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31.
秦岭西部山地针叶林凋落物层的化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凋落物作为土壤和植物的结合点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和能量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凋落物的产量及其元素浓度制约着林下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壤的养分归还。本研究利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岭西部山地不同针叶林凋落物层分解过程的特性(如凋落物储量、分解速率、周转时间和养分元素贮量及回归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下凋落物现存量(8.46~29.81 t·hm-2)远大于年凋落物量(2.96~4.23 t·hm-2·a-1),凋落物分解速率相对较低、积累很强,系统养分循环参数小;2)营养元素在凋落物层中含量的分布格局因树种不同而不同,但不同树种凋落物层营养元素(N、P、K、Ca、Mg、Fe)的储量均为:未分解层(U层)<半分解层(S层)<分解层(D层);3)不同树种林下凋落物层平均营养元素的储量为:Ca:357.71 kg·hm-2>N:175.72 kg·hm-2 >Fe:102.50 kg·hm-2>Mg:54.21 kg·hm-2>K:31.96 kg·hm-2>P:16.78 kg·hm-2;4)林下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是一个养分积累的过程,营养元素最终普遍在分解层(D层)中富集;5)树种和人为经营情况对森林凋落物层的性质和分解状况有较大影响,林下凋落物分解速率表现为:云杉林< 松林< 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332.
烟台大学     
《Acta Botanica Sinica》2009,(9):I0001-I0002
Yantai University (YTU) is a ke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located in Laishan District in the eastern suburbs of Yantai. The 210 hectare campus is situated in a diverse topographical area of mountains, sea coast, and farmlands. The area enjoys a very moderate,temperate climate with four distinct seasons. Dr. Cui Mingde, the Chairman of the Yantai University Council (CUC), is a well-known scholar of Chinese History. The president of Yantai University, Dr. Fang Shaokun, is a renowned scholar of Chinese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相似文献   
333.
地下结实植物白番红花的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洋  谭敦炎 《生物多样性》2009,17(5):468-475
地下结实是植物用来防御不利环境的一种策略, 研究地下结实植物的繁殖特性, 可以揭示它们的繁殖对策多样性, 对于探讨环境选择压力对其繁育系统及后代适合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白番红花(Crocus alatavicus)是一种分布在天山西部亚高山带、具地下芽和地下结实特性的早春短命植物。我们采用野外观测和统计分析方法, 对该物种的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及其对亚高山环境的适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白番红花具有先花后叶的特性, 于4月上中旬始花, 呈爆发式开花式样; 花白色, 无花蜜无气味; 开花时, 下位子房位于地下, 花蕾在地上开放并随光照变化而开闭; 单花花期为6–9 d, 花萎蔫时花粉活性仍保持在75.39±5.69%, 柱头可授期为8 d。人工授粉实验结果显示, 该物种属于兼性异交繁育系统, 且具有自主自花授粉能力。白番红花属于泛化传粉系统, 鲁熊蜂 (Bombus lucorum)、老条蜂 (Anthophora senilis)和黄腹地花蜂 (Andrena capillosa)是有效传粉昆虫, 通过采食花粉进行传粉, 访花频率分别为0.50±0.27次&#8226;花–1&#8226;h–1、0.18±0.08次&#8226;花–1&#8226;h–1和0.13±0.05次&#8226;花–1&#8226;h–1。在天山西部亚高山早春环境中, 白番红花不仅利用其开花式样、泛化传粉系统及早春空白生态位来提高传粉效率, 而且通过自交亲和及主动自花授粉等繁育系统特征来弥补传粉昆虫少及访花频率低的不足, 从而保障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334.
云南省西北部是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山脉自北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流其间,该地区的山川走向在我国是特殊的,生物气候条件也比较独特。1986年7月从玉龙雪山,中旬高原及白芒雪山的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采集土样,用各种方法分离、鉴定其中的放线菌。本文讨论了不同来源样品中高温、中温及低温放线菌的数量及组成,低温放线菌的生物、化学特性以及放线菌资源的利用。作者将低温放线菌分为兼性低温放线菌、中等低温放线菌及真正的低温放线菌3个类型。  相似文献   
335.
