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3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辽东栎林(Q. liaotungensis)是北京东灵山地区典型地带植被。过去研究表明,鼠类对辽东栎更新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主要调查3个问题:(1)采食辽东栎坚果的鼠类种类;(2)将坚果埋藏于土中能否减少鼠类对坚果的采食,并提高出苗率?(3)地表植被是否影响辽东栎的出苗率?1996年9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山地选取5个类型的样地37块,每样地在地表放置10粒坚果,检查地表种子消失率。使用木板夹来调查采食坚果的鼠类种类,诱饵分别为坚果和花生米。于1997年10月,选取5块样地,间隔25 m,每样地在1m2范围内埋50粒坚果,深度5 cm,次年5月调查出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社鼠和黑线姬鼠为取食坚果的主要种类,取食比例与其丰富度有关。370粒坚果放在地表后,1d、10d、20d的消失率分别达15.1%、78.1%、和 100%。250粒坚果埋入土层后,出苗率达11.2%,苗平均高度为7.8cm,出苗率与地表植被盖度有一定负相关。本研究认为,人工埋藏植物种子可以减少鼠类捕食坚果,并能增加其出苗率。  相似文献   
142.
树干径向生长和微变化动态受树种特性和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是树木响应环境因子的重要表征。解析树干直径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特征是探明树木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重要途径,在水分胁迫风险较高的半干旱地区更具有特殊意义。该研究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两典型造林树种辽东栎(Quercus mongolica var. liaotungensis)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为对象,运用DC3型高精度树干径向变化记录仪监测树干直径变化动态,同步测定土壤水分动态和驱动蒸腾作用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两树种树干径向生长特征、直径微变化日动态与季节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两树种树干直径的季节性变化可划分为非生长季收缩阶段、过渡阶段和生长季增长阶段。辽东栎和刺槐径向生长启动时间分别为4月7日和5月4日前后,9月下旬基本停止生长;在生长阶段直径变化可分别利用指数饱和增长函数和线性增长函数拟合。两树种直径日变化模式在11月至次年3月为典型的非生长季模式,6–9月为典型的生长季模式,而在4–5月两树种的直径日变化模式不同,反映了两树种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期差异。非生长季两树种直径日最大收缩量均与...  相似文献   
143.
辽东山区典型人工针叶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揭示不同人工林树种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OTU分析法比较辽东山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LGe)和红松人工林(PKe),以及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LGd)和红松人工林(PKd)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树种和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 LGe和PKe土壤全碳、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无显著差异,LGd显著高于PKd。(2)从群落组成来看,该地区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中土壤主要由34个门类群的菌群组成,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和芽单胞菌门。(3)从群落结构来看,LGe和PKe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PKd的多样性指数显著极高于LGd,丰富度指数无显著差异,且Metastats分析结果表明,较LGd和PKd相比,LGe和PKe在门水平和属水平上显著差异的个数较少,表现为趋同性。(4)优势细菌类群相对丰度和土壤理化性质的RDA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全氮、碱解氮的含量以及C/N是本区针叶林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综合分析表明,在保护区选择单一树种落叶松或红松造林对改善土壤养分及优化微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差异,而在实验林场选择落叶松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4.
新垦红壤坡地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针对南方红壤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以未开垦的自然植被为对照,对桂西北环境移民示范区不同季节(早季和雨季)一次性降雨前1d及降雨后4h、2d、4d、6d及8d新垦蔗地(中坡、下坡、谷地)0-20cm,20-40cm、40-60cm3个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雨后谷地蔗地的土壤有效水分增量几乎与降雨量相同,而中坡蔗地与未开垦的自然植被土壤有效水分增量仅相当于降雨量于80%.雨季雨后0-60cm土壤层次中土壤有效水分分布均匀,早季主要集中在表层.雨季一次性降雨后各哩理及各土层土壤有效水分饱和度均有显著差异;而早季3个新垦蔗地间无明显差异,3个土层以表层土壤有效水分饱和度最高,亚表层与心土层差异不明显.无论雨季还是旱季,0-60cm土层土壤有效水分的消耗速率都以自然植被处理为最低,由于雨季正是作物生长旺季,其0-60cm土层土壤有效水分的消耗速率比旱季快,按照早季雨后8d土壤有效水分的平均消耗速率,15d内0-60cm土层的有效水分将消耗殆尽。  相似文献   
145.
