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88篇
  327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研究食品冷库中嗜冷微生物区系时,获得很多冷育型真菌。地丝霉和金孢菌类在这些菌中占优势。其中一菌在PYE上于18℃培养14天,菌落白色,厚毡状,中央常有淡黄色渗出液滴,菌落直径33mm,背面浅黄褐色,有辐射沟纹,老后仍为白色。菌丝分隔,直径1.0—2.0μm。该菌有明显的分生孢子梗,直立,宽度1.0—2.0μm,长10—25(—35)μm,无色或淡黄色,分生孢子梗具分枝,由分枝产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淡黄色,顶端者为梨形、倒卵形或楔状,间生者矩椭圆形或桶状,1.5—2.5×2.5—3.5(—4.0)μm,光滑、1—3成链。该菌生长温度范围为0—25℃,最适温度为18℃,30℃不生长。此菌产生果胶酶,但是不分解角朊。该菌从冷库中生霉的蒜苗上分离得。其特征与Carmichael(1962),Domsch等(1980)所订正的金孢菌属(Chrysosporium Corda)中各种,以及Sigler和Carmichael(1976),Oorschot(1980)所订正的地丝霉属(Geomyces Traaen)中各种均有显著的差异,而其性状符合地丝霉属的特征集要。故命名为光滑地丝霉Geomyces laevis Z.Q.Li et Cui。模式:菌株AS 3.4605为模式菌株,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研究室;模式标本HMAS No.54875保存在该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2.
木霉T6木聚糖酶固态发酵中试生产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斌  吴克  蔡敬民  吴茜茜  张洁  邹晓徽  潘仁瑞 《生物技术》2001,11(2):47-48,F003
木聚糖酶 (XylanaseEC .3.2 .1 .8)是一类重要的木糖苷键水解酶 ,对于降解半纤维素起着重要作用[1,2 ] 。该酶在工业上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在饲料工业上 ,该酶可以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3 ] ;在食品工业上 ,该酶的水解产物寡木糖是一类保健食品[4] ,还可用于制备食品增稠剂和澄清果汁 ;在制浆造纸工业上 ,纸浆经过木聚糖酶处理后 ,可降低卡伯值 ,减少含氯漂白剂用量[5 6] ,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国外对木聚糖酶的研究起步较早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商品化生产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国内也有对该酶生产的研究 ,但未…  相似文献   
23.
卧龙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林隙更新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卧龙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周围的针阔混交林由于历史原因破坏严重,长期以来自然恢复较差。为调查该区林隙更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采用林隙样线调查方法研究了该区针阔混交林林隙更新规律。结果显示,历史上的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共同影响着该区林隙更新的格局和特征,林隙天然更新受环境因素制约,更新规律表现为:更新幼苗的种类较形成木的种类丰富,更新乔木幼苗的优势度排序与形成木不同;林隙主要树种的更新受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存在差异,桦木(Betula spp.)更新受地形影响较大,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受土壤因素影响显著,杜鹃(Rhododendron spp.)更新则受地形因子和林隙形成木的特征影响显著;更新物种的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受土壤因子的影响显著。由此推测,林隙大小并非影响该区林隙更新的关键因素,而土壤因素可能是制约优势树种天然更新和更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报道1例由棕黑腐质霉属(Humicola fuscoatra)导致的真菌性腹膜炎。此菌分离自1名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腹水。腐质霉属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棕黑腐质霉导致的人类感染罕见。现对棕黑腐质霉的真菌学特点进行研究,并进行分子测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伊曲康唑的MIC为0.008μg/mL,伏立康唑的MIC为0.016μg/mL,两性霉素B的MIC为1.5μg/mL。患者拔除腹透管,改行血液透析。口服伊曲康唑0.1 g/12 h,28 d后病情明显改善,出院。  相似文献   
25.
