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以分离自中国的大量掷孢酵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属的掷孢酵母生掷孢子的能力,以及此能力的持久性,发现属间差异很大。此外还报道了142株不同酵母的产厚垣孢子的情况,发现与担子菌有关的4属酵母在接近致死温度时,都会出现特大厚垣孢子如红掷静酵母Sporobolomyces),布勒掷孢酵母(Bullera),红酵母(Rhodotorula)与隐球酵母(Cryp-tococcus),而属于子囊菌的酵母属(Saccharomyces)则无此现象,从而对某些接近担子菌的酵母又增加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研究了分离自中国南方数省各种基物上的20l株酵母,共发现4个新记录,另有个别疑难菌株拟作进一步研究。对9属174株担子菌酵母与子囊菌酵母进行胞外酶等的比较研究,发现其胞外脱氧核糖核酸酶(D№se)及蛋白酶的产生情况在不同亲缘的酵母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对蛋白酶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良,从而缩短试验周期并减少了污染机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从腐梨上分离到的一株未见描述的毕赤酵母属新种(Pichia hangzhou-ana Lu et Li),并讨论了与其近似种的区别。同时进行了DNA G+C百分比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介绍了Barnett等1985年编制并由剑桥大学发行的计算机软件《酵母鉴定程序》,以及如何使用该程序在IBM PC DOS操作系统上进行酵母菌的分类鉴定。我们使用该程序对从云南鸡足山和紫金山两地森林土壤中分离到的82株酵母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其中:鉴定到种的有47株,占总株数的57.3%;鉴定到属但未能直接定到种的有21株,占总株数的25.6%;暂未定名的有14株,占总株数的17.1%。  相似文献   
16.
17.
从热带假丝酵母(Candiada tropicalis)T25—14经过紫外线和亚硝酸的多次诱变,获得4株产十一烷l,11二羧酸(DC13)较多的突变株,其中最优的NP-159株以20%(V/V)正十三烷(nC13)为碳源摇瓶发酵4天,DC13达80g/L左右。在16L罐上,以30%(V/V)nC13发酵6天,DC13高达139g/L,回收残烃后,对nC13的转化率为80%以上。后处理收率为78.9%,DC13的纯度为95.3%。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酵母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采用微分反应器初速度法对以海藻酸钙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耗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得了固定化酵母的表观动力学常数,并进一步求得了固定化酵母的本征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的表观动力学常数显著受内外扩散的影响,其本征动力学常数与 游离酵母的动力学常数比较,也有较大的不同。此外,对内扩散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道了经GH一401 型电诱导细胞融合、基因转移仪诱导实现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NK491) 与出芽短梗霉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NKB93—0061eu)的原生质体电诱导融合。在融合小罐中用3个强度为11 Kv/cm,时程为10μs的高压电脉冲处理原生质体,获得的融合子营养互补的融合频率为5.8×10-5。在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次,然后在完全培养基上传代20次,最终得到4株稳定的融台子。融合子的细胞形态、大小、核的DNA含量以及酒精发酵等特性的观察和测定表明,4株融合子与双亲均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电诱导原生质体融台对酵母菌的属间融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融合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