为揭示太白杜鹃(Rhododendron purdomii)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程度、变异规律,以秦岭山区的7个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花序和叶片的10个数量性状和8个质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探讨居群间与居群内表型多样性的变异特点。结果显示:(1)在太白杜鹃的质量性状中,花色与花瓣内斑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存在丰富变异,花朵香味、花序形状、花冠形状、花梗颜色、叶片形状和株型等仅在居群间存在明显变异,在居群内则趋于一致性;其数量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10个数量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平均值差异全部达显著水平;在7个居群内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55.3%,其中花梗长、花丝长、花瓣宽与叶柄长变异较大,花朵数变异较小。(2)相关性分析表明,太白杜鹃花瓣长和花瓣宽分别与经度存在极显著与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长、叶片宽和叶片长宽比与海拔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其它性状与地理因子的关系密切。(3)聚类分析显示,太白杜鹃的7个天然居群可以初步分为两大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表明,太白杜鹃天然居群的表型性状在居群内与居群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而且其与居群特点、分布生境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6.
杨雪婷  邱孝枰  徐云  朱付彪  刘运伟 《生态学报》2021,41(19):7555-7567
明确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居民福祉的局域空间影响是开展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对助推山区人地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以西部典型山区川西为案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评估法和人类福祉框架构建指数评估模型,通过地理加权回归(GWR)探析生态系统服务对县域居民福祉的空间驱动特征与动态变化,识别影响福祉的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因子。结果表明:(1)川西山区居民福祉呈同质集聚,空间依赖关系逐步减弱,"高-高"与"低-低"集聚在南北分异明显。(2)全域上生态系统服务因子对居民福祉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阻滞效应趋于减缓。(3)局域空间上影响系数具有方向和程度异性,西部减量效应明显,阿坝州和凉山州东北部增量效应显著,敏感程度从东南向西北梯次递减,负向敏感性强于正向敏感性,空间差异随时间变化趋于缩小。(4)供给与文化服务是影响川西山区居民福祉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主控区域随时间变化在川西东北部和西部交替。山区生态资源红利释放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提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设计助推生态资源价值创造与转换,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7.
辽东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林地土壤涵蓄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44  
从森林涵养水源的角度,对辽宁省东部山区相同年龄的5种主要森林类型林地土壤的涵蓄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林地枯落物贮量为10.87~18.67t·hm-2,针叶林下枯落物贮量大于阔叶林;枯落物的蓄水量为37.11~57.65t·hm-2,枯落物蓄水量与枯落物贮量成正比;各森林类型林地表层50cm土壤的涵蓄水量在817.7~937.6t·hm-2;天然柞树林下的土壤具有最好的渗透性和最高的蓄水力,其次为阔叶混交林、红松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油松林人工林.天然阔叶林较人工针叶林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性能.  相似文献   
148.
王巍  马克平 《生态学报》2001,21(2):204-210
动物对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坚果的捕食被认为是影响辽东栎坚果命运的主要因素,因此直接影响幼苗的建立和自然更新。在东灵山一个落叶阔叶林中调查了辽东栎坚果被脊椎动物转运和就地消耗状况。在排除部分小型啮齿目动物前后,辽东栎坚果的丢失动态曲线不同。到实验结束时,基本上所有放置的辽东栎坚果都消失了。排除动物前的曲线上有一个拐点,而排除动物后的丢失曲线上有多个拐点。两曲线相似的地方是:最初一两天辽东栎坚果的丢失非常迅速。排除小型啮齿目动物对辽东栎坚果的丢失有影响,然而坚果尺寸和微生境条件对坚果的丢失没有影响。任意2个因子的交互作用以及3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对辽东栎坚果的丢失也都没有影响。排除啮齿目动物和坚果尺寸对辽东栎坚果的就地消耗有影响,微生境以及其它因子的交互作用对坚果的就地消耗没有影响。在9月份3d捕鼠的时间里,共捕到啮齿目动物3种: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社鼠(Niviveniter confucianus )和花鼠(Tantias sibiricus)。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啮齿目动物的排除能够降低辽东栎坚果的丢失速度,但它们(或者和其它的脊椎动物一起)有足够的能力将辽东栎坚果捕食或搬运到其它地方分散埋藏或将它们搬运到它们的洞穴中用作漫长冬季的主要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49.
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组成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组成和特点.横断山区共有蚜虫11科69属125种,以东洋区、特有种类占优势.蚜虫区系古北成分和东洋成分充分交融,特有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对该区蚜虫的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特有种分布不均衡,水平主要分布在滇西北的丽江和玉龙雪山地区,垂直分布在海拔3 000~3 200 m,是特有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带.此外,对跨古北和东洋区分布种类的东亚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0.
李新宇  任新在 《兽类学报》2002,22(3):225-227
Amur goral(Nemorhaedus caudatus)is a rare species among Asian mammals. It is listed as Vulnerable in the 1996 IUCN Red List of the Threatened Animals[1], and designated as the natural monument (No. 217) in Republic of Korea[2]. This species is distributed in Northeast and Southwest of China, south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3-5].But subspecies are different with inhabitants in China, which occur 5 species of gorals[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