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Jaime BOSCH 《动物学报》2007,53(3):575-578
无尾两栖类炫耀鸣声的作用在于吸引雌性与占领领域。在印度高止山脉西部的森林中,作者在三个连续的繁殖季节(2003年5月-2005年10月)研究了在树洞中进行隐秘繁殖的山拉曼蛙(Ramanella montana)的繁殖行为和炫耀鸣唱。山拉曼蛙连续几年使用同样的树洞进行繁殖。在繁殖季节,雄蛙首先到达繁殖地点并进行炫耀鸣唱,其典型的鸣唱持续时间比较短,平均优势频率接近2160Hz。  相似文献   
102.
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甘肃静宁、定西、秦安等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几个黄土剖面的孢粉样品,分别以晚更新世每个样品分辨率200—300年,全新世20—200年,揭示了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古植被曾经历过草原、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针叶林以及荒漠草原或荒漠几种植被的多次快速变化。在44.2—11kaBP期间,静宁地区植被主要表现为森林和草原成分的相互消长,其中44—29kaBP期间(MIS3)气候以湿润为主,发育针叶林,温度低于现在;23kaBP之后,气候冷干,以稀疏草原为主,在末次盛冰期植被甚至演化为荒漠草原。全新世大部分时间内是以草原或森林草原(或疏林草原)植被为主。在全新世中期,约7.6—5.8kaBP有近1700年时间发育有森林植被,在这个时期当地自然植被覆盖度较高,而草原或疏林草原发育时期植被往往较稀疏,反映气候相对干冷。根据出现的不同类型植物的孢粉浓度及其生态环境特性,研究区早、中全新世,约8.8—5.8kaBP沉积环境较湿润;自3.8kaBP以后气候环境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干,植被开始向草原荒漠化演变。然而,研究区整个全新世气候环境存在多次干湿交替现象,据孢粉记录,其中可能存在11次气候干寒事件。  相似文献   
103.
四川林鹗(Strix davidi)中国特产鸟类,目前已知仅分布于四川西部、甘肃南部的高山针叶林中,其生态学资料极为缺乏,尚无其巢址的报道。1866年法国博物学家Armand David首次在四川的森林中猎获了这种鹗类;1875年,Sharpe将它命名为长尾林鹗的一个亚种S.uralensis davidi。四川林鹗在体型、形态及叫声上与长尾林鹗非常相似,但鉴于它与遍布于欧亚大陆北部森林中的长尾林鹗长期隔离,目前国际重要鸟类专著已将它单独列为一个种。  相似文献   
104.
新疆黑尾地鸦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尾地鸦(Podoces hendersoni)属于中亚特有物种,留鸟,栖息于荒漠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在邻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仅有少量分布。国内的分布区主要在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西部省区。国内关于这个种的研究文献比较缺乏,作者于2001~2005年间进行了野外调查。在准  相似文献   
105.
邢台市及郊区鸟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3月~2005年7月对邢台市鸟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66种,隶属15目42科。本文重点探讨了不同生境、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的种类、多样性、均匀度、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鸟类种数由多至少依次为林地生境、公共绿地生境、河流水域生境、农田生境、建筑区生境。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生境、公共绿地生境、河流水域生境、农田生境、建筑区生境。比较这5种生境之间的相似性得出,公共绿地生境鸟类群落与建筑区生境鸟类群落、林地生境鸟类群落相似,相似性达到60%以上,而河流水域生境鸟类群落与其他生境鸟类群落有极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6.
云南西部中-晚泥盆世硅质岩相地层及其放射虫动物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论述的中晚泥盆世放射虫产于滇西阿里、回库、南雅、里拉、太尔市、晒经坡和长育村等地的硅质岩中,包括15属18种10相似种8未定种,其中有3新种。共发现3个泥盆纪放射虫动物群,它们是Eoalbaillella lilaensis动物群(D2);Helenifore laticlavium动物群(D^1 3);Holoeciscus foremanae动物群(D^23)。文章讨论了3个问题①Eoal  相似文献   
107.
依据东北西部沙质荒漠化地区植被的分类与排序,分析了不同演替梯度上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与DCA排序坐标值的相关关系,利用其探讨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关系;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1)植物群落的生态优势度λ、Renyi的均匀度E1与群落分布的地下水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植物群落Hill的多样性指数H0,H1、Hill的均匀度Eh、Hill指数的均匀度E′1与海拔、湿润系数、Thornthwaite指数、降水量、地下水位、放牧干扰等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植物群落Renyi的多样性指数N0,N1、Heip修正的均匀度Ep、Alatalo修正的均匀度E′h与经度、温暖指数、冷暖指数、Thornthwaite指数、土壤有机质、地下水位、放牧等干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呼伦贝尔沙地的完工-海拉尔沙带,樟子松林、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科尔沁沙地的油松林、羊草草甸草原、丛生禾草草原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各群落类型随着沙质荒漠化过程的逐渐加剧,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其递减趋势分为旱生沙化系列、湿生沙化系列、盐水至水生系列。按各群落类型的物种丰富度递减顺序可分为6个级别,6个级别所含的群落类型分别对应着稳定沙地(A、B),固定沙丘(C),半固定沙丘(D),半流动沙丘(E),流动沙丘(F)。  相似文献   
108.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行了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黄淮西北部的石固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6398–5326 cal BP)样品中均存在丰富的黍(Panicum miliaceum)稃壳植硅体,同时兼有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以及粟(Setaria italica)稃壳植硅体。位于黄淮西南部的贾庄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期(6179–5745 cal BP)样品中同样发现较多黍稃壳植硅体以及粟稃壳及少量水稻的特征型植硅体。上述结果表明,黄淮西部在仰韶文化早期时已形成统一的以黍、粟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模式,其中黄淮西北部延续了该地区裴李岗文化阶段以旱作为主的稻旱兼作的农业传统,而黄淮西南部则从贾湖文化时的单一稻作农业发展为稻旱兼作农业,且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不晚于距今6200年。此外,在6000 a BP前后,石固遗址农作物结构曾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旱地作物黍、粟的比重显著上升。最后,...  相似文献   
109.
冯炎 《华东昆虫学报》2007,16(2):105-112,155
首次记录四川西部雅安市丽蝇科(Calliphoridae)4蝇种昼夜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蝇类这一具有白昼活动、夜间蛰伏的生物生态特性的昆虫群体,对光照度和光照时间表现出异常敏感的行为反应;在地理生态环境中,对于影响蝇类行为活动诸因素如气温、光照、晴、阴、雨等气候现象,文中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0.
沐先运 《植物杂志》2010,(11):54-59
山崩地裂、海浪汹涌,当末日的灾难席卷地球,哪里才是人类最后的救赎?一部科幻巨片《2012》的上映,再度把人们的视野集中到中国西部,在这里,喜马拉雅山脉巍峨伫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