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魏淑霞 《菌物学报》1988,7(Z1):179-210
多胞锈属(Phragmidium)是Link在1816年建立的.全世界已承认的种约60个以上,但有些种之间差异不大.至今未有世界专著.所有的已知种都自主寄生在蔷薇科(Rosaceae)上,特别是悬钩子属(Rubus),蔷薇属(Rosa)和委陵菜属(Potentilla)上的种为最多.多数种为长型,但也有缺夏型和短生型的种.此属分布广泛,但以北半球为主. 本属的主要特征是:冬孢子多隔,壁具色素,双层,柄常吸水性.种的分类和鉴定主要靠冬孢子的性状.春孢子和夏孢子时期由于孢子形态简单近似,区别较困难. Arthur (1934)划分了EarleaEuphragmidium两个组.前者冬孢子光滑,柄非吸水性;后者冬孢子有优,柄吸水性.有些种具有无隔丝的夏孢子型春孢子,Sydow (1921)把它们另立新属Phragmoteliume Thirumalachar和Mundkur (1949)也承认它的存在.Hiratsuka(1980)将它作为Phragmidium属的一个组 .Phragmidium kamtschatkae通常仅有一隔膜,柄发育不良,有些研究者将它作为Teloconia属的种.我同意Hiratsuka(1980)的观点将它归人Phragmidium属中. 毛云章(1951)在《中国锈菌索引》中记录了中国多胞锈属28种,包括同物异名.戴芳澜(1979)在《真菌总汇》中记录了25种.其中10个是错误鉴定,2个由戴芳澜首次描述的种已作为异名,4种由于缺乏标本没有研究而未被列人本文.有关中国多胞锈属的种,刘振钦(1983),庄剑云(1986)等曾有过报导.本文共报告29种,包括2新种,即Phragmidium rasae-omeiens.和Phr. rubi-eucalypti.每种都有描述,并列出异名,寄主,地理分布和标本号.有些种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82.
采用分层收获法,对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新银合欢纯林及其混交林的生物量分配与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分生物量(82.99t·hm-2)介于赤桉纯林(60.64t·hm-2)与新银合欢纯林(127.79t·hm-2)之间;混交林内赤桉单株平均生物量(44.32kg)较其纯林(29.58kg)提高了49.8%.新银合欢纯林的枝叶生物量分配比例(25.4%)显著高于赤桉纯林(8.9%),且地上部生物量分配比例(78.0%)显著高于赤桉纯林(73.4%).新银合欢纯林及混交林中新银合欢的根系主要分布于0~40cm土层,赤桉纯林及混交林中赤桉的根系则主要分布于0~80cm和0~60cm土层.混交林中新银合欢的侧根(中根、小根和细根)分配比例均高于其纯林,而赤桉则相反.新银合欢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赤桉生长,尤其是增加其地上部生物量及表层土壤(0~20cm)中的侧根生物量,对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胡红玲  张健  万雪琴  陈洪  易万洋  周永春 《生态学报》2012,32(12):3873-3882
巨桉因生长迅速且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南方被广泛用于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但其蒸腾耗水状况与其他常见或乡土树种存在怎样的差异,大面积种植是否会改变栽培区原有的水分平衡,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利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了巨桉与其他5种木本植物在不同光强、温度、湿度下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用称重法测定了参试植物载叶量、生物量和耗水量,并对这些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相同环境条件下,巨桉的Tr最大,WUE最低,单位质量耗水量最多,单株蒸腾耗水量远高于其他树种,其明显较大的叶面积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其Pn仅次于杨树,生物量积累最大,因此为高光合、高蒸腾、低水分利用效率植物。(2)阔叶树种的Pn和Tr明显高于针叶树种,而WUE低于针叶树种。(3)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对植物Pn、Tr和WUE的影响较大,其中Pn主要受光照强度影响,Tr对湿度最为敏感,一般情况下WUE随湿度的增大而升高。在试验设置的温度范围(24—32℃)内,光合作用变化幅度不大。光照强度800μmol.m-.2s-1和温度28℃最有利于参试植物的光合作用。(4)巨桉等速生树种较强的光合作用使其生长迅速,固碳潜力大,但其高蒸腾和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意味着在栽培区替代原有植被进行大规模造林时,可能会消耗更多的水资源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发展巨桉人工林时应选择水分条件好的区域(尤其是年降雨量充沛且季节间分配相对均匀的地区),并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8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能源的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作为一次性的矿物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随着开采的加剧,正在日益减少,最终将会消耗殆尽。而作为再生性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  相似文献   
85.
