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草原群落退化与恢复演替中的植物个体行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度植物个体小型化是在草原过度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植株地片变短、变窄,节间缩短,以及根条分布浅层化等笥状的集合。小型化个体的生态学属性介于环境饰变与生态型之间,特称之为响应型。个体小型化逆转变过程表现出集体行为,小型化个体具有维持其形状的保守性,变化的阶段性和突变性;小型化的逆过程即正常化过程号常规替时间有关。个体经是过度放牧下群落生产力衰退的重要表现,是对过度放牧的负反馈机制。在草原群落经演替机理  相似文献   
112.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是生态系统内固有的特性,脆弱性只能在干扰的状态下才显现出来.而干扰(包括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又是引起退化生态系统的原因,种类的入侵和消亡、种类组成的变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生产力、生态位的分化及生态系统小环境变化则是研究退化生态系统形成和恢复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诸方面的关系以及在植被恢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3.
神经退化性疾病生物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衰老是导致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和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最近研究表明,神经退化性疾病涉及到线粒体缺陷,氧化应激等因素。在脑和其它组织中,老化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和氧化损伤的增强。PD病人中,已发现线粒体复合酶体Ⅰ活性降低,氧化损伤增加和抗氧化系统活性的改变。在几例家族性ALS病人中,也发现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基因的突变,导致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低;散发的ALS病人氧化损伤增高。在HD病人中已发现能量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14.
其实每次草原蝗灾暴发,造成严重危害,都不是一种蝗虫引起的,而是几种模样迥异,习性不同的蝗虫共同泛滥为害的结果。在内蒙古草原可引起蝗灾的蝗虫包括有毛足棒角蝗、褐色雏蝗、宽须蚁蝗、皱膝蝗、白边痂蝗、小翅雏蝗、宽翅曲背蝗、红腹牧草蝗、条纹鸣蝗、异爪蝗、狭翅雏蝗等等。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是中国科学院康乐研究员所拍摄,这是他在草原上十多年研究期间积累下来的,是研究草原蝗虫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为首发。  相似文献   
115.
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定量确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 引  言恢复和重建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一直是科研、管理和生产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 ,很多学者从立地类型划分、树种抗旱性、混交树种的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4 ,6,8,9,11] ,而从生态系统演替的角度出发却研究得不够 ,本研究旨在尝试引入数量分类方法 ,用生境退化程度来定量地刻划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以期对本区无林地植被恢复以及现有油松纯林的经营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地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2 1 自然概况辽宁省西部地区位于 118°5 0′2 0″~ 12 0°15′E ,40°2 4′2 5″~42°34′2 0″N ;地貌特点是山…  相似文献   
116.
植物生长季退化草毡寒冻雏形土CO2释放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退化草毡寒冻雏形土CO2释放的全天候连续观测结果表明,退化草毡寒冻雏形土CO2的释放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动态,日最大释放速率出现于12:00-14:00,最小释放速率出现于6:00-8:00;植物生长季的最大振幅为462.49mg·m^-2·h^-1(8月18日),最小振幅为114.97mg·m^-2·h^-1(5月9日),CO2释放速率白天大于夜晚。不同物候期CO2释放速率亦不同,草盛期>枯黄期>青期。最大日均值为480.76mg·m^-2·h^-1(8月18日),最小日均值为140.77mg·m^-2·h^-1(5月9日)。释放速率与气温、地表温度及土壤5cm地温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温度是决定CO2释放速率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7.
为探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昆虫群落的关系,评价人工植被和自然恢复植被种类搭配的合理性,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研究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昆虫有189种(含蜱螨目),分别隶属13目84科。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以20a自然封育植被恢复区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值均较高,其值分别为160、21.17、1.4914和0.6918。优势度则以人工治理区(0.7251)>自然封育区(0.5845)。说明从人工治理区到自然封育区,随着植被种类增加,昆虫种类相应增加,优势种由突出降至不明显,昆虫群落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8.
苏德毕力格  萨仁  周禾  王培 《生态学报》2001,21(7):1104-1108
从种子库,幼苗和种子雨等方面对亚热带山地草地退化系列上5种植物的种群更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引入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群在轻度和中度退化条件下能够正常更新,但不能忍受草地进一步的退化;(2)本地种对草地退化的胁迫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箭叶蓼(Polygonum sagittatum)和华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的种群更新分别在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上处于最佳状态;(3)若要防治草地退化,就应当地引入种的种群更新受到抑制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9.
广东大宝山矿区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及治理途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对广东大宝山矿区的实地调查、测试和所采集土、水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对该区生态环境退化和向下游排放污染物现状进行报道.矿坑似乎是大宝山矿最重要的污染源地,据有限土壤样品分析结果推算,当其所含无机还原态硫彻底氧化后,平均1t矿坑表土可产出207kg浓硫酸.大部分矿坑表土和排土场废土已经历不同程度的酸化.实验室模拟试验显示:5g强烈酸化的矿坑表土在接力水提条件下可产出超过750mL的酸性“矿水”(pH<3.9).实测数据表明:排入翁江支流的矿水,其酸度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最高允许值.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对大宝山矿区生态环境退化和向下游排放污染物状况的治理,宜采用环境地球化学工程与生物修复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0.
未来的一种生物肥料:丛枝菌根真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土壤中,可以与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根共生。大多数农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和花卉等都能形成丛枝菌根。AMF能促进作物吸收利用矿质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改良土壤、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并且可用于改善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维持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被用于农林业生产。本文讨论了影响菌根侵染率的因素、AMF的生态效应和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