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烟草青枯病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田间防效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病区健康烟草植株茎杆内分离到一株对烟草青枯罗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arum)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命名为B-001菌株.拮抗性研究表明,B-001菌株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表明菌株B-001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经扩增、测序得到B-001的16S rDNA序列,GenBank接收号为DQ444283.用ClustalX进行多重序列对比,并通过MEGA3方法构建16S rDNA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B-001与Bacillus subtilis (DQ415893)的相似性为99.2%,并处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2005和2006年在湖南省桂阳县、宁乡县进行了田间试验,防效在40.03%~78.14%,防治效果良好,且明显优于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142.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锥栗种子距离制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Janzen-Connell 距离制约假说认为:扩散到远离母树地点的种子,更容易逃避种子捕食者和病原体侵染。验证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种子是否支持该假说,可以预测锥栗种群分布格局,解释锥栗种群更新不良的原因。在鼎湖山针阔混交林内,选择离成年母树3、10和15 m处,进行种子放置实验,以及种子消毒和未消毒埋土实验。在无覆盖实验中,10 m处大种子的消失数始终最大,种子离母树距离和种子大小两个因素对种子消失数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在排除哺乳动物实验中,种子放置第一周,种子消失数均很少。整个试验期,种子离母树距离和种子大小两个因素对种子消失数也没有显著性影响。在病原体实验中,埋土前两个月,经过消毒的种子袋中种子均保存完好,没有病原体侵染。埋土的种子从第三个月到第六个月,不同距离处的种子,以及消毒和未消毒处理的种子,被侵染数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被侵染的种子数到第六个月趋于稳定。因此,锥栗种子被脊椎动物取食,不呈现距离制约(Distance-dependent)格局;而被病原体侵染的种子命运则支持距离制约假说。  相似文献   
143.
144.
参数连锁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倪鹏生  崔静  沈福民 《遗传》2001,23(1):7-10
通过拟合的数据资料,对目前最常用的参数型连锁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为有针对性地选择连锁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 Abstract:We present here two parametric statistics for linkage analysis ( linkage and genehunter).Using the simulated pedigrees, we introduced the usage of the two methods.  相似文献   
145.
南京地区棉蚜的飞行活动节律及其飞行能力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昆虫的飞行活动规律及飞行能力是研究其能否迁飞的基础。通过采用春季到秋季20 m高空黄盆诱蚜、高空所诱蚜和春季木槿树上有翅蚜的卵巢解剖,以及春夏秋三季田间有翅蚜的吊飞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南京地区棉蚜Aphis gossypii的飞行活动节律和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有翅棉蚜的日羽化高峰出现在19:00~20:00。2001年南京地区棉蚜的春、秋两季迁飞高峰分别在5月8日和10月25日。5月份高空诱集的棉蚜中,95.7%个体的卵巢小管数在7条以下,而木槿上羽化后1天的有翅蚜中有35.2%个体的卵巢小管数在7条以上;高空诱蚜和木槿上蚜的平均卵巢小管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3.94±1.65和5.88±1.92。8月中下旬棉田棉蚜存在低空飞行行为,并且出现飞行高峰时有翅蚜的卵巢小管数平均在6条以下,超过6条则停止飞行。羽化后1~2天有翅棉蚜吊飞个体的飞行比率和平均飞行距离表现为春、秋季显著大于夏季,三季的最长飞行距离分别为3.89 km、6.15 km和1.44 km。  相似文献   
146.
落叶松人工林单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根据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所实测的落叶松人工林(Larix olgensis)临时标准地66块、固定标准地18块以及8块团状枝解析样地资料,通过对林分中优势木生长及树冠结构与动态的分析,提出适于树木生长的Korf方程并用来构造林木的潜在生长函数。选择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反映林分中林木之间平均拥挤指标。在单木竞争指标的选择上,通过引进树冠因子,并在与传统的竞争指标相比较的基础上,淡化距离因子的作用,应用优势木相对树冠表面积构造了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以此建立了落叶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47.
148.
生态旅游被视为解决保护和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现阶段的生态旅游开展对野生动物造成影响的程度和方式还缺乏研究。为研究生态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是否会对滇金丝猴(Rinopithecus bieti)产生影响,2017年7月5日至2018年2月8日,在云南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样法记录游客噪声、观赏距离、可见滇金丝猴总数量及其不同年龄-性别组滇金丝猴个体数量。结果显示,生态旅游行为显著增加了环境噪声值,向游客开放时段的噪声值(52.42 dB)显著高于非开放时段(47.51 dB),且游客数量越多噪声值越大;游客的观赏距离越近可见的滇金丝猴个体数量越少,且不同观赏距离下可见的滇金丝猴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当观赏距离在11 ~ 15 m时,游客可见滇金丝猴总数量最多(2 046只);在1 ~ 5 m的观赏距离内,不同年龄-性别组猴的理论可见数量不同,成年雄性猴的理论可见数量最高(2.9只),其次是青少年猴(2.2只),成年雌猴(1.8只)和婴猴(1.6只)最低。推测,不同年龄-性别组滇金丝猴个体抵抗干扰的能力不同,成年雄性猴抗干扰能力最强,其次是青少年猴个体,成年雌性猴和婴猴抗干扰能力较弱。由此,本研究认为,现阶段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活动增加了环境噪声,且对滇金丝猴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游客观赏距离越近、游客数量越多,干扰越大。建议在未来的生态旅游过程中,严格设立游客观赏距离,且观赏距离应在10 m以上;设立标语,提醒游客保持安静,减少噪音,从而减少对滇金丝猴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9.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特点及优势种群空间分布特征,2008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哀牢山生态站附近的常绿阔叶林建立了一块6 ha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树木的胸径,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和确定坐标位置.应用Ripley's L-Function分析了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DBH≥>1 cm的乔木12,131株,隶属于25科49属68种.样地内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的重要值最大,其胸高断面积也最大;其次为变色锥(Castanopsis wattii);排在第三位的为云南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有1,712个个体,是样地内个体数量最多的树种.和同类型森林相比,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多优种类型,物种总数较少,稀有种所占比例也较小.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小径级个体数量较多,而大径级个体数量较少,而且在空间上呈现互补特征.对样地中符合条件的26个树种(生活史期间的树木株数≥40株)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53个生长时期中有37个表现为集群分布,表明在树种多样性维持方面,密度制约机制町能不是主要因为,生境异质性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0.
Zhang B  Tian F  Tan L  Xie D  Sun C 《遗传学报》2011,38(9):411-418
Tiller number and culm length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plant architecture and determinate grain production in rice.A line SIL046,derived from an introgression lines population developed by an accession of commo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and a high-yielding indica cultivar Guichao 2 (Oryza sativa L.).exhibits a higher tiller number and shorter culm length phenotype than the recipient parent Guichao 2 (GC2).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tillering dwarf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a novel single recessive gene,referred to as the high-tillering dwarf3 (htd3),which located within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13.4 cM between SSR makers RM7003 and RM277 on chromosome 12.By means of fine-mapping strategy,we mapped HTD3 gene within the genetic distance of 2.5 cM and the physical distance of 3100 kb in the centromere of chromosome 12.Further identification of HTD3 gene would provide a new opportunity to unco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m and tiller,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yields in r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