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5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4560篇
  14583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417篇
  2022年   474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31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34篇
  2014年   698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653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649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1169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文礼章  张友军  朱亮  王少丽  肖强  杨中侠 《生态学报》2011,31(11):2978-2989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 Hbner)间歇性暴发成灾的规律,作者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我国甜菜夜蛾间歇性暴发的时间序列波动规律。结果表明,在1949—2008年的60a中,我国甜菜夜蛾大尺度暴发总年频次为120次,各年度暴发次数(年频次)存在着非均衡性循环波动特征,并且在其波动过程中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按“年频次”强度,可将我国1949—2008年60a中甜菜夜蛾发生过程,划分成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1949—1984年)为平稳低发阶段,36a总年频次量为4次,年平均仅0.11次;第二阶段(1985—2008年)则为波浪式上升性高发阶段,24a总年频次为116次,年平均4.83次(为第一阶段的43.91倍))。按第二阶段24a(1985—2008)数据进行自相关系数和频谱图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甜菜夜蛾大尺度暴发存在2.8a和11.2a2种不同长度的循环周期,其暴发趋势指数对滞后1a和滞后4a的影响为正相关,而对滞后5a和滞后6a的影响则为负相关。本文根据甜菜夜蛾暴发指数的非均衡周期性特征,建立了以时间序列为自变量的甜菜夜蛾暴发指数非均衡周期性预测模型,经回代结果检验,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2.
人类活动对普氏原羚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根据卫星遥感(TM)影像与野外——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的实地考察资料,结合数字化的地形图、植被图与土地利用图、交通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生态信息系统(EIS)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模型,采用生境评价方法HEP就人类活动对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生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普氏原羚生境适合度的因素主要为基质类型、坡度、水源远近、植被类型与人类活动。当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活动区的面积为7955km 2,最佳生境为典型草原,其次为灌丛沙地,折合适宜生境面积4664km 2。由于交通、居民点、农业用地等土地利用的影响,普氏原羚仅分布在草地沙地边缘,其适宜分布区迅速减小,生境的适合度等级出现明显变化,最适生境缺损,折合最适生境面积511km 2。只占原来适合生境面积11% 。典型草原围栏与人为放牧影响,普氏原羚实际分布区面积只有350km 2,讨论了普氏原羚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3.
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伟  李纯厚  贾晓平  陈丕茂  方良 《生态学报》2009,29(8):4053-4060
通过对深圳大亚湾人工鱼礁区7个月(2008-04~2008-10)挂板实验,同时监测相应的环境因子指标.以附着生物丰度数据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并根据附着生物丰度数据和7个环境因子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CCA).共鉴定出附着生物54种,物种鉴定结果表明实验试板上的常见种有华美盘管虫 (Hydroides elegans)、三角藤壶( Balanus trigonus)、细肋肌蛤(Musculus mirandus)等.DCA种类排序图可明显地看出每种附着生物都有自己的分布中心和分布区域;CCA分析结果表明深度、透明度、溶解氧是影响附着生物群落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盐度和温度.CCA排序图较好地反映了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与各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4.
苔藓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查广才  梁来荣  周昌清 《生态学报》2003,23(6):1057-1062
苔藓土壤中分布着种类和数量丰富的节肢动物 ,主要是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上海市区苔藓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 ,用 Tullgren分离装置 ,共收集土壤节肢动物 1 95 4 2只 ,隶属 5纲 1 1目 46科 5 8种。螨类和弹尾类共占总捕量的 97.4%,为苔藓土壤节肢动物的优势类群。螨类占苔藓土壤节肢动物种类的 74.2 %,个体数量的 79.7%,是苔藓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特征类群。优势种跗线螨 ( Tarsone-mus sp.)和真长须螨 ( Eustigmaeus clavated)均取食苔藓 ,并耐受低温 ,跗线螨占节肢动物总捕量的 45 %,真长须螨占 1 5 %。苔藓层节肢动物以螨类的前气门亚目为主 ,多为优势种和常见种 ,个体数量多 ,而土壤层节肢动物以螨类的隐气门亚目和弹尾类为主 ,种类较丰富。苔藓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主要由螨类决定 ,受季节的影响明显 ,5月和 1 0月份多样性指数最高 ,1月份最低 ,而 1月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5.
