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9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高效降解甲醛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文娟  王洁  孙珮石  邹平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626-1631
首先对新分离的、能高效降解甲醛的两菌株A1和A2在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随后通过测定在液体培养过程中甲醛浓度的变化, 确定新分离菌株A1、A2降解溶液中甲醛的性能; 最后利用菌株A1、A2分别进行生物填料塔的挂膜实验, 确定其对甲醛气体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 菌株A1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菌株A2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当甲醛初始浓度<1 200 mg/L时,菌株A1、A2都能完全降解溶液中的甲醛, 当甲醛浓度增高至1 600 mg/L时, 菌株A1在48 h后的甲醛降解率为50%, 菌株A2在104 h后的甲醛降解率为74.3%; 菌株A1、A2对甲醛气体的净化效率均能达到99%以上, 菌株A1的甲醛生化去除量能达到26.4 mg/(L?h), 菌株A2的甲醛生化去除量可达20.6 mg/(L?h)。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紫茎泽兰(Eupal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产中美墨西哥,现在滇南一带广泛分布,对林、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 从紫茎泽兰的叶和花序中,分到九个单体,经详细的光谱解析和与标准品对照,其中五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n-dotriacontan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豆甾醇stigmasterol(3),蒲公英醇棕榈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e(4),蒲公英醇乙酸酯taraxastcryl acetate(5)。  相似文献   
13.
半夏属 (PINELLIA)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细胞学 〔1〕、形态学 〔2〕和比较解剖学 〔3〕的研究之后 ,我们又对半夏属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作了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这些性状的变异与分类学价值。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采自华东 3省的不同地区。在南京栽植至少 1年后 ,在盛花季节 ( 5月 )选有花植株的花粉和地下块茎作实验分析。各材料的种名、群体编号和产地见表 1。表 1  供实验用的半夏属 5种植物群体材料的来源Table1  Sources of material for experiment of the populationsbelonging to5species of Pinellia种名Species群体编号No.of populations产地Lo…  相似文献   
14.
川楝子中两个新的苯丙三醇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昌军  徐亚明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245-1248
从川楝子(fruitsofMeliatoosendanSieb.etZucc.)的水溶性成分中分离出两个新的苯丙三醇甙:川楝甙A(3-甲氧基-5-羟基-9-(1’-O-β-D-葡萄糖)-苏式-苯丙三醇)和川楝甙B(4-羟基-7,8-(2’,1’-O-β-D-葡萄糖)-苯丙三醇);同时首次分离出苏式-愈创木基甘油。通过波谱解析和化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杜仲内生菌的分离及产PDG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树龄达7a以上杜仲皮中分离得到122株内生菌,其中真菌75株,细菌47株,经摇瓶培养后分析各菌株产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的能力,结果发现有8株菌能产生PDG,最高产量可达13.387 mg/L。经初步鉴定,这8株菌分属于5属,即茎点菌属(Phloma)、腐霉属(Pythium)、卵形孢霉属(Oospora)、球黑粉霉属(Tolypospori-um)、砖红镰孢霉属(Lateritium)。  相似文献   
16.
黄欣  李益民  杜聪  袁文杰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2):4669-4680
聚磷酸激酶(polyphosphate kinase,PPK)在体外催化合成ATP的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为寻找能利用短链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为底物高效合成ATP的聚磷酸激酶,本文以来源于泗阳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的聚磷酸激酶(PPK2)为研究目标,利用pET-29a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表达,并将其作为ATP再生系统的关键酶与l-氨基酸连接酶(YwfE)联用生产丙谷二肽(Ala-Gln)。ppk2长度为810bp,编码270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表明PPK2为可溶性表达,分子量为29.7kDa。对PPK2的最适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其在22–42℃、pH7–10的范围内均可以保持较好活性,且在37℃、pH为7、镁离子(Mg2+)浓度为30mmol/L、底物ADP与六偏磷酸钠浓度分别为5mmol/L和10mmol/L时酶活最大,在0.5h时ATP产率可以达到理论值的60%以上。作为模式反应体系,当PPK2与YwfE联用生产Ala-Gln时,达到与直接添加ATP相同的效果。此聚磷酸激酶作为ATP再生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适用的温度和pH范围广,且能以廉价易得的短链polyP为底物高效合成ATP,为依赖ATP的催化反应体系的能量再生提供了新酶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多糖经脱色、醇析、除蛋白及乙醇分级沉淀,采用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结果:60℃脱色9h脱色率达70.72%.醇析最优条件为:无水乙醇,24h,4倍乙醇.Sevag法抽提30min重复6次除蛋白率达84.09%;抽提lh重复3次、6次除蛋白率分别为81.14%、84.47%,多糖损失率分别为27.03%、43.16%.木瓜蛋白酶除蛋白最优条件为70℃,1:10,2h,除蛋白率为25.67%.粗多糖经乙醇分级沉淀得2种粗多糖成分,分别经Sephadex G100柱层析可进一步纯化为3种较纯多糖成分.结论:采用乙醇分级沉淀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粗多糖可得到3种较纯多糖成分,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在植物抗逆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从胡杨cDNA克隆到2个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分别命名为PeBADH1和PeBADH2。PeBADH1和PeBADH2均编码50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分别是54.93 kDa和54.90 kDa。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这2个基因在正常生长、盐和H2O2胁迫下,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有较大差异。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2个基因的重组蛋白。酶活性分析显示PeBADH1和PeBADH2蛋白对底物的活性分别是0.073μmol/(min.mg)和0.107μmol/(min.mg)。热力学稳定性分析显示这2个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基因表达模式差异与蛋白质酶学性质的不同预示着这2个基因可能存在功能上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时2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而与贮藏年限无显著相关.但对长期库和中期库的种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和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的醇溶蛋白分析表明,该品种有4种biotype,随着发芽率的下降,其群体中的4种bio-type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当发芽率从95%降到34%时,其中一种biotype出现了消失,而有一种biotype频率从83%上升至95%,此结果表明,种子生活力下降和不同biotype种子存活能力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了异质种质材料遗传选择和漂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蛛形学报》2010,19(1):36-3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枢强实验室利用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行为学测定相结合的途径,从北京幽灵蛛(Pholcus beijingensis)织结的蛛网上分离鉴定出了该种蜘蛛的雌性信息素-(E,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混合物(浓度比为2:1),它们对雄性蜘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是中国学者首次从蜘蛛类群中鉴定出信息素成分,也是国际上首先发现蜘蛛的多组分信息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