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7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1.
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包括蛹虫草子实体、蛹虫草培养残基、蛹虫草及其培养残基提取物、蛹虫草菌固液发酵产物、 微生物发酵蛹虫草残基等产品。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虫草素、腺苷、多糖等活性成分,在畜禽、反刍动物、水产品等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均获得较好的 效果。对蛹虫草子实体、蛹虫草培养残基、蛹虫草及其培养残基提取物、利用蛹虫草菌及培养残基制作发酵饲料等蛹虫草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应用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及展望。  相似文献   
212.
文冉  杜以晴  菅彤彤  容蓉  吕青涛  张国英 《菌物学报》2021,40(11):3023-3033
建立九州虫草-半枝莲双向固体发酵产物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并考察与其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活性的相关性。采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备九州虫草-半枝莲发酵产物;溶剂萃取法获得发酵产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并运用HPLC法建立不同极性部位的特征图谱;MTT法考察不同极性部位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不同极性部位HPLC色谱峰与其抗增殖作用的相关性。抗增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极性部位对A549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标示的9个共有色谱峰与抗增殖活性均呈正相关,其中色谱峰8、4、1、2、9分别为木犀草素、黄芩苷、对香豆酸、野黄芩苷、黄芩素。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极性部位中以二氯甲烷部位对A549细胞的体外抗增殖作用最佳,并借助谱效相关初步探究了发酵产物抗A549细胞增殖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应用于菌种与传统中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13.
目的:研究蕨菜乙醇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为蕨菜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制备蕨菜乙醇提取物,采用Ames试验方法,以50μg/皿敌克松作为诱变剂,分别添加提取物50、100、200、400、800μg/皿,统计回变菌落数;结果:受试物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蕨菜乙醇提取物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14.
以诱变耐低温果酒酵母菌种YU2.28和产香酵母S15.3为发酵菌株,进行了葡萄酒发酵条件优化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菌种生长温度、通氧量等因素,通过对菌种的生长情况和发酵醪液中总酯含量的变化分析,确定了自选酵母酿制葡萄酒的最佳技术参数,并对优化条件下发酵得到的葡萄酒进行GC/MS分析.结果显示:YU2.28和S15.3以1:3比例的混合发酵,接种量3%,调节醪液pH值为4.0,SO2添加量40 mg/L,发酵温度20℃,主发酵6 d内控制以230r/min的摇床转速进行摇瓶发酵,并进行9 h(每天1.5 h)供氧处理,后发酵30 d,酿造出的葡萄酒品质较佳,具有酒体丰盈,酒液澄清透亮,香气醇和的特征.成品酒香气成分共检测出醇类9种,酯类8种,酸类6种和少量的醛类、酮类等成分.  相似文献   
215.
为探讨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与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用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处理人成骨样细胞MG-63 48 h后,提取水菠菜叶乙醇提取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RNA,将两组RNA纯化为mRNA,逆转录成cDNA,用Cy3和Cy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进行线性扩增标记,然后与骨质疏松相关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扫描后对获得的数据用LuxScan 3.0软件分析.研究发现经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诱导后MG-63细胞的244个骨质疏松相关基因中,有c-Fos、JNK、ODF、c-src、OSCAR、RANKL、Samd4、Samd6、Samd7 9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LRP5、Dkk1、TGFB、OPG 4个基因明显下调.结果表明水菠菜叶乙醇提取物能改变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的表达,抗骨质疏松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蛋白信号传导途径和骨保护素/核因子受体激活信号传导途径有关,与雌激素内分泌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216.
作为第三代生物燃料,大型褐藻类生物质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乙醇工业菌株并不能利用褐藻中的主要成分海藻酸,这个问题是海藻生物乙醇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技术难关。近几年随着对海藻酸裂解酶和海藻酸降解菌代谢途径的深入研究,科研人员构建了不同的海藻酸发酵菌株,为高效转化大型海藻生产生物乙醇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这篇文章对海藻酸资源概况和海藻酸转化生物乙醇存在的科学问题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17.
目的:了解张家口地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耐药性的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别,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改良三维试验法筛选耐β-内酰胺类药物的菌株,再结合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检测耐药菌ESBLs和AmpC酶的基因型别,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地区临床分离的48株木糖无色杆菌菌株中有32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检出率高达66.7%,其中14株单产ESBLs,5株单产AmpC酶,9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株为未知型菌株;筛选出的耐药菌中有24株PCR结果阳性,分属于不同耐药基因型并发现存在多重耐药基因。ESBLs以TEM型检出率最高,均为TEM-1亚型;AmpC酶检出率也较高,均为DHA-1型;多重耐药基因TEM+CTX-M-1+AmpC检出率最高。结论:张家口地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头抱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18.
219.
采用黑暗摇瓶发酵和蓝光照射静置培养的两步培养法,进行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液体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蓝光诱导。结果表明蛹虫草在2d的黑暗培养和5d的蓝光照射静置培养后,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可达到最高值558.4μg/gFW。而以黑暗摇瓶培养2d后,进行不同时间的蓝光照射静置培养。结果表明,蓝光照射最初2d,蛹虫草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明显,随后快速增加,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558.4μg/gFW,随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并无明显变化。通过研究解决了蛹虫草液体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培养过程中蓝光的给光问题。  相似文献   
220.
以亚硫酸盐甘蔗渣浆酶解液作为原料,利用C. shehatae发酵制取燃料乙醇。结果表明:还原糖最适初始质量浓度为葡萄糖140 g/L、木糖60 g/L、酶解液总糖80 g/L。利用初始葡萄糖55.06 g/L、木糖11.18 g/L、纤维二糖4.51 g/L的亚硫酸盐甘蔗渣浆酶解液发酵,经18 h获得乙醇22.98 g/L。乙醇得率为67.23%,葡萄糖利用率为99.27%,木糖利用率为32.96%,C. shehatae适合作为蔗渣为原料的乙醇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