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00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9月30日,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宣布,其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科的LeeSangYup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大肠杆菌脂肪酸代谢途径进行了再造,用这种转基因菌发酵生产短链(4~12个碳)烷烃,即汽油,每升发酵液可以成功生成580毫克汽油。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大豆下胚轴可溶性蛋白中钙激活的蛋白激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Glycine m ax L.) 下胚轴可溶性蛋白提取液进行自磷酸化,以SDS-PAGE电泳分析其标记产物时发现,当有较高浓度的Ca2+ 存在于反应液中时,有一条18 kD蛋白带被高强度标记,同时也可观察到另一条标记强度不高的67 kD蛋白带. 当反应时间延长到15 或30m in 时,它们的标记强度都逐渐减弱,最终从放射自显影底片上消失;在反应液中加入钙螯合剂EGTA 时,则只有67 kD 被高强度标记;在磷酸化反应过程中加入非标记ATP,蛋白中的32P逐渐被非标记磷取代,表明反应体系处于磷酸化-脱磷酸化的平衡过程中,并有结果显示这一过程是钙依赖性的. 组蛋白H1 可以使反应进程加快,表明提取液中的蛋白激酶可以利用它作为底物. 综合结果表明,18 kD和67 kD蛋白可能是具有自磷酸化能力且对Ca2+ 敏感的蛋白激酶,它们对Ca2+ 的不同反应,使得钙信号的传递更具可控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中国北方相似地域大豆产地的溯源特性指标,以提高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在大豆产地溯源方面应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来自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5个主要大豆主产省区的159份大豆样品中12种矿物元素(Mg、Al、P、K、Ca、Mn、Fe、Ni、Cu、Zn、Rb、Sr)的含量。结果: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大豆产地进行初步分类,但除黑龙江外,其他产地并不能进行良好地区分,进一步利用多层感知器建立产地分类模型。训练子集、测试子集和保持子集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100.0%、92.3%和94.4%,可有效地对中国北方地区5个产地进行分类。结论:本研究可为我国大豆产地溯源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接种不同大豆根瘤菌株的根瘤放氢和吸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测定和比较了七株大豆根瘤菌与三个大豆品种共生时的放氢和固氮效率。证明了大多数菌株接种不同寄主,其根瘤的放氢、吸氢和固氮效率的差异均明显。但USDA110在三个品种上所结根瘤不放氢或极少放氢;它的固氮量最高。根瘤的能量利用率与植株的氮积累及产量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抗阿特拉津转基因大豆植株后代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用阿特拉津溶液涂抹、荧光诱导动力学检测、分子杂交等方法对抗阿特拉津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后代进行了鉴定,在第二代及第三代中检测到了抗性基因的存在,表明从龙葵中得到的此抗阿特拉津 psbA 基因不仅能导人大豆叶绿体基因组中获得表达,而且可以遗传到后代。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小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