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4篇
  免费   1823篇
  国内免费   5436篇
  20923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26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861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792篇
  2011年   1000篇
  2010年   868篇
  2009年   942篇
  2008年   1246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43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698篇
  2003年   709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602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305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合成了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葡聚糖,以此为载体,用CNBr活化其剩余羟基,固定化了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就离子型载体对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最适pH和热稳定性等的影响做了考察。发现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不仅与载体的电性质有关,也与酶分子自身的电性质有关。当载体电性质与酶蛋白电性质相反时,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增加,热稳定性提高、载体电性质与酶蛋白电性质相同时,固定化酶的蛋白载量不变或下降,其热稳定性不变。作者还发现当离子型载体孔度和体系缓冲液浓度一定时,酶分子能否进入多孔性载体内部,对其最适pH是否变化影响极大。若酶分子仅被连接在载体的外表层,其最适pH不发生变化,反之亦然。作者还观察到当多糖类载体引入氨基或羧基后,大大增强了其抵抗微生物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我国不同民族的正常个体以及β地中海贫血患者θ珠蛋白基因5′侧序列中的多态性HincⅡ位点及其遗传性质。在广西壮族正常个体和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中,该多态性位点的发生频率均为75%,与正常汉族人测得值相近。家系分析资料表明,该多态性位点完全按照孟德尔规律进行遗传。  相似文献   
3.
 通过过聚乙二醇6000-磷酸钾缓冲液双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及SephadexG-100凝胶过滤等提纯步骤,从海枣曲霉(Aspergillus phoenicis)麦麸培养物抽提液中提纯得到凝胶电泳均一的β-半乳糖苷酶。该酶的最适pH为3.5—4.0,最适温度为60℃(反应15分钟),在pH5.0—8.5之间及60℃以下稳定。在65℃和70℃保温时失活50%的时间分别为27和2分钟。用SDS凝胶电泳法和梯度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115,000和118,000。薄层凝胶等电聚焦法测得其等电点为pH4.6。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观察比较了Hep—2细胞和兔肾细胞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敏感性。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法检测了细胞培养上HSV抗原出现的规律。实验结果指出:Hep—2细胞和兔肾细胞对HSV的敏感性一致;接种病毒后6小时,可以在Hep—2细胞和兔肾细胞上发现HSV抗原;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酶标法是进行病毒学研究和病毒感染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肉色诺卡氏菌C-212株Nocardia carnea C-212中筛选到一种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rⅠ,经与BglⅡ的λDNA降解物的酶谱比较,以及酶识别特异性和切割位点的检测,证明了NcrⅠ是已知的限制酶BglⅡ的同切限制酶,而且其切割位点也与BglⅡ相同,其为:  相似文献   
6.
实验中观察到,用MUG培养基对植物药中的大肠杆菌定量时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影响检测结果。本文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克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发现以一种简便的转接方法可排除植物药介质对菌检的干扰。该方法由两组检验系列构成,当怀疑正常稀释系列(第一系列)40h培养液的荧光结果可能因猝灭现象呈假阴性时,立即分别将该系列的1—3号管培养液以0.5ml的接种量转接入新鲜的MUG培养基(第二系列),重新培养24h,荧光猝灭现象即可克服。综合两系列的荧光、产气和吲哚三项生化特征得出检品中大肠杆菌含量。实际应用表明,此法能显著提高使用该培养基时菌检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绿脓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摩尔根变形杆菌和几株不发酵葡萄糖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乙酰胺酶产生情况,证明只有绿脓杆菌产生乙酰胺酶。对临床采集的108份标本应用乙酰胺酶法进行了检测,表明6~8小时即得出结果。根据乙酰胺酶检测绿脓杆菌,能够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告了用SephadexG—100柱层析法纯化样品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纤溶酶组成成分的分子量的研究结果。经柱层析分离的纤溶酶电泳测定分子量结果为11条带,分别为68,000、49,000、42,000、41,000、36,000、29,000、27,000、26,000、25,000、21,000和12,000。而纤溶酶的主要组分集中在21.000与42.000之间,为其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用10种溶液处理仙人指×病毒(CVX)、齿兰环斑病毒(ORS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脆裂病毒(TRV)进行间接ELISA试验后的微板,其中以SDS处理效果较好,微板可重复使用1—3次,并基本保持原板检测病毒的灵敏度,无假阳性反应出现,底色上升也较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