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77篇
  164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理解影响植物分布的式样及过程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但对许多物种而言,限制其分布的原因还不清楚。为了认识高山栎分布与生理生态特性的关系,我们在不同海拔的4个观测点研究了帽斗栎的光合气体交换、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由于高的水气压亏缺和气温,帽斗栎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午间表现出明显的降低现象。帽斗栎的饱和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氮利用效率在海拔中部比低海拔或高海拔处的为高。不同海拔的叶氮含量在5月份有差异,8月份则没有明显不同。叶片厚度随海拔增加,但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最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帽斗栎光合作用的海拔变化与叶片的生化效率和氮含量有关,而与比叶重无关。研究结果说明,温度的海拔变化对高山栎的光合作用和叶性状有明显影响,最适宜帽斗栎光合碳获取及生长的海拔范围是3180~3610m。  相似文献   
82.
邓涛  陈功锡  张代贵  魏华 《生态学报》2011,31(15):4318-4326
吉首蒲儿根为近年来发现的菊科蒲儿根属新物种,由于种群和数量都极度稀少,其濒危级别达极危(CR)等级。生态分布和生境的调查结果表明,吉首蒲儿根仅在吉首市德夯地质公园内分布有3个种群,总数约2000-3000株,其中,峡谷瀑布下的种群最大,约2000株;分布海拔为268-384 m,生境特点是温暖、湿润,土壤略偏酸性且钙质高。野外生殖物候的观察结果表明,2月初吉首蒲儿根的芽开始萌动,2月底至3月初抽生花葶,3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花,6月茎生叶逐渐枯死,随后根状块茎侧芽开始萌动,逐渐形成新分株。种群水平从第1个头状花序开放到最后一个凋谢约为50 d,单个头状花序从开始膨大到凋谢约为18 d,单朵小花的花期为3-5 d,整个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雌雄异位和菊科特有的花粉次级展现现象。吉首蒲儿根的花部构成、高度同期的开花模式和"刷状机制"、瘦果小且无冠毛及以营养繁殖为主兼有种子繁殖等是对峡谷瀑布特殊生境的生态适应。人为活动的干扰,访花昆虫种类较少、访问频次和效率低,种子数量不多、质量差和传播不开,以及生境要求苛刻则是吉首蒲儿根致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为了探讨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对有氧代谢中枢机制不同的适应性影响以及在耐力训练中是否存在最适宜于发展心脏结构、功能的强度,本文设计了26、30、、36、42m/min的训练强度,对大鼠进行16周的耐力训练,并对心室肌细胞及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显微图象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42m/min的强度训练后,线粒体内膜和嵴发展最好,毛细血管的数目也增加最多,毛细血管腔的增大最明显,心肌细胞最大氧弥散距离缩短最显著,说明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后大鼠心肌的超微结构产生了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并且适宜的大强度训练对心肌的发展最有效  相似文献   
84.
甘肃鼢鼠Eospalax cansus是生活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地下鼠,是一种缺氧耐受的模型鼠,具有多种机制来适应其特殊的生活环境。为了比较慢性间歇性低氧后与地面常氧状态下甘肃鼢鼠的心脏功能,将18只甘肃鼢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氧)和实验组(慢性间歇性低氧)检测其心脏功能。结果表明,低氧适应后实验组的心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平均颈动脉压力、左心室收缩压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甘肃鼢鼠存在一定低氧适应机制,在低氧刺激下其心脏代偿功能得到发挥,从而减轻缺氧对其心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85.
松科1井位于松辽盆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纪陆相地层为研究对象的全取心科学探井,其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等证据显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为了进一步确定松辽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置和晚白垩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本研究选择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的LD17井,对明水组的孢粉类化石开展了分析。自下而上识别出三个组合:Taxodiaceaepollenites-Wodehouseia-Aquilapollenites组合、Schizaeoisporites-Pinuspollenites-Callistopollenites组合和Pin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Tricolpollenites组合。组合1、2的时代为Maastrichtian,而组合3面貌可能更接近于早古新世,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组合3底部,即明二段中部。同时,对含孢粉化石丰富的明一段进行定量分析,孢粉植被主要为针、阔混生林和灌丛,总体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根据特征孢粉类型推断明一段中部沉积期,即Maastrichtian早期可能发生了一次极冷极湿事件,与当时全球白垩纪变冷事件同步。  相似文献   
86.
