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辣椒感染TMV植株与健康植株花药中的游离琢磨一和花粉萌发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染病毒植株花药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花粉萌发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2.
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浩明  高蓝   《广西植物》1995,15(2):176-178
本文采用薄层层析法分析了成熟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组成及主要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用溶剂油从红辣椒干果皮中抽提类胡萝卜素,经除辣味处理后得到类胡萝卜素混合物,并对其进行皂化。以硅胶G为固定相,正己烷/乙酸乙脂/丙酮/甲醇(80/10/5/5)为展开剂,对类胡萝卜素皂化后混合物进行层析,依此法可分离出清晰的13个有色斑点。对这些斑点作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由最大吸收峰和极性判断各斑点的成分,并由吸光植计算其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95%醋酸钠饱和乙醇溶液抽提辣椒树脂油中的辣椒素,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在紫外长280nm处测定。用此法分析测得福建特产“小米椒”的辣椒素含量为10.38%。  相似文献   
134.
135.
邓立平  郭亚华 《生物技术》1992,2(1):40-43,6
辣椒种子塔载于人造卫星及高空气球中,返回陆地后,研究辣椒的各种性状变异.经连续5年田间鉴定与筛选,获得优良辣椒株系87—2、87—3.  相似文献   
136.
利用国家蔬菜种质资源库的1904份辣椒资源材料,采用测序技术获得eIF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4E)基因exon1序列,研究e IF4E基因多样性及我国辣椒种质资源群体多样性。结果表明:在1904份材料中共发现17个单倍型,14个有义多态性位点,其中9个为新的位点,位点大多集中在eIF4E蛋白表面环上;8个地理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519和0.00210;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值)及基因流(Nm)表明不同群体间表现差异的分化程度;AMOVA分析表明总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的变异(97.23%),只有2.77%变异发生在群体间。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我国辣椒eIF4E基因多样性,为抗PVY育种提供更多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37.
EG03菌剂由多种抗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拮抗细菌复配而成,田间施用能有效防治辣椒青枯病,平均防效达85.8%.采用稀释平板法、最大或然数(MPN)法以及Biolog微孔板培养系统研究了EG03菌剂对田间辣椒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EG03菌剂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而不同,施用后不同程度提高了真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并显著增加了自生固氮细菌的数量.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平板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的变化随培养时间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辣椒生长后期根围土壤AWCD值高于前期.6类碳源利用分析表明,EG03菌剂的施用在短期内会降低根围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率,辣椒生长后期根围土壤中以糖类物质作为碳源的微生物占主导地位.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EG03菌剂施用前期会不同程度降低根围土壤微生物各项多样性指数,但施用后期会提高各项多样性指数,尤其在Simpson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两项指标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8.
从吉林长春感病辣椒上获得一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分离物(CMV-CC),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C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到了长度为657 bp的目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CMV-CC与CMVI组各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为93.2%-97.9%。根据完整CP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38个CMV分离物可分为3个组,CMV-CC属于CMV的IB亚组。将CMV-CC CP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连接,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27 kD的融合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经树脂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了抗血清。用间接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为1/4 096。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制备的抗血清对CP有高度特异性,为准确、快速地检测CMV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9.
辣椒感染疫病后生化指标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辣椒感染疫病后叶片中几个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染病前后感病品种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持续高于抗病品种;抗病类型品种和感病类型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但接种前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两者间无明显差异;抗病类型和感病类型辣椒接种后保护酶活性均升高,而且感病类型的POD和ASP酶活性在接种后120h显著高于抗病类型;高抗类型叶片中PPO活性增加幅度显著大于感病类型,但抗病类型品种PPO活性上升趋势比较平缓。接种后,感病品种PAL活性上升幅度小于高抗品种,接种后96h PAL活性开始逐渐下降。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可以作为辣椒苗期抗疫病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0.
漫话辣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武 《生命世界》2006,(12):62-63
辣椒可谓是“誉满全球”的食物,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排”,贡布尔市素有“辣椒之都”的美誉;墨西哥人则将辣椒的哈贝纳罗;广受欢迎的韩国泡菜也是用辣椒和咸菜泡制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