为筛选适宜不同水肥条件的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优良无性系,以34个尾叶桉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水分、养分)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不同水肥处理下18个月的尾叶桉苗木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评估。结果表明:除少数性状外,尾叶桉生长(树高、地径)和生物量(主干、侧枝、根)在不同区组、水分、养分、水分×养分互作及无性系的差异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水分、养分和无性系会影响尾叶桉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在水分和养分组合处理下,尾叶桉生长和各个器官生物量在组合33(高水高肥)和组合32(高水中肥)处理下表现较好。全株总鲜质量在组合32处理最大,与组合11处理相比增加了135.70%。主干、根、叶和总生物量的鲜质量与干质量相关系数最高,相关系数在0.90以上。无性系在树高、地径和生物量的方差分量为4.28~31 255.80,大部分性状的单株重复力在0.15以上,且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以15%无性系入选率,采用BLUP预测的尾叶桉无性系基因型值筛选出ZQUB39和ZQUC23尾叶桉在水分和养分梯度较低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较好,UD42、LDUC1和ZQUA3在水分和养分梯度较高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较好。这些优良无性系可能在多种立地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6.
桉属(Eucalyptus L. Herit)是桃金娘科(Myrtaceae)的大属,该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引入品种较多,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为桉树的主要种植基地。桉属植物具有较多的工业价值,其木材、叶、果实等是化学工业、香料、医药领域的重要原料,可用作开发高性能桉木重组材、竹桉复合材料、造浆与造纸等。桉属植物作为民间药材被使用,具有抑菌消炎、疏风解热、防腐止痒等功效,其药理研究表明,桉属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理活性。该研究通过查阅近三十年桉属植物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桉属植物不同部位的421个非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阐述,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共73个、有机酸化合物共61个、萜类化合物共45个、多酚类化合物共229个、脂肪醇类化合物共13个,药理活性多集中在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但相关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该文重点关注桉属植物的药用部位,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开展临床转化和新药研究工作,为今后桉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落叶松等针叶速生用材树种是北方工业人工林的主体树种,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对落叶松进行遗传改良已不能满足现代林木遗传育种的需求.同时,由于其基因组庞大(大于15G),已知基因序列信息不足,成为植物界最难进行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等分子育种及其品种创制的植物种.本文重点介绍了笔者研究组10多年来基于现代基因工程手段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落叶松遗传转化体系及花粉管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介绍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落叶松进行快速定向培育及遗传改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8.
隐种A和隐种B是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两种重要的全球入侵隐种,对多国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型微小,且无法从形态上区分隐种类型,给该害虫的防治造成困难。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mtDNA COI)基因序列的种特异性(species-specific COI,SS-COI)PCR方法,研究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快速分子检测技术。基于隐种A、B的COI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SS-COI引物各1对(AF/AR和BF/BR)。使用这两对引物扩增同一桉树枝瘿姬小蜂样品DNA,即可有效进行隐种鉴定,同时两对引物也能互相验证鉴定结果。引物鉴定灵敏性检测结果显示,AF/AR与BF/BR均具有较高的鉴定灵敏性,其对DNA的有效鉴定浓度阈值分别为11.42 pg/μL和28.32 pg/μL。本研究开发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A、B的快速鉴定方法解决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地区隐种鉴别的难题,极大缩短鉴定时间、降低鉴定费用,为进一步探究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A、B的生物学差异以及它们对不同抗性品种桉树的适应能力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9.
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0%毒死蜱乳油、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以及这3种农药的混配剂,分别稀释成5、10、20倍液,采用注干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进行林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施药30 d后,相同浓度的不同药剂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则存在极显著差异。混配剂5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在30 d内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1.63%。施药后5~10 d,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施药10 d后,死亡率的增长速度明显变缓。同一种药剂的浓度越高,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的致死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90.
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海南省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是一种新入侵的有害生物,专一危害桉属植物。近几年在地中海、非洲、中东和东南亚陆续发生,2007年中国大陆首次发现该虫,2008年7月发现其在海南发生。通过调查,目前在海南省分布在以三亚市、东方市和儋州市为中心的2个圆弧形区域,中心点危害较为严重,植株生长严重受阻。文章介绍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鉴别特征、生物学特性、在海南的发现及扩散过程和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