移路线穿越该区域;(2)在研究区域共统计到亚洲象取食植物12目19科32属33种,基本能满足该象群的取食需求;(3)海拔、坡度、植被隐蔽度及食物资源等生态因子的适宜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包括占总面积14.61%的最适生境和占总面积82.05%的相对适宜生境)都能满足该亚洲象小种群的基本生活需求;(4)2条亚洲象迁移路线中的1条将因水库建设而阻断,迫使该象群改变原来的迁移路线;(5)水库淹没区的植被将被永久破坏,原本连片的适宜栖息地也将受到进一步切割和压缩影响;(6)当食物资源无法满足亚洲象生存需求时,它们可能会选择进入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食物的农耕区取食农作物和经济作物,随着人流、车流大量增加,亚洲象与人相遇的概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分析认为,拟建勐阿水库将淹没1条迁移通道,对亚洲象迁移活动造成阻碍,迫使象群改变路线,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人—象冲突。建议在水库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减少工程项目对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的负面影响;水库建设和管理部门、林业和草原管理部门等应加强对亚洲象活动的监测和预警,避免亚洲象肇事造成人员伤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3.
64.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别获得‘刺葡萄0943’的转录因子VdWRKY53基因的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分析其序列特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其对白腐病菌侵染和水杨酸诱导的反应,并以感病品种欧亚种‘黑比诺’为对照,分析不同种质中转录因子VdWRKY53基因序列及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刺葡萄0943’的VdWRKY53基因,在其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都有抗病基因的序列和位点特征,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与‘黑比诺’VvWRKY53有5处差异,这5处氨基酸差异可能造成了其功能的差异;‘刺葡萄0943’和‘黑比诺’中的WRKY53基因启动子受葡萄白腐病菌和水杨酸诱导后表达量增加,且VdWRKY53基因表达量和趋势不同于‘黑比诺’VvWRKY53。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表明,在‘刺葡萄0943’抗病途径中VdWRKY53转录因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0个野生百合种或变种的叶表皮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种野生百合气孔器均分布于叶片远轴面,气孔器的长轴与远轴面细胞长轴方向一致,均位于远轴面细胞的端点处。气孔器形状从长椭圆形到近圆形不等;保卫细胞均为肾形,无副卫细胞,保卫细胞表面角质层均具条纹;表皮细胞角质层近于光滑或具条纹,均具蜡质,蜡质纹饰呈膜片状晶体或颗粒状;气孔密度、气孔器大小、近轴面远轴面细胞、垂周壁样式差异较大。(2)聚类分析表明,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百合、紫斑百合、乳头百合、宝兴百合、山丹百合、大理百合、绿花百合、毛百合和有斑百合聚为类群Ⅰ;淡黄花百合、岷江百合和玫红百合3个野生种聚为类群Ⅱ;青岛百合单独为类群Ⅲ;宜昌百合、紫脊百合、通江百合、百合和野百合聚为类群Ⅳ,聚类结果总体上支持形态学分类的结果。(3)叶表皮形态对于区分野生百合不同种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66.
为了鉴定东乡野生稻及其后代群体的耐低氮性,研究低氮和正常氮2种处理下“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BC1-F12回交重组自交系株高、抽穗期、穗长、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10个表型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对BILs群体的耐低氮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株系116、143和157的耐低氮性强,可作为东乡野生稻耐低氮性遗传研究和水稻耐低氮性育种的中间材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耐低氮性最优回归方程,筛选到株高、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5个性状相对值可作为水稻全生育期耐低氮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因此,在水稻耐低氮性遗传改良中,应注重对这5个性状,尤其是穗总粒数和单株产量相对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67.
珍稀动物是指在自然界濒于灭绝的野生动物。据科学家估计,自16世纪以来,世界上约有250多种动物已经灭绝了,尚有600多种动物正濒于灭绝。从哺乳动物来看,1771~1870年的一百年内,有12种绝种;在1871~1970年的一百年内,至少有43种灭绝。哺乳动物,特别是大中型哺乳动物,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基本上处于高级阶段,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繁殖周期较长,数量增加较缓慢,因此更容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不幸的是,这类动物长期以来一方面是人类最主要的直接  相似文献   
68.
对库布齐沙漠野生蒙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蒙药用植物51种、1亚种、2变种,隶属29科、49属。库布齐沙漠地区内野生蒙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以木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属于比较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在药用部位上,蒙药用植物对植物药用部位的利用都以全草为主,果实及种子类次之。  相似文献   
69.
四川动物杂志创刊于1981年,由四川省动物学会、四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四川大学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动物学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和交流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成果、理论、经验和动态;宣传  相似文献   
70.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系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2-1381/Q;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6-96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