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以Giemsa C带技术处理串叶松香草根尖细胞染色体(2n=14),全部着丝点及第5和第7对染色体短臂端部显稳定的C带,第6对染色体长臂有两条明显的居间带,其他居间带小而不稳定(重复率不高)。间期细胞核染色体呈Rable构型,其着丝点一极最多出现20个染色中心。统计分析表明,靠近着丝点的短臂端带区和居间带区异染色质有易与着丝点区异染色质融合的倾向。分裂中期Giemsa C带数目与间期染色中心数目存在数量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室间质控工作中AB-PAS染色异常着色产生的原因。方法 选取有局部肠上皮化生的完整胃壁组织的连续切片,分别进行PAS和AB单一染色,以及以下3种不同顺序的AB、PAS和Mayer苏木精(Mayer)联合染色:ABPAS-Mayer、PAS-AB-Mayer或PAS-Mayer-AB联合染色。结果 单一PAS染色时,胃黏膜上皮内的中性黏液和化生肠上皮杯状细胞内的混合性黏液均显示玫瑰红色;单一AB染色时,仅化生肠上皮杯状细胞内的混合性黏液显示湖蓝色;AB-PASMayer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呈玫瑰红色,化生肠上皮呈紫蓝色,差异明显且细胞核着色清晰;PAS-AB-Mayer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和化生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均呈蓝紫色,无法区别,但细胞核着色正常;PAS-Mayer-AB联合染色时,胃小凹上皮和化生肠上皮内杯状细胞均呈蓝紫色,无法区别,而且细胞核着色不佳。结论 行AB和PAS联合染色时必须严格按照先行AB染色后行PAS染色,最后行苏木素Mayer染色的染色步骤,不能将染色顺序随意打乱,否则会出现中性、酸性和混合性黏液物质混染,或者细胞核不着色等异常染色结果,进而干扰病理诊...  相似文献   
24.
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碱染色,对离体的黄蝉和姜花的生殖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两种植物的生殖细胞内部都存在一个微丝网络.黄蝉生殖细胞的比姜花的简单,微丝束较粗。但姜花生殖细胞的网络微丝束比黄蝉的更紧密地环绕着核。用免疫荧光技术在黄蝉生殖细胞的分裂前期和中期,可以观察到一些微丝束的存在,但在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内的肌动蛋白则变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25.
作者在豚鼠胰腺组织石蜡切片的PAP免疫酶双重标记染色中,分别使用葡萄糖氧化酶-二氨基联苯胺-硫酸镍铵(Glucose oxidase-DAB-Nickel,GDN)和单纯DAB显示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OM)及5-羟色胺(5-hpdroxytryptamin,5-HT)免疫反应细胞,获得良好的染色结果。该方法步骤简单,结果明确,背景清楚,是取得理想的免疫酶双重染色结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6.
丁毅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6,23(4):268-275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大麦G-带变动性以及与染色粒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选择第6染色体进行的比较显示,减数分裂的染色粒与有丝分裂的G-带带纹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G-带带纹和染色粒间的数目、位置和着色程度上都具一致性。对G-带性质和植物中G-带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在胎儿组织中存在一类低分子肿瘤抑制物,胎肝细胞的甲醇-丙酮提取物中保留有大部分抑瘤活性,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对人急性粒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的抑制作用为指标,跟踪指导分离过程,提取物经反相C18中压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及氨基键合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一纯活性物质。经NMR和MS鉴定为7-酮基胆固醇(7-ketocholesterol,7-KC)。体外琼脂培养条件下7-KC对小鼠WEHI-3和S-180细胞较对正常小鼠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有更强的抑制增殖及集落生成作用,7-KC对HL-60细胞增殖较对正常人骨髓CFU-GM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猫后内侧上雪区(posteromediallateralsuprasylvianarea,PMLS)的绝大多数神经元(171/200)对运动棒的取向调谐,62%(124/200)细胞的取向调谐宽度(半高波宽)小于90°:按方向选择性和取向选择性可分辨出几类特征明显的细胞类型:1、强取向和强方向选择性细胞;2、强取向调谐的双向选择细胞;3、弱取向调谐的强方向选择细胞;4、无取向无方向选择性细胞;以及5、特征不明显的或中间类型细胞。它们与最近光学记录揭示的鹰猴中颞叶视区(middletemporalvisualarea,MT)的组织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30.
本文应用5’-N-AL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及人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和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呈5’-N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血管的ALP呈强阳性,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区别开来.本法能显示呈褐色的毛细淋巴管,特别是呈实性条索状的毛细淋巴管,因而双重染色比HE染色更能客观、准确地显示毛细淋巴管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