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59篇 |
免费 | 301篇 |
国内免费 | 2321篇 |
专业分类
79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220篇 |
2020年 | 146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228篇 |
2014年 | 363篇 |
2013年 | 264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393篇 |
2008年 | 577篇 |
2007年 | 371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404篇 |
2004年 | 326篇 |
2003年 | 321篇 |
2002年 | 257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235篇 |
1999年 | 188篇 |
1998年 | 169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41篇 |
1995年 | 114篇 |
1994年 | 99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59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物种间相互作用是影响生物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基于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通过构建多宿主种群的种内和种间高阶相互作用模型,研究宿主种群的间接竞争效应对寄生群落动态的影响机制。为有效地揭示高阶作用对种群动态的影响,通过对比宿主-寄生群落的现象模型以及机制模型,利用机制模型产生的合理数据集对现象模型中高阶项的参数进行拟合,进而探讨了高阶相互作用在群落动态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完整的高阶相互作用模型在描述多宿主-寄生系统的群落动态中表现最优,而直接相互作用模型对群落动态的描述相对较差,即同时考虑种间和种内的高阶相互作用模型更加符合机制模型所描述的群落动态。此外,种内高阶作用和种间高阶作用产生不对称效应,宿主间的种间高阶作用对群落产生的影响较种内高阶作用更为显著。该研究结果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宿主-寄生生物群落的稳定性研究,为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2.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为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它树型优美,具一定的耐寒性,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阐明其传粉生物学特征和迁地保护的繁殖潜力,该文在引种地桂林植物园对狭叶坡垒的开花物候、花尺寸和花气味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运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花粉活力、柱头活性检测和人工自交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检测,观察了访花昆虫并检验了其传粉效率,通过人工异交检验了繁殖潜力和可能的传粉限制。结果表明:(1)桂林植物园内狭叶坡垒的花期为7月底到9月底,持续60 d左右,一个花序花期约12 d,单花期约3 d,花朵开放时间为17:00—18:45。(2)雌雄同熟,雌蕊空间位置高于雄蕊,高花粉活力和高柱头可授性出现时间基本一致。(3) OCI等于4,P/O为10 788±984。(4)无自动自花授粉能力且自交不亲和,自然条件下和异交授粉能坐果且坐果率无显著差异。(5)蕈蚊是狭叶坡垒唯一的传粉者。(6)主要花香成分为β-榄香烯、(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和1-石竹烯。综上所述,狭叶坡垒繁育系统为异交,在迁地保... 相似文献
83.
84.
富营养化与污染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1 引 言进入 90年代 ,为了改善水环境条件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必须减少养分、稳定的有机物和金属元素的输入。富营养化和持续污染物 (Chronicpollutants)是当前全球水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问题[1 ,2 ]。尽管对富营养化和污染物已有很多研究 ,但很少调查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过程[5~ 7],但在自然的水生态系统中其作用的大小和关系尚不清楚。滇池是我国典型的遭受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双重胁迫的高原湖泊 ,本研究以滇池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为背景 ,通过室内模拟 ,初步探索富营养化和… 相似文献
85.
86.
新基因水稻 OsLSD1 的克隆及拟南芥和水稻类 LSD1 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 LSD1 (LSD1-like) 基因家族是一类特殊的 C2C2 型锌指蛋白基因,编码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 . 目前已经研究的 2 个成员拟南芥 LSD1 (lesions stimulating disease resistance 1) 和 LOL1 (LSD-One-Like 1) 基因均参与植物细胞程序化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的调控 . 从水稻 cDNA 文库中克隆到 1 个类 LSD1 基因,命名为 OsLSD1. 该基因长 988 bp ,包含一个 432 bp 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143 个氨基酸 ) 含有 3 个内部保守的锌指结构域 . DNA 印迹结果表明 OsLSD1 基因在水稻基因组中为单拷贝,且在根、茎和叶中表达 . 借助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从拟南芥和水稻数据库中各识别出 5 个和 7 个 ( 包括 OsLSD1) 类 LSD1 基因 . 分析了这些类 LSD1 基因的结构,蛋白质结构域组成 . 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无论基于编码区的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都可以将这些类 LSD1 基因分为 2 类 . 虽然不存在拟南芥或水稻特有的类 LSD1 蛋白,但有些结构域是水稻所特有的,也有些基因是来源于复制事件 . 相似文献
87.
88.
实验采用光学滤波的方法,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对比敏感度曲线的生理数据,制作了一种模拟视觉系统空间调制传递特性的“人眼滤波器”.并用该滤波器对视错觉三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9.
以燕麦品种“定燕2号”和“晋燕14号”为研究材料,研究紫外线B(ultraviolet rays-B, UV-B)辐射增强条件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燕麦幼苗活性氧含量、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O能够降低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定燕2号”和“晋燕14号”的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radical, O2·-)产生速率、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 OH·)、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UV-B辐射时间为6 h,施加SNP时,“定燕2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晋燕14号”的SOD活性高于其他处理组;UV-B辐射时间为3 h,施加SNP时,“定燕2号”、“晋燕14号”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显著高于0 h、12 h处理组。UV-B辐射时间为6 h,“定燕2号”的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 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UV-B辐射时间为0 h,“晋燕14号”的DHA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NO对UV-B辐射增强下“定燕2号”和“晋燕14号”抗氧化性影响的综合测评均为:3 h>6 h>12 h>0 h。本研究结果为NO在燕麦育种、抗氧化机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在系统发育研究中,异毛纲纤毛虫普遍被认为是一个多源发生系.为进一步探讨纲中各科/属间的亲缘关系,新测定了隶属于异毛纲的2属4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迄今所知该类群的基因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1)所涉及的9个科中,赭纤虫科Blepharismidae、喇叭纤虫科Stentoridae、瓶囊虫科Folliculinidae和缘棘虫科Peritromidae为单源发生,爽口虫科Climacostomidae、旋口虫科spirostomidae和突口虫科Condylostomatidae为非单源发生;2)环须虫属Peritromus与爽口虫属Climacostomum两个属为姐妹类群;3)旋口虫属跏Spirostomum先于其它异毛类分化出去,与格鲁博虫属Gruberia亲缘关系较远;4)突喇叭虫属Condylostentor与突口虫属Condylostoma聚在一起并与夏通属Chattonidium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而与喇叭虫属Stentor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