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3篇
  3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秸秆生物质炭是秸秆在无氧或限制性供氧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温度热解得到的固体产物.秸秆生物质炭由于其灰分含量高、热值偏低,不适合做活性炭、工业用炭甚至机制烧烤炭等,但秸秆炭可以作为肥料还田,被称为全营养肥,同源性好,更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其不仅可以将原本作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各种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返回土壤,而且秸秆炭含碳量达...  相似文献   
102.
依据橙色大白菜的愈伤组织呈现橙色,而普通大白菜的愈伤组织呈现浅黄色这一现象,以橙色大白菜‘金冠1号’和普通大白菜‘秦白2号’培养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0.1mmol.L-1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抑制剂达草灭分别处理5、10、20和40d。用HPLC法测定处理后的愈伤组织中各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结果表明:‘秦白2号’愈伤组织中以β-胡萝卜紊为主,‘金冠1号’愈伤纽织中的类胡萝卜以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为主,且类胡萝卜素总含量比‘秦白2号’高出10.4倍;随着达草灭处理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的颜色逐渐变白,其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下降,而八氢番茄红素的含量则逐渐升高,至处理40d时,两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积累的八氢番茄红索差异不明显。据此,推论橙色大白菜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并不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能力的提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3.
环阿齐醇合成酶(Cycloartenol synthase,CAS)和达玛烯二醇合成酶(Dammarenediol synthase,DS)为白桦三萜合成过程分支途径关键酶基因,对CAS和DS基因的抑制或沉默将有利于三萜前体-2,3氧化角鲨烯向目标产物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合成。利用同源序列PCR方法及pRNAi-GG新型载体,进行DS单基因RNAi及DS与CAS双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结果显示,分别克隆获得CAS和DS c DNA序列长度为300和509 bp,Blast同源序列比对与已知日本白桦BPX1和OSCBPD相似度为100%和92%。依据基因RNAi引物设计及pRNAi-GG使用原则,分别将CAS、DS的正向片段和反向片段有序地连接到pRNAi-GG载体PDK内含子两侧,并转化大肠杆菌Trans1-T1中,经PCR及克隆测序验证,获得白桦DS单基因和CAS、DS双基因干扰载体,并通过三亲杂交方法分别获得含有两个RNAi载体的工程农杆菌菌株。该研究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阻断白桦三萜分支途径及促进前体物质向目标产物白桦酯醇和齐墩果酸方向合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应用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毫克,一日一次,连用8天,比较两组治疗9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天及180天的随访情况。结果:治疗9天内及随访30天、180天期间,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及中度出血,肾功能不全组轻微出血8例,肾功能正常组轻微出血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对于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5.
急性高原性低氧对三种小哺乳动物肝脏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工低气压舱模拟高原低氧,观察实验动物小白鼠、豚鼠及野生动物达乌尔鼠兔,在海拔5000米及8000米24小时内的几种生理效应,并与2300米海拔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1.3种动物体重明显下降;2.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小鼠、达乌尔鼠兔与豚鼠肝糖原在8000米时分别为2300米含量的62%,35%及 9%:3.小鼠、达乌尔鼠兔及豚鼠的肝脂肪累积量依次增大;4.肝蛋白质含量减少;5.SGPT与SGOT活力升高;6.肝细胞溶酶体的酸性磷酸酶与芳基硫酸脂酶活力升高。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生化检测结果一致,豚鼠在8000米海拔时,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脂肪变性及灶性液化性坏死等变化。综合分析,这3种动物对极度低氧的耐受性依顺序为小鼠、达乌尔鼠兔、豚鼠。  相似文献   
106.
