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70篇
  106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891.
延髓腹外侧Boetzinger复合体呼吸时相转换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  Lü M  Song G  Zhang H  Liu L 《生理学报》1999,51(1):96-100
The effect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B?tzinger complex (Bot.C) on respiratory rhythm were investigated in 40 urethane anesthetized adult rabbi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 short train stimulation delivered in the early inspiratory phase produced a transient inhibition of phrenic discharge. The stimulus, when delivered in the mid or late inspiratory phase, could cause a premature termination of the inspiratory phase ("inspiratory off-switch") and a switching to the expiratory phase, which was accompanied with the reduced duration of the consecutive expiratory phase. There was a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shold intensity of inspiratory off-switching and delivery time of stimulation. (2) A short train stimulation delivery in the expiratory phase elicited a transient phrenic discharge. The discharge in the late expiratory phase was followed by a premature onset inspiration. This effect was also dependent on the strength and delivery time of the stimulu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Bot.C is involved in the central control of respiratory phase-switching.  相似文献   
892.
本文以白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Vel)为材料,运用胞外、胞内微电极及显微注射等方法,对电波在植物体内的传递方式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白花紫露革对于伤害性刺激可以产生强烈的电位波动在周身传递。这种电位波动可以被FAA固定液造成的生理障碍阻断;白花紫露草叶片可分为不同的共质体区,在共质体区内,电波传递很快,远高于液相中物质的扩散速度;而在各共质区问,电波传递出现时间上的延迟,与共质体内电波传递速度相差一个数量级,因此,可以推测,在共质体区内电波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的,而在共质体区问,电波的传递可能有化学介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893.
从LPS刺激的正常中国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mRNA,经反转录(RT)-PCR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和成熟型N端5氨基酸(V5-hG-CSF)的cDNA片段,酶切后组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JLA602中。序列测定表明,克隆片段与国外报道的高活性hG-CSF cDNA序列一致。重组子经诱导表达、小鼠骨髓细胞体外CFU-G测试表明,表达产物具明显的粒细胞集落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894.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是病毒DNA或自身DNA激活免疫系统的关键蛋白质和重要感受器。自噬(autophagy)是降解细胞质成分、蛋白质聚集体和/或细胞器的一种生理过程。STING和自噬在细胞、组织和机体稳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证实,STING或自噬功能紊乱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诸多研究提示,STING与自噬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本文总结了最新关于STING与自噬相互调节的机制及其与人类重大疾病的关系,并深入讨论其对疾病治疗的潜在影响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95.
甘蓝组织培养中微电流刺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种新研制的脉电流刺激仪,对甘蓝组织培养中的微电流刺激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67-2.60μA微电流正负方向的处理,对离体培养中甘蓝芽的分化和芽重的增加都有促进作用;小于0.67μA和大于4.0μA的电流刺激效果均不明显。在适宜的培养基(MS+BA3.0mg/L+NAA0.1mg/L)上,以1.30μA电流处理10天(16小时/天),对甘蓝芽的分化和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96.
邹长江  常彦忠 《生理学报》1993,45(6):561-567
文献报道迷走传入直接或间接投射至多个脑丘。本工作分别检验这些脑区在迷走传入引起的降压,降心率反应中的作用。在乌拉坦麻醉、双侧切断颈迷走神经的大鼠,将普鲁卡因微量注入孤束核β-内啡肽抗血清注入延髓头端腹外测区均可明显减小电刺激颈迷走神经中枢引起的降压和降心率反应,但分别将心得安,β-内啡肽抗血清注入室旁核或普鲁卡因注入最后区对Dpv和心率减慢反应均无明显影响,保留右侧颈迷走神经的大鼠,在甲基阿托品(  相似文献   
897.
898.
基于“姿势-动作-环境(PAE)”编码系统对吐鲁番沙虎Teratoscincus roborowskii记录并构建其在独立个体环境、镜像环境及同类个体存在3种情境下的行为谱和PAE编码系统。在3种情境下共描述了吐鲁番沙虎7种姿势、50种动作、8种环境和29种行为,按照功能分为运动行为、警戒行为、冲突行为、展示行为和杂类行为5大类。研究结果显示,吐鲁番沙虎在面对镜子和同类时具有类似的反应,即引起相同的警戒行为,如翘尾、拱腰、抖尾、压头俯身和压头拱尾接近等,但对镜像的反应更强烈(频繁在镜前徘徊、长时间盯着镜子等)。实验结果中的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为下一步的镜面测试实验奠定了基础,并有助于了解吐鲁番沙虎的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899.
为研究淡水贝类NF-κB/Rel信号通路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appaB, NF-κB)和NF-κB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NF-κB, IκB)的功能,对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IκBα和c-Rel(以下简称HsIκBα和Hsc-Rel)的序列结构、表达特征及Hs IκBα和Hsc-Rel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Hs IκBα的c DNA全长为1783 bp,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1083 bp,编码360个氨基酸。Hsc-Rel的cDNA为2414 bp, ORF为2298 bp,编码765个氨基酸。通过构建HsIκBα-ORF-GST和Hsc-Rel-RHD-HIS重组质粒、原核诱导表达和纯化,进行GST-pull down,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研究,发现HsIκBα和Hsc-Rel-RHD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池蝶蚌进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后,分别在7个时间点(0、6h、12h、24h、...  相似文献   
900.
综述了5种集落刺激因子(CSF)、红细胞生成素(EPO)、5种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干细胞抑制因子、2种 CSF 受体 (R)、EPOR 和两种白介素 R 等转录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