贡嘎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大雪山脉中段,主峰海拔高7556m。该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85科,869属,约2500种。其植物区系特点为:区系成分起源古老;物种分化显著,特有种丰富;成分复杂,地理替代明显。贡嘎山主要植被类型有:冷杉、云杉组成的亚高山针叶林;松、铁杉组成的中山针叶林;松、杉、柏、油杉组成的低山针叶林;铁杉、桦木、槭树组成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樟、楠、阔楠、石栎、青冈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林;栎、桦、槭、杨、桤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高山栎类组成的硬叶常绿阔叶林;杜鹃、柳、圆柏等组成的高山灌丛;仙人掌(Opuntia monacantha)、金合欢、羊蹄甲等组成的河谷灌丛;嵩草(Kobresia)、羊茅(Festuca ovina)、韭和风毛菊、绢毛菊、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等组成的高山草甸与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贡嘎山地区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它兼有我国亚热带东部和西部常绿阔叶林的特点。贡嘎山东坡植被垂直带谱是:1.常绿阔叶林带,海拔1100—2200m。2.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带,2200—2500m。3.亚高山针叶林带,2500—3600m。4.高山灌丛草甸带,3600—4600m。5.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4600—4900m。6.永久冰雪带,海拔4900m以上。贡嘎山西坡植被垂直带谱是:1.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800—4000m。2.高山灌丛草甸带,4000—4800m。3.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4800—5100m。4.永久冰雪带,海拔5100m以上。  相似文献   
336.
黄正福  梁木源   《广西植物》1981,(3):34-39
<正>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又名山参、园参,为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主产我国东北的一种名贵药材。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用为治疗疾病和滋养身体的良药。随着医药科学的深入研究,人参的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因而对人参的需要量也日益增多。 鉴于广西山多,气候条件特殊,若人参引种成功,不仅满足医疗事业的需要,且对发展山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于1972年开始进行人参引种试验,现将试验的结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37.
本文从生态、经济的角度对山区农户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经营模式、人工辅助能的投入、产出和经济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根据跟踪调查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山区农户经营面积大,农、林、特产种类多,各亚系统结构变化很大;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水平低,属自给的系统;能量、经济的产出率低;亚系统结构不尽合理,对林业亚系统的基础作用和依托作用重视不够。因而,山区农户生态系统应该向“种、养、加”的模式发展,特别重视山区农户生态系统的总体生态、经济设计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38.
鲁西安丘地区停家庄组含保存很好的微体植物化石。经研究计有14属11种(含1新种),1相似种和6个未定种。这一微体植物化石组合以球形疑源类最多,另有少数Micrhystridium,?Ceratophyton conicum以及丝状微体化石的标本。根据佟家庄组微体植物化石组合与国内外已知组合的比较,并参考从上覆浮莱山组获得的同位素年龄资料,笔者认为鲁西佟家庄组与安徽淮南地区的刘老碑组是同时的,皆为800—700Ma前沉积形成。  相似文献   
339.
滕昱 《生态学杂志》1990,9(1):42-46
武陵山区属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边缘地带,南北长330km,东西宽270km,界于109°05′—111°34′E,27°20′—30°08′N 之间,总面积39831.73km~2。共有33个县(市),476个乡  相似文献   
340.
根据三叶虫Bathynotus,Microryctocara ,PagetiaprolataOryctocephalus indicus在华南和美国西部地层上相同或相类似的分布 ,对冈瓦纳与劳伦古陆下、中寒武统界线进行对比 ,并将Oryctocephalus indicus一种的首次出现作为确定两大古陆中寒武统的底界 ,而推荐此种作为界线层型中寒武统的标准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