达乌尔黄鼠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达乌尔黄鼠染色体银染核仁组织者分析ANALYSISONCHROMOSOMESAg-NORSOFCITELLUSDAURICUSKeywordsCilellusdauricus;Chromosome;Ag-NOR达乌尔黄鼠(cilellusdauric...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夏季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丙万  张博  钱执强  金崑  刘松涛 《生态学报》2010,30(13):3536-3544
2008年7—8月,收集了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新鲜粪便,采用粪样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研究了蒙原羚的夏季食性。研究结果如下:(1)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夏季植物群落在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植物种数方面与蒙古国东方省差异均不显著;在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共采集常见植物18科43属63种;(2)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共采食10科19属22种植物,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共采食11科24属29种植物;(3)禾本科植物是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夏季主要食物,分别占蒙原羚食物组成的79.1%和73.2%;禾本科植物中的羊草、针茅是内蒙古达赉湖地区和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主要食物,分别占蒙原羚食物组成的63.6?和57.7%;(4)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夏季食物组成生态位宽度Bj=2.0,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夏季食物组成生态位宽度Bj=2.3;(5)内蒙古达赉湖地区与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食物相似性指数PS=0.7;(6)内蒙古达赉湖蒙原羚与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主要食物秩相关性检验显著相关(P0.05),相关性系数0.6。研究表明尽管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主要在草原围栏内活动,但与蒙古国东方省蒙原羚的夏季食性显著相似,这表明有限的活动范围没有对蒙原羚夏季食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本文详细描述了湖北宜昌、兴山和浙赣“三山”地区奥陶系达端威尔阶底界附近层位中的牙形刺共21属32种。以带分子的首次出现为标志,湖北地区达瑞威尔阶底界上、下地层的牙形刺带由上而下可分为Eoplacognathuscrassus、Lenodusvariabilis,L.antivariabilis,Baltoniodusnorrlandicus-Microzarkodinaparva和Parosist  相似文献   
109.
达乌尔黄鼠冬眠期间体温的变化和冬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入式半导体温度记录元件iButton 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及其前后的体温,分析了其冬眠模式和体温调节特点。结果显示:1)实验室条件下,达乌尔黄鼠冬眠季节长短的个体差异较大,可以分成深冬眠型、
少冬眠型和不冬眠型三种类型;2)达乌尔黄鼠在冬季表现出深冬眠阵(最低体温Tbm in <20℃ ,冬眠阵的持续时间BD >24 h)、短冬眠阵(Tbmin < 20℃ , BD≤24h)和日眠阵(Tbmin ≥20℃ , BD≤24 h)3 种类型,最低体温分别
为2.54℃ ± 0.35℃ 、10.05℃ ± 1.97℃ 和23.09℃ ± 0.40℃ ,彼此之间差异显著。日眠阵阵间产热阶段的最高体温为38.09℃ ±0.17℃ ,高于深冬眠阵(37.31℃ ±0.15℃ )和短冬眠阵(37.22℃ ±0.31℃ ); 3)深冬眠阵和日
眠阵中最低体温均与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冬眠过程中的最低体温为-2.43℃ ;4)深冬眠过程中,多数个体可以短时(≤3 h)耐受- 2℃ ~ 0℃ 的低温,激醒或继续维持深冬眠,无致死效应,但长时间(15 h)或过度低温
(- 5℃ 以下)的条件下,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被激醒(70% )或死亡(30% ),不能持续冬眠; 5)入眠前10 d体温日波动幅度显著增加,高于出眠后的日体温波动,且多数个体入眠前出现体温的“试降”。表明,冬眠前
入眠的准备阶段,动物的体温调节已开始发生变化;冬季日眠的调节机制可能与冬眠不同;短时- 2℃ ~ 0℃ 的体温对深冬眠的达乌尔黄鼠无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110.
啮齿动物的犁鼻器和副嗅球与社会通讯和生殖行为有关,主嗅球影响其觅食行为。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一种具有较低社会行为的储脂类冬眠动物。本研究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究了其犁鼻器和副嗅球的结构特点及嗅球神经元活动对季节变化的适应。结果发现,达乌尔黄鼠犁鼻器具有较大的血管,犁鼻器管腔外侧为非感觉性的呼吸上皮(Respiratory epithelium,RE),内侧为感觉上皮(Sensory epithelium,SE),RE较SE薄,靠近管腔处为假复层柱状上皮。选取犁鼻器中间部位比较,发现SE的厚度、长度及感觉细胞密度均无性别差异。副嗅球位于主嗅球后方背内侧,由6层细胞构成。侧嗅束穿过副嗅球,位于颗粒细胞层之上。雄性达乌尔黄鼠较雌性有更长的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春季(3月)和冬季(1月)达乌尔黄鼠主嗅球的嗅小球层、僧帽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的c-Fos-ir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夏季(7月)和秋季(10月),且冬季外网织层的c-Fos-ir神经元密度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说明达乌尔黄鼠在冬季和春季的嗅觉神经活动较弱,呈现出对冬眠的生理性适应。这些结果丰富了动物犁鼻器和副嗅球的形态学资料,并有助于理解冬眠动物嗅觉系统对季节变化和冬眠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