什么是生态因素?:*生态因素的概念是指什么?*光、温度、水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举例说明种内互助与斗争的概念和意义*举例说明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关系的概念和意义。*如何分析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并确定某种关键因素?(讨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怎样造成的?环境何以保持相对稳定?生物何以能适应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7.
Sun P  Yu HH  Zhao XQ  Wang DH 《动物学研究》2011,32(5):561-565
行为是反映动物应对环境变化的最直接形式。动物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自身的生理状况来调整行为,异地放养是保护珍稀动物的有效方法,但必然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为了探讨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对异地环境的行为学适应,对异地圈养藏羚的警戒行为进行了不同季节间的比较研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记录和统计了异地圈养藏羚在冷季和暖季的警戒行为,进而推测其对人类干扰的行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藏羚的警戒时间及警戒比例(警戒时间占全天活动时间的比例)在暖季存在显著差异(警戒时间:Z=4.36,P<0.05;警戒比例:Z=4.559,P<0.05),而在冷季则无差异(警戒时间:Z=0.001,P>0.05;警戒比例:Z=0.0014,P>0.05);而季节差异对雌、雄性藏羚的警戒时间、警戒比例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雄性-警戒时间:F=31.758,P<0.01;警戒比例:F=21.768,P<0.01;雌性-警戒时间:F=14.98,P<0.01;警戒比例:F=11.05,P<0.01);但是季节和性别对藏羚警戒行为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Z=?0.576,P>0.05)。这些结果提示异地圈养藏羚警戒行为的变化可能是对陌生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8.
跳甲属昆虫的食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跳甲属昆虫广布全世界,已知300多种,体色近似,外形差异不大,分类鉴定十分困难。但其中许多种类具特殊的食性特征,其寄主植物常是分类鉴定的向导和重要参考。作者分析了已知有寄主记录的59种跳甲的寄主,并根据其寄主范围划分为5种类型:取食多科、2科、1科多属、1科2属及1科1属,而以1科1属型为最多,占67.8%。至目前所知,其寄主范围限于双子叶植物,跳甲和寄主植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跳甲的“种”对植物的“属”。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寄主植物的“种”与跳甲“亚种”之间的分化关系。成虫的取食范围大于幼虫,幼虫保持原始的取食特征。跳甲的同域物种分化可能通过食性转化而进行,食性转化可能先从成虫开始。成幼食性观察是研究寄主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鲁长虎 《生态学杂志》2005,24(5):567-572
种子植物在果实(种子)成熟后需要防御食果实动物捕食种子,同时要传播种子至适宜萌发的生境。很多植物依赖食果实动物传播种子,称动物传播植物。果实(种子)化学防御是抵御种子捕食者的重要手段。果实(种子)中次生物质包括各种生物碱、生氰糖苷、萜类和酚类等,种类繁多;次生物质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过程而变化。次生物质可以抵御动物的捕食,其毒性对种子传播者和种子捕食者没有选择性,即具泛毒性。果肉中的次生物质也可以起到轻泻剂的作用,缩短种子在动物消化道的滞留时间,以影响传播效率。果实(种子)次生物质的产生不受植物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产生与果实质量有关。在温带地区,通常SS型果实次生物质含量低,而FL型果实含量高。食果实动物可通过调整捕食行为、摄取环境中特殊物质和获得丰富营养等3个方面适应次生物质。果实(种子)中次生物质的研究对动植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赵春黎  严岩  陆咏晴  丁丁  宋扬  吴钢 《生态学报》2018,38(9):3238-3247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气候变化的发展,城市地区面临的气候风险和影响日益凸显。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已成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最重要的任务和途径。通过梳理和评价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及其关键要素,以期为区域适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IPCC适应能力评价框架,构建了基于暴露度-敏感度-恢复力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框架,进而筛选了19项指标,将指标划分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应的5个等级,以熵权法赋权重;采用集对分析方法,评估我国286个地级市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并分析了主要限制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东部的适应能力整体高于西部地区,适应能力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的甘肃陕西部分城市、华中的两湖和江西等城市以及西南的广西云南等城市;城市适应能力的各项限制要素主要表现为,适应能力高主要为暴露度-恢复力-敏感度的(低-高-低)的组合;适应能力低则分别包括暴露度-恢复力-敏感度(高-高-高)、(低-低-低)和(高-低-低)3种组合。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西部西北的甘肃-陕西等城市,重点在于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例如建立良好的灾后恢复与应急系统等;对于华中、西南等城市则以提高气候风险的防御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