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Aquaporin-1在大鼠睾丸输出小管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睾丸输出小管上皮细胞上Aquaporin.1(AQP-1)的定位分布以期了解其在水重吸收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正常wistar大鼠睾丸输出小管进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结果在睾丸输出小管非纤毛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及基侧部AQP-1阳性表达强烈,核上区的胞内体的质膜上也有阳性表达;纤毛上皮细胞的纤毛亦呈阳性反应。结论Aquaporin-1可能与睾丸输出小管非纤毛上皮细胞水重吸收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2.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植物细胞间的生长素极性运输主要通过生长素运输载体进行调控.该文对近年来有关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包括输入载体AUX/LAX、输出载体PIN、尤其是新近发现的兼有输入和输出载体功能的MDR/PGP等蛋白家族,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中PIN与MDR/PGP蛋白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面源污染物输出系数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面源污染的量化研究对水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的输出系数模型法以其结构简单、应用方便、输入数据容易获取等特点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研究介绍了输出系数模型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中的应用,概括了输出系数的获取途径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取值,并指出尺度效应问题、输出系数模型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将是输出系数模型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4.
鄱阳湖流域的生态健康是维系长江下游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流域内丰富的重金属矿排放的工业废水会对流域生态健康产生巨大威胁。通过对不同级别河流水体中8种重金属(As、Cr、Fe、Mn、Mo、Pb、Se和V)的浓度进行监测,分析和探讨鄱阳湖流域河流重金属污染状况、来源及迁移输出特征,评估通江河流重金属迁移运输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67,属于中度污染,丰水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污染指数在4.14-4.74之间,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水体主要污染元素是V和Se,V的最大浓度达331.90 μg/L,超过国家水质标准(50 μg/L)6.64倍。重金属浓度和由季节差异造成的水文特征变化是控制流域重金属输出通量的主要原因,而小流域的重金属输出通量对丰枯水期的响应更为敏感。香溪对架竹河、架竹河对赣江以及赣江对鄱阳湖的重金属输出通量分别为7.30 kg/km2、4.06 kg/km2和28.10 kg/km2。不同尺度流域对下游的重金属输出贡献率与径流量相关,丰水期,香溪流域对下游架竹河流域重金属输出的贡献率为1.10%,架竹河对赣江的贡献率为0.02%,而在枯水期,上述贡献率分别为1.61%和0.02%。主成分分析表明鄱阳湖流域水体溶解态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工业采矿,因此,在预防和治理鄱阳湖流域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时,应重点控制工业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45.
模拟降雨下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输出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不仅是该区土地质量退化、土地生产力衰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该区地下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为揭示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和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下的土壤养分流失机制,以喀斯特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其地表微地貌及地下孔(裂)隙构造特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雨强下喀斯特坡耕地地表及地下水土及其氮、磷、钾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小雨强(50mm/h)和中雨强下(70mm/h),喀斯特坡耕地坡面产流主要以地下产流为主;大雨强下(90mm/h),地表径流高于地下径流;产沙方式则表现为由小雨的地表和地下产沙并重到中大雨强的地表产沙为主的一个转变过程。(2)在降雨侵蚀过程中,径流各养分输出浓度均表现出一定的初期冲刷效应,受土壤吸附作用影响,雨强对全钾(TK)和全氮(TN)的影响较全磷(TP)明显。(3)地表径流、地表泥沙和总泥沙各养分输出负荷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加,坡面径流泥沙总的TK输出负荷以泥沙为主,而TN和TP输出负荷则以径流为主;TP和TN在径流的输出负荷上以地下径流输出为主(其中TP地表负荷比在11.6%—46.2%,TN在7.0%—48.5%之间),而TK则以二者并重(地表负荷比在43.5%—57.0%之间);各养分在泥沙的输出负荷上则均以地表泥沙流失为主,其负荷比均在54.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养分流失的源头控制提供基本参数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探索不同群落的构建在滇池流域的实际应用,以确定削减污染物最优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该研究选取地表径流悬浮物(SS)、COD含量、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硝氮(NO_3~--N)六个指标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在滇池流域退耕区开展了不同植物群落配置对地表径流污染物削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植物群落对SS、COD、TN、TP、NO_3~--N在2014年和2015年间均表现出显著性的削减趋势,且三个植物群落对SS、TP和NO_3~--N的削减率均在45%以上,但并未对NH_4~+-N表现出削减效果。不同植物群落对污染物的削减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三个不同群落与年度的交互作用对SS、COD、TN、TP、NO_3~--N五个养分指标的削减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从整体上来看,三种植物群落类型中,以乔-灌-草构建的立体式植物群落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 2 0年代提出的Cholodny_Went植物向性假说认为 ,植物的向性运动是由于生长素 (auxin)的侧向运输引起的。研究表明 ,可能存在一种特殊的运输系统来对生长素进行侧向再定位 ,引起差异生长 (differentialgrowth) ,最终导致芽或根的弯曲。但 70多年来 ,一直没有从分子或细胞机理上得到证实。近年来 ,德国马普植物育种研究所Palme研究小组从拟南芥pin_1突变体中克隆出多个PIN基因 ,它们能编码运输生长素的必须物质。现已证明 ,茎中PIN1及根中PIN2对生长素极性运输和向性运动起着关…  相似文献   
48.
《生理通讯》2006,25(1):34-34
我公司研制的YP101型压力换能器,具有以下特点:1、高精度,线性度≤0.2%;2、高稳定性。时漂、温漂≤0.05%;3、高抗过载,过压能力达2000mmHg;4、标准信号输出,每支换能器输出基本一致,可免定标、可互换;5、保质期长。三年。  相似文献   
49.
《生理通讯》2006,25(1):35-35
SMUP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究研制) 系统能在80586、P2、P3等微机上使用。功能多,实时处理能力强,可对血压、心电、脑电、细胞放电、脉搏、呼吸等生物信号进行多种处理,适用于循环、神经、呼吸、感官等系统的联机实验和资料处理。系统硬件系列化,A/D转换器及信号调理器可选配不同档次(A/D转换器分8位/20微秒和12位/10微秒两档;信号调理器分4路/8倍/手调、4路/10000倍/手调和4路/8000倍/程控三档)。程控刺激器最大输出5V,选配刺激电压输出器,可将最大输出幅度提升到40V。  相似文献   
50.
BRD7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假定核输出信号序列的分离与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RD7被鉴定为一个鼻咽癌密切相关新基因和潜在的核转录调节因子.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FP)介导的亚细胞定位方法,系统研究BRD7在非洲绿猴肾COS7细胞、人宫颈癌HeLa细胞以及人鼻咽癌HNE1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发现BRD7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呈细点状或条梭状分布,3株细胞中没有明显的细胞类型差异.通过对BRD7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了1个具有亮氨酸富集特征的假定核输出信号序列pNES,该区域具有类似核输出信号特征序列“ L-x(2,3)-[LIVFM]-x(2,3)-L-x-[LI] "(X代表任意氨基酸)的结构;通过功能分析,发现它不具有介导异源蛋白GFP胞浆定位的功能,且其亚细胞定位或胞浆/胞核分布比例不受细霉素B(leptomycin B)干预的影响,说明这个pNES不具核输出信号结构域的功能,不是BRD7的核输出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