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5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酸性蛋白酶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盐固态酿造酱油,在发酵过程中pH偏酸。采用在发酵中期添加适量的酸性蛋白酶,弥补在制曲时米曲霉所产生的酸性蛋白酶活性的不足。增强在酸性环境下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提高原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增产酱油8.0%左右。  相似文献   
32.
33.
34.
固定化酵母细胞酱油发酵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orit.  H 江清彦 《生物技术》1992,2(4):44-44,24
采用圆柱形丝状陶瓷两段式生物反应器,分别固定鲁氏酵母和球拟酵母发酵酱油的工艺.使发酵时间缩短到八天.由于制备和掌握圆柱形丝状陶瓷生物反应器是相当麻烦的,所以,对于中试规模生产酱油来说更便利的陶瓷球则是合乎要求的生物反应器.为解决上述困难,我们应用陶瓷球代替圆柱形丝状陶瓷生物反应器.把鲁氏酵母细胞和球拟酵母细胞分别固定在用陶瓷球制作的两段式生物反应器上,酱油发酵则需要八天.已有酵母固定在颗粒状陶瓷载体上连续酿造啤酒的报导.本篇介绍把酵母细胞固  相似文献   
35.
李巧玉  陈坚  曾伟主  方芳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11):2449-2462
【背景】魏斯氏菌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它们与食品发酵进程和风味物质的形成密切相关。酱油发酵过程酱醪中细菌的优势菌属是魏斯氏菌,研究魏斯氏菌的生理和代谢特性对于揭示菌株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与酱油发酵相关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从酱油酱醪中分离获得魏斯氏菌属中主要种的菌株,研究它们在酱油发酵过程的数量变化以及菌株的生理和生化特性,阐明菌株对酱油发酵体系的适应性和与酱油发酵相关的特性。【方法】通过菌株绝对数量的定量分析和耐受性比较,以及考察高盐条件下魏斯氏菌合成短链脂肪酸、胞外多糖、生物胺和氨基甲酸乙酯或其前体等特性,研究各类魏斯氏菌对酱油发酵和其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从高盐稀态酱油的酱醪中共分离得到16株魏斯氏菌,分别属于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paramesenteroides)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cibaria)。其中类肠膜魏斯氏菌可耐受高盐条件,是酱醪中魏斯氏菌属的主要菌种。它们合成短链脂肪酸的能力高于融合魏斯氏菌和食窦魏斯氏菌。酱醪来源的魏斯氏菌合成氨(胺)类危害物的特性区别较大,类肠膜魏斯氏菌的部分菌株产生物胺并可利用精氨酸积累瓜氨酸,食窦魏斯氏菌则能够降解多种生物胺。【结论】揭示了酱醪中主要魏斯氏菌的耐盐特性、在较低温度下生长情况和物质代谢规律,对于阐明魏斯氏菌与酱油发酵相关的功能和特性以及对酱油加工过程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一、背景 酱油是始创于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调味品.目前我国酱油年产量达500万吨,占世界年产量的60%以上,年总产值超过200亿元.虽然我国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生产的酱油的部分理化指标还优于日本和韩国产品,但由于我国调味品加工技术落后,长期以来市场上中、高档酱油产品一直由日本、韩国等国外产品主导,出现了我国虽为酱油生产大国却非酱油生产强国的现象.特别是目前国产酱油普遍存在的在货架期出现二次沉淀、酱油微生物学指标不高一直是困扰我国酱油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影响我国酱油产品出口及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采用响应面法对酱油曲霉发酵芝麻饼粕提高抗氧化能力的发酵基质组成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评价了麦芽糖、葡萄糖、蔗糖、果糖、麦麸、玉米浆、酵母膏和硫酸铵等8个因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筛选出麦麸、葡萄糖和硫酸铵为影响芝麻饼粕发酵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3个显著因素,然后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3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与优化。优化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硫酸铵和麦麸添加量分别为:1.87%、1.54%和2.55%。在该试验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26%,比未发酵的芝麻饼粕高37%。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来自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基物上分离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室以及其他单位提供的黄曲霉群菌种,经随机选取82株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的测定,证明在测试的9个已知分类群中产生黄曲霉毒素B_1的菌种只限于寄生曲霉和黄曲霉,另外4株种名未定者也能产生此种毒素。在黄曲霉中产毒菌株约占30%(28.3%),其在GAN(葡萄糖硝酸铵)和大米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B_1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33,333.3和160,000.0ppb。总的来说,大体上可以反映在我国一般基物上黄曲霉产毒菌株存在的现状。在实验过程中,还对黄曲霉群菌种在GAN和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和产毒菌株数作了比较。发现在大米培养基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产量高于GAN,而且测试的黄曲霉产毒菌株在这两种培养基中均各有不能产毒的菌株,因此,在测定产毒菌株时,若仅采用其中一种产毒培养基,往往会有漏掉产毒菌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