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花的脱落与乙烯,生长素类似物及超氧自由基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烯促进而生长素类似物延缓马缨丹花瓣的脱落,前者大大加速而后者抑制花瓣O2^-的产生,外源O2^-的加入明显快花瓣的脱落,O2^-的清除剂则延缓脱落。  相似文献   
52.
释百合科(广义)分类的沿革及对我国今后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试图阐明近60年来一些作者对广义百合科所作的重大变革。广义百合科分类的变革不能不涉及其近缘科的分类,因此我们以Engler&Prantl(1930)的Liliiflorae目中的族作为基本单位,列表以明Hutchinson(1934)、Dahlgren et al.(1985,包括G.Dahlgren,989)、Takhtajan(1987)和Thorne(1992)各系统所作不同的处理。作者对Hutchinson的观点和其采用的分类特征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因为他可能是对广义百合科作重大变革的第一个作者,而对Dahlgen et al.、Takhtajan和Thorne系统的介绍则较为简略。本文还讨论了科级范围大小的利弊,不同意有些作者仅仅将亚科或卫星类群都提升为科的作法。假如这种提升之后仍如原先的科保留于同一类群之中,而不作系统上的改变,则意义不大。 本文对Hutchinson、Takhtajan和Dahlgren et al.(1985)的单子叶植物起源的假说也作了介绍。虽然Dahlgren et al.的见解未被大多数作者所接受,但他们的方法论值得注意。基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共性,他们假设出一个臆想的分类群,从这个臆想的分类群演进到一个单子叶植物祖先只需经过最少的步段。这样的一个单子叶植物祖先现在是不存在的,但最接近它的是现存的Trichopus(隶Trichopodaceae,Dioscordales)。Trichopus肯定不是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之间的一个直接联系的纽带,但它有许多特征可以在Annonales(隶lianae超目)中找到。因此,他们认为Dioscoreales是最不特化的单子叶植物,把它作为百合超目的第一个目,置于单子叶植物系统的最前位置。本文作者最后对今后我国开展广义百合科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其中以选择一些分布于北半球类群,如Lilium,Monocharis,Paris等等,作广泛研究(可从形态学、细胞学、分子系统学三个层次进行)最为现实,因为对它们取材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53.
玉米叶片涝渍伤害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的积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相似文献   
54.
菌紫质光生物分子器件及其超快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紫质是嗜盐菌紫膜中的一种光能转换蛋白.它具有光致色变和光驱动质子泵功能,其原初光异构化过程极其迅速,可在430fs内完成.由于菌紫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光电和光学特性,如对光强的微分响应,高的空间分辨率,高的光灵敏度,高循环次数等,使得它在光电探测,仿视觉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非线性光学及光学信息记录和处理方面有很多重要应用.利用超短脉冲激光技术,高时间分辨光谱学技术及高速取样探测技术,对菌紫质的光循环,原初光异构化,激发态动力学,质子泵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56.
植物体内超氧物自由基(O2^—)检测的EPR自旋捕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纯鹏  吴恩 《植物学通报》1991,8(1):58-62,21
McCord和Fridovich在1968年发现了超氧物歧化酶(SOD)并研究了其生物学作用,提出了氧毒害的超氧物自由基学说。此学说已为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在研究动物和植物的衰老以及逆境生理时,常需测定SOD酶,因此超氧物自由基(?)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用酶学分析技术检测(?),不仅灵敏度低,而且由于(?)和羟自由基(·OH)均可产生  相似文献   
57.
58.
超氧自由基与叶片衰老时叶绿素破坏的关系(简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小麦幼苗叶尖经ABA处理后,SOD和CAT活性、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下降加快;而经KT处理后,则下降减慢。体外试验表明,O_2~-直接引发叶绿素破坏。  相似文献   
59.
高浓度Ca~(2 )(0.1 mol/L)使叶绿体产生O_2~ 的能力下降,旋转相关时间(τ_c)增大34.3%,即膜的流动性降低,并抑制ACC形成乙烯;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作用却与此相反;O_2~ 的生成与乙烯的产量成正相关(r=0.941)。EGTA,吩噻嗪和W_7等加入到叶绿体反应体系中,可使O_2~ 的产量下降,ACC形成乙烯减少;相反,亚油酸作为Ca~(2 )载体,却使之明显升高,但亚油酸本身产生乙烯的量比ACC少得多。因此推测:高浓度Ca~(2 )可能影响叶绿体膜的状态,从而影响EFE的构象或者减少O_2~ 的生成,抑制ACC的转化,衰老时细胞内的Ca~(2 )可启动钙信使系统,使O_2~ 的产量升高,而其中膜脂过氧化是衰老的中心环节,因此O_2~ 的升高可能是诱发衰老启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术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分为A、B、C三组,A组(27例,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B组(20例,术后发生过敏肾功能异常病变但治疗后肾功恢复正常)、C组(13例,术后血肌酐水平持续增高肾功能异常者),三组均采用超微血管流成像术检测血管指数,比较不同组患者的血管指数并分析其与血肌酐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的肾移植长径、前后径、左右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的肾皮质血管指数(23.34±6.03%)明显低于A组(33.23±3.45%)、B组(31.23±4.23%)(P0.05)。肾功能异常患者肾皮质的血管指数较低,且随着血肌酐水平的升高而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5)。结论:超声微血流成像术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评估可较好地反映肾皮质血供及术后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