群落均匀度分形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永繁  余世孝  刘蔚秋 《生态学报》2003,23(6):1031-1036
修正了Frontier和Ricotta等关于有效物种丰富度指数A与物种丰富度指数S之间幂律关系的定义.探讨了A与S之间分形关系的生态学意义.认为分形维数D是群落均匀度测度值在物种数S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向其逼近的一个理论值;提出了利用双对数坐标上建立的A与S拟合直线的方程.对群落均匀度的4种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的方法。以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系列为例.研究了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样带上.随着样带观察长度的逐渐增加群落均匀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30m长的混交林样带只存在一个线性无标度区间.群落均匀度随样带长度的不断增加而逐渐降低.向分形维数D=0.810趋近。170m长的常绿阔叶林样带存在两个线性无标度区问.在0~25m的尺度域内.随着样带长度的逐渐增加均匀度不断降低.向分形维数D=0.525逼近;在30~170m的尺度域内.随着样带观察长度的增加.群落均匀度也逐渐增加.向分形维数D=0.920趋近。  相似文献   
106.
电泳核型分析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邢来君  李明春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4):244-248
电泳核型分析在丝状真菌研究中的应用邢来君,李明春(天津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系,天津300071)DNA分子的分离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最通用的分离技术是琼脂糖凝胶电泳[1],但分离的DNA分子大于50kb时,该方法已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7.
魏冲  宋轩  陈杰 《生态学报》2014,34(2):517-525
景观的空间配置与类型组成能够对流域的产流、产沙及非点源污染产生影响。在以往SWAT模型研究中,往往默认水文模型考虑了该影响。为分析SWAT模型对不同景观格局变化的敏感性,根据老灌河流域2000年土地利用在各子流域的组成,模拟研究区更为破碎、复杂的景观空间配置,通过设置多套试验参数,利用SWAT模型生成基于不同景观格局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SWAT模型不能反映除坡度和面积变化之外的景观水平下各斑块之间因景观空间格局改变对流域产流、产沙以及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模型通过其他参数的调整,弥补了模型分析数据的不足,使实测数据与模型部分结果高度吻合。这表明,一个能够反映流域部分水文特征的SWAT模型,未必是对研究区真实情形的模拟,而是各个参数间平衡的结果。因此,在利用SWAT模型分析模拟景观变化时,不应默认模型能够模拟景观空间格局改变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同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划分坡度带,提高模型对不同坡度土地利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8.
在厌氧条件下,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能够利用单糖、双糖和糖醇等碳水化合物发酵生成丁二酸, 其中以山梨醇为碳源时丁二酸的产量最高。代谢流量分析结果表明: 与葡萄糖发酵相比较, 由于代谢系统中积累了更多的NADH, 使得代谢网络关键节点PYR和AcCoA处的代谢流量分配有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更多的碳源流向丁二酸和乙醇, 而乙酸和甲酸的分泌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09.
鼎湖山森林地表水水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对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内两溪流水源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鼎湖山地表水总体水质较好,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类水源水质标准。区内水体受污染程度低,绝大多数指标均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②水体pH值较低,Al含量较高,总有机碳测定表现出整个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水体中有害金属Mn和Pb含量略高,但都远低于饮用水卫生标准。③对地表水来源过程环节的水化学分析比较表明:大气降水、穿透水、土壤溶液(30cm层和80cm层)和地表水水样的pH值呈现“M”形变化。酸雨和土壤表层酸化是该区地表水pH值偏低的主要原因。地表水和30cm土壤溶液中的Al浓度分别是大气降水的5倍和8倍,地表水中的Al主要来源于酸雨对土壤的淋溶。地表水中的Na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Pb浓度是地表水的17倍,林冠吸收富集和土壤固定吸附使地表水中的Pb大幅度降低。穿透水和土壤溶液中的Mn、K、Ca、Mg、Sr比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浓度高,反映了元素被酸雨淋溶、活化和被植物、土壤吸收吸附的过程。从长远看,尽管在森林保存完好的地区,区域环境的恶化及酸雨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0.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aily motor activities, human locomo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tensively in recent decades. The locomotor functions and mechanics of human lower limbs have become relatively well understood. However, so fa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ons and functional contributions of the human spine during locomotion is still very poor and simultaneous in-vivo limb and spinal column motion data are scarc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licate in-vivo kinematic coupling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al regions of the human spinal column during locomotion as a stepping stone to explore the locomotor function of the human spine complex. A novel infrared reflective marker cluster system was constrncted using stereophotogrammetry techniques to record the 3D in-vivo geometric shape of the spinal column and the segmental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each functional spinal region simultaneously. Gait measurements of normal walking were conduct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inal column shape changes periodically in the frontal plane during locomotion. The segmental motions of different spinal functional regions appear to be strongly coupled, indicating some synergistic strategy may be employed by the human spinal column to facilitate locomotion. 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medical imaging-based method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nal column, hence providing more insight into the functional biomechanics of the human sp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