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8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以粪肠球菌为研究对象,探讨粪肠球菌基因srtA(转肽酶A编码基因)、esp(肠球菌表面蛋白)与粪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的相关性。方法:用逆转录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生物被膜和浮游菌组细菌srtA、esp两种与生物被膜形成早期相关的基因其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rtA、esp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早期形成密切相关。生物被膜菌组srtA、esp表达量分别是浮游菌组的7.9与13.5倍。结论:srtA、esp基因与粪肠球生物被膜菌形成早期密切相关,可能是生物被膜早期形成的上调因子。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螺菌科拟球形红假单胞菌X3与有机肥料对特定地块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类群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所测定的微生物类群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有机肥作用大于光合细菌。结论:光合细菌能通过调节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活性,促进土壤物质转化和循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3.
表面活性剂分为化学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两大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新型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可通过改变瘤胃液乳化特性、瘤胃微生物种群数量、分泌酶活性、酶吸附能力和瘤胃发酵模式,来增强瘤胃微生物对粗饲料的降解能力,进而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综述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在反刍动物瘤胃营养调控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4.
PTEN是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肿瘤抑制基因,是编码具有脂质磷酸酶活性和蛋白磷酸酶活性的双重特异性磷酸酶,其缺失或功能异常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的脂质磷酸酶活性和蛋白磷酸酶活性在调控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二者的作用重点及机制仍有不同,其蛋白磷酸酶活性主要侧重于调控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为更好地认识PTEN蛋白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该文对PTEN蛋白磷酸酶活性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5.
额尔齐斯河野生丁(鐬)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对新疆额尔齐斯河野生丁(鐬)消化道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酶学和生化法.结果:丁(鐬)蛋白酶活性,后肠>前肠>中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后肠>中肠>前肠>肝胰脏.肠道、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40℃,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淀粉酶的体外最适pH为7.5.在试验的离子浓度范围,高浓度Ag 、Cu2 抑制酶活力;高浓度Fe3 、Mg2 、Ca2 促进酶活力;Pb 、Ba2 对消化道酶活力影响依浓度和部位而变.结论:消化酶最适温度均高于所处环境温度,最适pH值变化范围偏碱性;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丁(鐬)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淀粉酶活力高低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6.
沼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种植茄子0~100d内,不施有机肥(CK)与加入沼渣的对比试验中,研究土壤中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沼渣的土壤总有机质呈上升趋势,比对照提高61.7%。不施有机肥的土壤(CK)活性有机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当茄子生长到100d时,土壤活性有机质比初始降低了8.8%。施用沼渣的土壤中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脲酶、转化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相关。用沼渣作有机肥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7.
 为探明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增产增效的机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005~2006年以高油大豆(Glycine max)品种‘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 ,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生理生化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波浪冠层栽培模式对高油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浪 冠层群体与对照CK相比,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1.56 mg·g-1,增加0.034%,其中结荚期最多,为9.43 mg·g-1,增加1.35%,差异达到极 显著水平;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增加了3.82 mg·g-1,增加7.18%,其中开花期最多,为12.51 mg·g-1,高达48.41%,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可 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更利于C、N代 谢和源、库、流的协调,其中,C代谢改善和提高的水平高于N代谢。保护性酶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活性平均增高20.13%,在结荚期最多,高达46.5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OD是关键保护性酶,其保护作用强于超氧化 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SOD活性平均增高2.28%;CAT活性平均增高0.48%;膜脂过氧化 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pe, MDA)含量降低。保护性酶POD、SOD和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作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增强,延缓衰老。 波浪冠层群体与对照保护性酶变化规律一致,即SOD活性高峰出现时期最早,CAT次之,POD最晚,这表明在大豆不同的生育期,不同保护酶分别 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因此,该栽培模式对大豆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明显,有利于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8.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12对人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hBMP)12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作用,分别用hBMP12重组腺病毒(AdBMP12)以及含重组hBMP12(recombinant hBMP12,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与相应对照组相比,AdBMP12和含rhBMP12的条件培养液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降低,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凋亡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一致;不同时间点的细胞穿膜数均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干预3d后开始逐渐增加,至第9d仍可观测到.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无论是以腺病毒介导基因转入还是重组蛋白直接作用方式,hBMP12都可以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9.
研究农田经不同休闲年限后的土壤肥力、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农田土栽参在经过土壤体闲后土壤的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未经休闲的土壤.在休闲1年后,各类微生物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细菌增长了25倍,真菌增长5.6倍,放线菌增长4倍.当休闲2年后,微生物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土壤在休闲1年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提高了16%,蔗糖酶活性虽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休闲后土壤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明显提高,其中休闲1年的土壤硝化作用比休闲前的提高33.5%.  相似文献   
180.
脂肪酶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及最佳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麻疯树油为唯一碳源,从以粉碎的麻疯树种子处理过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实验观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酵工艺对产酶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的组成是(%,w/v):橄榄油2,酵母膏0.5,(NH4)2SO4 0.5,MgCl2·6H2O 0.5,最适产酶温度为30℃,最佳产酶pH为6.5,转速180r/min,发酵培养36h酶活达到最高,为14.17U/mL.本研究为以麻疯树油为原料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