【目的】提高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产量,克服ARA产生菌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在长期的保存及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界条件影响发生退化,从而导致菌种耗糖量降低、影响菌种摄入营养的能力和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点。【方法】首先采用固体培养基驯化,将菌种逐级涂布于梯度高糖PDA平板(含糖量分别为2%、5%、7%、10%和15%)培养,挑选经固体驯化后能耐受10%高糖浓度平板的菌种,转接到两种含不同氮源的梯度高糖(含糖量分别为3%、4%、5%和6%)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驯化,最后对驯化后的菌种进行2 L发酵罐放大实验。【结果】当培养基中以酵母粉为氮源时,驯化后菌体的最高耗糖量由3 g/(L.d)提高到12 g/(L.d);当培养基中以玉米浆为氮源时,驯化后菌体的最高耗糖量由7 g/(L.d)提高到12 g/(L.d)。摇瓶驯化实验结果表明以玉米浆为氮源驯化的菌种发酵效果较好,发酵罐实验结果显示菌体生物量为50 g/L,总油脂为18 g/L,目的产物ARA产量为8 g/L。相比未驯化之前的发酵结果,生物量和总油脂含量提高了近3倍,ARA产量提高了近4倍。【结论】经过高糖驯化,菌种的耗糖能力得到提高,生物量、总油脂及ARA的产量也都有所增加,从而可以使菌种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不易退化,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6.
川楝子中两个新的苯丙三醇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昌军  徐亚明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245-1248
从川楝子(fruitsof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出两个新的苯丙三醇甙:川楝甙A(3-甲氧基-5-羟基-9-(1’-O-β-D-葡萄糖)-苏式-苯丙三醇)和川楝甙B(4-羟基-7,8-(2’,1’-O-β-D-葡萄糖)-苯丙三醇);同时首次分离出苏式-愈创木基甘油。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27.
传统的平板涂布方法主要用玻璃推棒在培养皿内推行作平板涂布和用玻璃滚珠作平板涂布,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尤其对柑橘绿霉(Penicillium digitatum)这一菌种,用以上两种方法涂布均不甚理想,而且也不方便给平板照相.……  相似文献   
28.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重要工业生产菌RutC30为出发菌株,通过等离子体(ARTP)诱变筛选,以5-氟乳清酸(5-FOA)和尿苷(Uridine)进行筛选,获得一株pyr4基因缺陷株RutC30ΔU3。用含有野生型里氏木霉pyr4基因的互补质粒转化突变株,可回复野生性状。经测序发现其pyr4基因在核酸序列多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包括两个错义突变和一个移码突变,从而导致乳清酸核苷-5′-磷酸脱羧酶失活。经遗传稳定性研究分析,传代5次后仍保持良好的尿苷依赖性、去葡萄糖阻遏以及高产纤维素酶特性。经实验筛选获得了pyr4基因缺陷菌株可作为基因表达系统的受体菌株,建立了以尿苷营养缺陷为筛选标记的木霉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29.
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并结合野外观察,对血雉繁殖期活动区与栖息地特征进行了研究。孵卵期(5月)雄鸟的活动区面积为31.90hm^2,雌鸟为8.67hm^2。育雏期一个家族的活动区面积为15.45hm^2(6月)和17.33hm^2(7月)。繁殖季节相邻两个繁殖对的活动区有重叠。血雉繁殖季节喜欢在北坡和东坡活动,这种选择与食物的分布有关。倒木在繁殖期栖息地选择中占有一定地位。用多元总体假设检验、单变量F检验及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验样方与对照样方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繁殖期喜选择山脊附近下层空间较为斤阔的灌木林或林间空地。  相似文献   
30.
1 脱氧 D 木酮糖 5 磷酸合酶(DXS)是甲基 D 赤藓醇 4 磷酸(MEP)途径中控制影响植物萜类化合物合成的第一个限速酶。该研究对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DfDXS基因进行序列特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qRT PCR技术分析其在外源激素、干旱、盐胁迫、高温及低温处理下的表达模式,旨在探究DfDXS基因在香鳞毛蕨萜类生物合成及抗逆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香鳞毛蕨抗逆分子机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1) DfDXS1基因全长2 139 bp,编码712个氨基酸,而DfDXS2全长2 160 bp,编码719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转酮醇酶保守域,包含焦磷酸硫胺素结合位点和转酮醇酶结构域;DfDXS氨基酸序列与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和银杏(Ginkgo biloba)的DXS等关系较近。(2)水杨酸(SA)处理下,DfDX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先升高后降低;脱落酸(ABA)抑制DfDXS的表达;DfDXS1/2在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乙烯利(Eth)抑制DfDXS的表达,但DfDXS1处理3 h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3)聚乙二醇(PEG)、高温和低温均诱导DfDXS1上调表达。研究推测,香鳞毛蕨DXS基因在萜类物质合成与逆境胁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