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赭纤虫被认为是一类进化过程较为原始的纤毛虫,本研究以赭纤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锚定PCR技术,扩增出RNA聚合酶I第二大亚基基因片段,并对扩增出的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由该基因片段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中共有10个半胱氨酸,均由通过密码子UGU,UGC编码,开放读框中不存在由UGA转译为半胱氨酸这一非通过密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根据氨基酸遗传密码子的简并程度,可将64个遗传密码子分为高简并度类(3,4,6度简并组)和低简并度类(1,2度简并组)两大类。高简并度类有9个氨基酸,其分子量比较小,等电点的分布比较集中。低简并度类有11个氨基酸,其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参考Taylor对氨基酸特性的分类图,本文提出以分子量(M)及等电点(P)作为氨基酸的化学特性坐标,作出其二维集合MP分类图,MP分类图可以反映出氨基酸的各种属性,如分子量的大小,简并度的高低,极性与非极性、带电荷或不带电荷,疏水性与亲水性,以及氨基酸残基的种类等。根据氨基酸的分类分析,可以认为:高简并度氨基酸多数是脂烃类和羟脂烃类的氨基酸,分子量比较小,分子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为疏子性,主要组成跨膜结构或蛋白质的结构域,可能是出现较早的氨基酸;而低简并度的氨基酸,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分子量比较大,多数是和蛋白质功能有密切联系的基团,可能是进化出现较晚的结构。 相似文献
26.
遗传密码子进化的阶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密码子的起源与进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前密码子期,tRNA形成期,原密码子与有序肽同步起源期,以及密码子进化期。不同的观点,大都能在不同时期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是互补的。在此基础上,首次将主要理论的主旨整合为一个进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基本上协调了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确定论和偶然论之争,并且解释了密码子设定的多态性的由来。 相似文献
27.
氨基酸与核苷酸之间的密码关系可能来自原始tRNA链(包括识别核苷酸及反密码子)与氨基酸的直接相互作用即原始tRNA识别或第二套遗传密码. 相似文献
28.
生物酶元件作为合成生物学系统的芯片对生物制造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多样性新功能酶元件可为合成生物学系统提供丰富的工具盒并助力其发展。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非天然辅因子的新型人工酶构建方法,通过非天然氨基酸结合点击化学策略将4-二甲氨基吡啶(4-dimethylaminopyridine,DMAP)辅因子通过共价键引入至优选蛋白骨架中,成功构建了一种以叔胺辅因子为催化中心的新型人工酶。该人工酶成功实现了一例环状烯酮与对硝基苯甲醛之间发生的非天然不对称Morita-Baylis-Hillman (MBH)反应,转化率高达90%、对映选择性(e.e.)为38%。本研究不仅为新型人工酶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而且为发展酶催化非天然MBH反应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病毒、细菌和真核生物的氨基酸编码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表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来源。但人和牛的线粒体的遗传密码和基因组的遗传密码相比,出现以下不同;(1)ATA编码甲硫氮酸M而不是异亮氨酸I。(2)TGA不再是终止密码子X而编码色氨酸W。(3)AGA和AGG不再是精氨酸R的密码子而变为终止密码子X。应用高维空间拓扑分析的方法,对线粒体遗传密码和基因组遗传密码的6维编码空间进行对称性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线粒体遗传密码的起始密码子是2个而不是1个。(2)线粒体遗传密码的终止密码子是4个而不是3个。(3)线粒体遗传密码空间只有2、4、6三种偶数简并度而没1、3两种奇数简并度,表明其对称度较高。(4)线粒体遗传密码空间除丝氨酸S分成两个平行的子空间之外,终止密码子X亦分成两个平行的子空间,表明其连通度较低。(5)线粒体遗传密码一基因组遗传密码相比,共有3个简并平面出现变异,即:1001λλ(M和I),011λ1λ(W和X),以及1011λλ(S和X或S和R)。(6)基因组遗传密码的1、3两种奇数简并度可能来源于线粒体遗传密码的1001λλ平面和011λ1λ平面的对称性破缺。对线粒体遗传密码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及遗传密码的起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