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毛苔草湿地土壤酶活性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对水分梯度的响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万忠梅  宋长春  郭跃东  王丽  黄靖宇 《生态学报》2008,28(12):5980-5986
通过设置的W1(15cm)、W2(-5cm)、W3(-5~5cm)、W4(淹没)4种水分梯度的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盆栽培养实验,研究了湿地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及毛苔草地上生物量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及土壤酶活性与MBC、DOC、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随着土壤水分增加而降低,但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加。与持续淹水相比,于湿交替(W3)增加了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表现为W3〉W1〉W2〉W4,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MBC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表现为W4〉W1〉W3〉W2,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DO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毛苔草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其中,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与毛苔草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黑曲霉来源的高温乳糖酶的酶学性质,对黑曲霉D2-26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使酶蛋白达到电泳纯,并对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乳糖酶的最适温度70℃,在30℃~60℃有较高的耐受性;最适pH为2.5,pH稳定范围在2.0~9.0;Mn2 对乳糖酶活性有显著的激活作用,Hg2 、Pb2 对酶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SDS严重抑制了酶活性;以ONPG为底物采用双倒数做图法测得Vmax为97 nmol/min,Km为8.77 mmol/L;单亚基蛋白的分子量为116.978 kD;糖基化程度为11.3%.  相似文献   
993.
cDNA末端快速扩增试剂盒研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扩增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因其操作简单、成功率相对较高、重复性好,被广泛应用于真核生物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分析。本文比较了市售的RACE试剂盒所采用的模板制备策略及改进的扩增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内质网应激反应时IRE1-依赖性XBP1剪接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婧  郭风劲 《生命的化学》2008,28(3):286-288
在哺乳动物细胞,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 XBP1)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哺乳动物细胞中,当未折叠蛋白质在内质网蓄积时会激活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即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PR).哺乳动物细胞定位于内质网膜的IRE1a,可通过二聚化而激活其自身的蛋白激酶及核糖核酸酶活性,从而部分地转导UPR 信号.活化的IRE1a在XBP1 mRNA的两个位点对其进行切割反应,诱导一种非传统剪接反应.这种剪接反应会产生一种功能性XBP1转录因子,可作为内质网应激反应时的传感器.同时,在内质网应激反应时还有另一种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酶解系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微囊藻毒素是由淡水微囊藻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结构为环状七肽,分子量约1000Da,对生物机体具有多种毒理作用,是一类较强的肿瘤促进剂,目前没有比较简单便宜的藻毒素检测方法,本文探索建立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藻毒素检测的方法.前期实验已用噬菌体表面展示肽库技术从随机12和7肽库中筛选获得若干与藻毒素有相互作用的多肽.本文分别挑选其中亲和力较高的3个多肽,构建到酵母双杂交系统中,将不同的肽段分别融合在含有Active Domain和Binding Domain的表达载体中,共转化酵母菌株AH109,然后测定β-半乳糖苷酶活性来反映下游报告基因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情况,从而通过反映培养基里面是否含有藻毒素,进而利用此方法来比较方便地检测藻毒素.  相似文献   
996.
20世纪50年代以前酶活性浓度单位的命名混乱,常以方法提出者的姓氏来命名,定义参差不齐,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尤其在建立"连续监测法"测酶后,大量酶应用于临床,此混乱现象更为突出.1963年国际生化协会通过广泛讨论,提出一个国际单位定义来表示酶量的多少,即1分钟能转化1微摩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50年代以前酶活性浓度单位的命名混乱,常以方法提出者的姓氏来命名,定义参差不齐,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尤其在建立”连续监测法”测酶后,大量酶应用于临床,此混乱现象更为突出。1963年国际生化协会通过广泛讨论,提出一个国际单位定义来表示酶量的多少,即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  相似文献   
998.
20世纪50年代以前酶活性浓度单位的命名混乱,常以方法提出者的姓氏来命名,定义参差不齐,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尤其在建立"连续监测法"测酶后,大量酶应用于临床,此混乱现象更为突出.1963年国际生化协会通过广泛讨论,提出一个国际单位定义来表示酶量的多少,即1分钟能转化1微摩  相似文献   
999.
汞、豆磺隆复合污染对土壤脲酶活性及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研究了重金属汞(Hg)和除草剂豆磺隆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对草甸棕壤和黑土4个土样脲酶活性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汞对脲酶活性、Km、Vmax、Vmax/Km均有负效应,其影响幅度分别为39%~98%、46%~74%、90%~98%、20%~68%;HgCl2浓度与脲酶活性之间符合对数方程,与3动力学参数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线性负相关;豆磺隆对脲酶有激活作用,除2号土样脲酶活性对不同浓度豆磺隆影响差异不明显外,其余3土样最大增幅分别为17%、18%和15%,原因可能是豆磺隆的加入提高了脲酶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汞、豆磺隆复合污染对脲酶活性和3特征参数均产生负效应,其影响幅度与汞单一污染情况相似,但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豆磺隆的加入使汞与脲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盆栽控水实验,模拟科尔沁沙地由东至西50年的年均降水量及最大、最小年降水量下的土壤水势,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土壤水势分别为-16.18、-5.09和-4.50 bars,即A、B和C处理)对樟子松2年生幼苗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脂膜相对透性(RC)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和膜保护酶(SOD酶和POD酶)的影响.不同水分处理对樟子松幼苗针叶内的保护酶、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的作用影响显著.随着土壤水势的降低,幼苗的SOD酶呈现微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OD酶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幼苗的渗透调节物质(SS、SP和Pro)的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3种水分处理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的幅度最大,A处理分别是C处理的1.8倍和2.4倍,脯氨酸的含量持续积累;随干旱胁迫加重,MDA、RC和O2-产生速率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以O2-产生速率上升幅度最大.这表明,樟子松幼苗通过体内的生理生化机制,尤其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A处理针叶内的自由基大量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