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苎麻疫霉生物学性状遗传与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来源的苎麻疫霉的菌落形态,菌丝线性生长速率(以下简称为生长速率)及同宗配合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指出苎麻疫霉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存在3种类型:(1)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可稳定遗传;(2)在单游动孢子后代稳定遗传而在自交后代发生变异;(3)在单游动孢子后代和自交后代均发生变异。结果表明,该菌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的遗传具有多样性,上述两性状可以由细胞核杂  相似文献   
862.
丝状真菌被孢霉产生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赵人俊  郑幼霞 《真菌学报》1995,14(2):130-135
被孢霉的三个菌株与M14生长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所得到的菌丝体内堆积含r-亚麻酸的油脂。油脂产率以M10菌株为高,而油脂中的r-亚麻酸含量却以M14菌株为高。这种油脂的脂肪酸中,所含饱和脂肪酸主要有豆寇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以及r-亚麻酸。上述被孢霉菌株的培养物接种在含葡萄糖、尿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大约48小时后,菌丝体顶端细胞形成鼓  相似文献   
863.
为了克隆被孢霉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酶基因,构建了基于λgt10的被孢霉cDNA文库。cDNA文库库容量为2×10.6pfu。以已克隆的被孢霉△9脂肪酸脱饱和酶保守区cDNA为探针对被孢霉cDNA文库进行筛选。经过两轮筛选获得1个阳性克隆,其插入片段长度大于16kb。  相似文献   
864.
以深黄被孢霉AS 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 3.3410)的变异株M_6为出发菌株,γ—亚麻酸含量210mg/L,经紫外线和微波处理得到变异株M_(6-22),摇瓶发酵γ-亚麻酸含量1181mg/L,200升发酵罐发酵γ-亚麻酸含量达到1350mg/L。对200升罐发酵的后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乙醇和正己烷分步抽提效果最好。脲素包合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在70~75℃、3h的条件下可以使γ-亚麻酸由7.2%浓缩到72%。  相似文献   
865.
短梗霉胞外多糖发酵及其发酵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胞外多糖(EPS)的发酵及其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短梗霉菌体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到48b生长趋于稳定期,其胞外多糖合成随菌体生长的不断上升,到84b多糖的产量达到最高,为14.24(g/L)发酵实验基于Logi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和模型参数,同时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验证比较。  相似文献   
866.
从南海海域白姑鱼消化道分离到1株海洋真菌ZH2.1,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和生物学研究。采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并结合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18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与孔状短小茎点霉Phoma exigua var.exigua在进化位置上最为接近,其18S rDNA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FJ450059。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可认为菌株ZH2.1为茎点霉属真菌。对该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ZH2.1为兼性海洋真菌,最适生长盐度为3%。此外,在微氧条件下也可生长。  相似文献   
867.
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原生质体形成的因素,并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氯化锂几种因素复合诱变原生质体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因子顺序是酶系统>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0.5%蜗牛酶+0.5%溶菌酶+1.0%纤维素酶,菌龄为18h,酶解时间为3.0h,酶解温度为32℃;在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4.25×106个mL-1。Ca2+相似文献   
868.
李敏  杨谦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6):1150-1153
根据哈茨木霉T88菌丝体cDNA文库中的β微管蛋白基因EST序列,采用反向PCR方法以哈茨木霉T88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了1.74kb的β微管蛋白基因编码区、1.5kb的5′非编码区和1.0kb的3′非编码区。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基因编码446个氨基酸,与其它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对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同源建模,模建的结果为研究哈茨木霉β微管蛋白自身特性及其与抗微管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69.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ADH)突变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由于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下生成乙醇,使得丙酮酸向乳酸转化的流量减少。采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孢子液,诱变剂量为0.15 mg/ mL时,致死率为70%~80%。在含丙烯醇的YPD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两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mut-1和mut-2,检测突变株mut-1和mut-2的最大ADH活力分别为35.67和43.09U/mL,是原始菌株的41.63%和50.29%。发酵72h后,原始菌株的乙醇与乳酸浓度分别为28.9g/L和40.31g/L,而mut-1和mut-2突变株的乙醇产量分别为4.87g/L和6.56g/L,乳酸产量为54.45g/L和44.07g/L。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mut-1和mut-2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高于出发菌株,其生物量积累亦高于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870.
中性纤维素酶在纺织、食品、饲料和制药行业均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离子束注入技术对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特异腐质霉(Humicolainsolens)H31-3进行诱变,经发酵筛选获得较高酶活力且传代稳定的正突变菌株H14,制备其原生质体后进行紫外诱变。筛选后得到正突变菌株H14-2,最终CMC酶、滤纸酶活力分别达82.56IU/mL和5.77IU/m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78.57%和106.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