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钦州湾秋季和春季浮游动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碧剑  李天深  蓝文陆  黎明民  骆鑫  陈莹 《生态学报》2018,38(17):6204-6216
为了解钦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3月进行了秋季和春季两航次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海湾的浮游动物群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共鉴定出12类87种,其中优势种有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肥胖三角溞(Evadne tergestina)、亨生莹虾(Lucifer hanseni)、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和长尾类幼虫(Macrura larvae);春季共鉴定出11类48种,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太平洋纺锤水蚤;秋季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528.92个/m~3、110.60 mg/m~3和2.22)均高于春季(48.30个/m~3、61.10 mg/m~3和1.70)。空间分布上,钦州湾外湾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皆高于内湾。多维尺度分析表明,秋季内湾群落相似性较高,春季外湾浮游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盐度与营养盐是影响钦州湾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与2011—2012年数据相比,钦州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已趋于单一化和小型化,以致生物量明显下降。这一现象主要与钦州湾海水富营养化以及大面积高密度牡蛎养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季节变化与水热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土壤有效氮素养分累积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及水热驱动效应,以邻近坡耕地为对照,分析了植被恢复15 a的刺槐、柠条、荒草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密度、分布比例在4—10月份内的动态变化状况及其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采样期间,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可溶性全氮动态变化显著,且各可溶性氮组分中仅硝态氮随土层变化差异显著。其中土壤硝态氮变化幅度整体为0.13—1.71 g/m~2,占可溶性全氮的5.1%—52.1%,其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可溶性有机氮整体变化幅度为0.29—2.92 g/m~2,占可溶性全氮的30.9%—85.3%,在4月份和8月份分别达最小值和最大值;铵态氮动态变化不显著,4—10月份整体变化幅度为0.17—0.74 g/m~2,占6.4%—21.4%,其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最大值出现在4月份;可溶性全氮整体变化幅度为1.25—3.52 g/m~2。可溶性氮组分中,各组分所占比例为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并且可溶性有机氮与硝态氮所占比例动态变化趋势相反。刺槐、柠条林和荒草地0—30 cm土壤硝态氮平均约为耕地的3.42倍、2.54倍和1.26倍,铵态氮平均为耕地的1.71倍、1.37倍和1.30倍,可溶性有机氮约为1.64倍、1.31倍和1.23倍。可溶性氮组分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硝态氮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而可溶性全氮则对土壤温度变化最为敏感。综上所述,人工林植被恢复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组分,增加氮的有效性,同时除铵态氮外,土壤可溶性氮组分随季节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23.
利用遥感方法可以在区域尺度反演地表植被的光合生理状况和生产力变化,但亚热带常绿林冠层结构季节变化较小,传统的光谱植被指数对植被光合作用难以准确捕捉。利用2014—2015年中国科学院广东省鼎湖山森林生态试验站多角度自动光谱观测系统的光谱反射数据,分别反演传统冠层结构型植被指数(NDVI)、光合生理生化型植被指数(CCI)和叶绿素荧光型植被指数(NDFI_(685)和NDFI_(760)),并利用不同类型植被指数的组合,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三种类型植被指数均与GPP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NDVI是表征GPP较优的植被指数(R~2=0.60,P0.01),其次为CCI(R~2=0.55,P0.01),而NDFI能够作为辅助指数,有效提高NDVI(R~2=0.68,P0.001)和CCI(R~2=0.67,P0.001)表征GPP的程度。多个植被指数参与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能够有效提高亚热带地区常绿林GPP季节动态变化的拟合精度,提升遥感精确评估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4.
帽儿山不同年龄森林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家骏  王传宽  韩轶 《生态学报》2018,38(4):1194-1202
为探明东北温带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R_S)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在帽儿山选取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的4个年龄(1a、10a、25a和56a)林分进行了1年的野外原位测定。结果表明:(1)皆伐后天然更新恢复1年、10年、25年和56年林分的年R_S通量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686.5、639.7、733.3、762.3g C m~(-2)a~(-1);其中生长季(5月─10月)和非生长季的R_S通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均呈现出随林龄增加先减后增的趋势。全年、生长季和非生长季R_S随林龄变化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6%、6.3%和21.1%,表明非生长季R_S通量的变异性加大了全年R_S通量的差异。(2)4个年龄林分的Rs季节变化趋势相似,且其主控因子均随季节而变:6月─8月Rs与土壤含水率呈二次函数关系(R~2波动在56%─79%之间),其余时段则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R~2波动在85%─93%之间)。(3)不同年龄林分生长季R_S与0─20cm土层有机碳(SOC)密度呈正相关关系(R~2=0.434,P0.05),而非生长季R_S与同期土壤5cm温度呈正相关关系(R~2=0.959,P0.01)。本研究区森林皆伐导致R_S降低,随皆伐后森林恢复R_S不断增加,其主导驱动因子是SOC密度的增加和非生长季土壤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5.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5):585
利用农林复合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橡胶(Hevea brasiliensis)-益智(Alpinia oxyphylla)间作模式是橡胶园最主要的农林复合模式。该研究通过野外原位定位实验, 研究不同季节橡胶林下环境因子对益智光合作用的影响, 并进一步分析益智光合作用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1) 3月益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V”形曲线, 14:00降到最低值; 而6月、9月和12月益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为10:00达到最大值, 随后缓慢降低; 在雨季(6月和9月)蒸腾速率的日平均值和日最高值均显著高于旱季(3月和12月)。表明林下益智在不同季节均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 且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3月土壤水分亏缺造成益智叶片气孔导度降低, 使其净光合速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通过光响应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出益智叶片各光合响应参数, 发现3月最大净光合效率和光饱和点显著低于6月、9月和12月; 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却显著高于6月、9月和12月, 表明3月土壤水分亏缺导致益智光合酶活性降低, 而表现出光抑制现象, 同时呼吸强度加剧, 光合能力显著下降。(3)采取相关分析发现, 3月气温与净光合速率显著负相关, 空气湿度与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 高温和低湿度共同限制了益智的光合作用; 而9月和12月, 林下光合有效辐射是益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6.
百花山山杨桦木林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1-1992年对北京百花山山杨桦木林土壤动物群进行的调查,共获大、中型土壤动物4门9纲21目,各采样群落总个体数平均为127974只/m^d2。本文对该群落的组成、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7.
白颈长尾雉栖息地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和野外直接观察等采样方法对白颈长尾雉各季节栖息地及其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8.
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三高农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科学》1997,16(2):104-107
建设三高农业必须优化种植业结构,结构是农业的基础,包括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时空结构及季节和环境的配置.优化种植业的时空结构,是建设三高农业的根本,它包括作物的水平结构及垂直结构.而优化作物的物种和时间结构,又是建设三高农业的关键.最后,优先环境结构是建设三高农业的前提.包括气候,水利,土壤肥力,农业技术,交通及信息等.  相似文献   
129.
草原生物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草原生物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李镇清任继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730070)TheModelsofSuitabilityDegreeofGraslandOrganismandtheirApplicatio...  相似文献   
130.
中药柴胡不同采收期的皂甙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柴胡不同采收期的皂甙含量潘泽惠庄体德周雪林林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师范学校,双鸭山155125)OnseasonalchangesofthetotalsaponinsinChinesetrad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