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47篇 |
免费 | 841篇 |
国内免费 | 6859篇 |
专业分类
253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1篇 |
2023年 | 404篇 |
2022年 | 530篇 |
2021年 | 560篇 |
2020年 | 488篇 |
2019年 | 501篇 |
2018年 | 398篇 |
2017年 | 420篇 |
2016年 | 457篇 |
2015年 | 621篇 |
2014年 | 1113篇 |
2013年 | 940篇 |
2012年 | 1034篇 |
2011年 | 1201篇 |
2010年 | 1071篇 |
2009年 | 1160篇 |
2008年 | 1449篇 |
2007年 | 1053篇 |
2006年 | 1047篇 |
2005年 | 1056篇 |
2004年 | 930篇 |
2003年 | 994篇 |
2002年 | 876篇 |
2001年 | 757篇 |
2000年 | 744篇 |
1999年 | 572篇 |
1998年 | 532篇 |
1997年 | 513篇 |
1996年 | 492篇 |
1995年 | 466篇 |
1994年 | 409篇 |
1993年 | 360篇 |
1992年 | 399篇 |
1991年 | 374篇 |
1990年 | 349篇 |
1989年 | 323篇 |
1988年 | 134篇 |
1987年 | 102篇 |
1986年 | 96篇 |
1985年 | 141篇 |
1984年 | 44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32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贝母套种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鳞茎入药.主要有川贝、浙贝、平贝等栽培品种.川贝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青海;浙贝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平贝主产于东北三省和华北大部地区.贝母味甘、苦,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定喘及止血功能.主治肺燥咳嗽、久咳痰喘、肺结核咯血、胃溃疡、痢疮、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目前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以人工栽培的平贝母为主要品种.种植贝母有产量高、质量好、繁殖力强、地上茎生长周期短(60天左右)、不争农时、效益丰厚等诸多特点,一次性投入,可逐年扩大,连续多年受益.可与粮食、经济作物、果树、林木套种,能取得粮药双丰收,被誉为"地上粮仓、地下银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2002-2009年获科技进步奖情况的统计分析,客观评价卫生机构科研工作的优势及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卫生科研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 通过查阅徐州市科技局科技进步奖成果档案及各单位科技档案,对医疗卫生机构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的等级、研究类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2-2009年14家医疗卫生机构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39项,呈逐年增长之势,特别是近4年明显上升.学科分布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成果为主. 结论 在成果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成果的含金量;应加强学科建设及各重点学科间的联合,获取大成果. 相似文献
104.
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获得苜蓿红豆草属间体细胞杂种植株。采用一种简便方法从杂种组织再生植株叶片、红豆草羟脯氨酸抗性系再生植株叶片和苜蓿根癌农杆菌702转化系愈伤组织提取DNA用于RAPD和Southern杂交分析。随机引物扩增结果显示两种亲本的RAPD多态具有明显差异。在所用20种随机引物中,6种产生较多的DNA片段。杂种组织具有两种亲本特有的DNA片段,但倾向于排除红豆草亲本的染色体,表明该杂种为非对称杂种,两种亲本染色体之间可能发生了重组。由于红豆草DNA的介入,杂种组织表现出较强的分化能力。分别利用RAPD扩增得到的OPA141000bp红豆草羟脯氨酸抗性系特异产物和OPA141600bp苜蓿根癌农杆菌702转化系特异产物为探针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证明杂种组织同时具有这两种DNA片段的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105.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全球硫循环和碳循环的重要载体物质。海洋浮游植物、大型藻类和临海被子植物是DMSP的主要生产者。每年DMSP的产量可以达到1×10~9吨。在北大西洋表面的某些区域,DMSP的产量可以达到碳固定总量的10%。微生物介导的DMSP的裂解是全球硫循环和碳循环的重要步骤。目前,8种参与裂解DMSP的DMSP裂解酶已被报道。在已发现的8种DMSP裂解酶中,3种DMSP裂解酶的催化机制得到了研究和阐明。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对DMSP裂解过程的酶促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继续发现新的DMSP裂解酶,并进一步揭示海洋微生物裂解DMSP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6.
体外核酸快速扩增技术是一种可使微量核酸在体外高效快速扩增的技术, 自问世以来, 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和法理鉴定等领域, 并被不断改进, 以使其功能和适应性更为广泛. 重组酶介导扩增法是在现有体外核酸扩增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恒温体外快速扩增核酸技术. RAA法利用重组酶、单链结合蛋白和DNA聚合酶代替了传统PCR的热循环解链过程, 实现了在37℃恒温下的核酸快速扩增, 无需特殊的辅助仪器, 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 具备简单、节能、便携、快速等特点, 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取代传统的热循环PCR反应. 相似文献
107.
108.
将在动物细胞凋亡研究中应用的Hoechst-PI双重荧光染色法与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更加完善的、能同时鉴别和研究悬浮培养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坏死的新方法——Hoechst-PI-SDH三重染色法(H-P-S法)。该方法可直接用于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无需对细胞进行去壁、固定及切片等其它方法所必需的步骤,在荧光显微镜下可鉴别活细胞、死细胞及凋亡细胞,并可同时观测细胞凋亡的全部过程。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克服了因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引起的对死、活细胞判断的困难,可在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9.
110.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25-26℃下培养5-6天的菌丝体,以0.8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5%溶璧酶液酶解1.5-2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的产量较高,最高可达4×107个/ml以上。上述条件分离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也较高。原生质体再生的温度以26℃为最佳。不同的再生培养基明显地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麸皮浸出液可显著提高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其中,以添加5% 麸皮浸出液的效果最好。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集中,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是不同步的。一般要培养20小时以后才能见到出芽,而且原生质体的再生形式也是多种所样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