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目的:探讨502例丙型肝炎患者病毒基因分型的情况,分析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贵州地区502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4种基因型及5种基因亚型,主要以1b型、3b型为主,其次是6a、3a型,2a型较少。不同性别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29,P=0.026),男、女性患者均以1b型、3b型为主要基因型,但男性感染者明显多于女性。各个年龄组HCV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46,P=0.000),40-59岁组感染者最多,以1b型为主,其次是20-39岁组,以3b型为主,≥60岁组感染人数较少,以1b型为主。结论:贵州地区HCV呈现多基因型分布,1b、3b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6a、3a型次之,其余基因型较少,不同性别、年龄的HCV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92.
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正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拥有丰富物种资源已成为夺取生物科技制高点的关键,因此,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小黄花茶(Camellia luteoflora)、贵州红山茶(C. kweichowensis)等103种贵州稀有濒危植物,采用模式标本产地植物追溯、现存分布区及种群散布特征调查、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混合采种迁地保育、生物资源测试分析与资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及其迁地保护、种子生物学特性与种子散布及分布动态变化、种苗繁育与应用栽培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评估的103种贵州稀有濒危种子植物都采取了就地保护措施,但迄今为止对濒危威胁程度减轻的效应不明显,抢救性迁地保护依然必要,其中极危(CR)23种、濒危(EN)30种、易危(VU)40种、近危(NT)7种、无危(LC)3种; 采用同一地理种源迁地保护有效种群PnLf·Ee·Am的栽培方法,在贵州省植物园开展了迁地保护引种栽培试验。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种、3 65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47%,贵州及毗邻川、滇、桂极少数地区特有分布的种子植物70种、11 010株,引种栽培平均成活率为95.80%,并且建成了活植物保育圃30 200 m2。(2)搜集文献大数据结合GIS信息追踪调查研究,发现了小黄花茶新分布区2.5 km2、长柱红山茶(C. longistyla)新分布区1.5 km2、美丽红山茶(C. delicata)新分布区1.0 km2、皱叶瘤果茶(C. rhytidophylla)新分布区6.0 km2、红花瘤果茶(C. rubituberculata)新分布区50.0 km2贵州槭(Acer guizhouensis)新分布区0.3 km2; 新分布区种群增量对其减轻濒危程度的评估效果影响不明显。(3)选择了小黄花茶、贵州红山茶等20种具有贵州高原区域环境特色的经济植物开展了种苗繁育和应用栽培试验,建立种苗繁育基地13.4 hm2,繁育种苗73万余株,在林业绿化工程应用中示范栽培140.0 hm2(31万株),≥2年生苗木应用栽培存活率92.00%~98.00%,这为有关稀有濒危植物的科学研究及种质创新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93.
在查阅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对贵州省拟大萼苔属Cephaloziella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初步理清了该属植物在贵州的分布,确认贵州省拟大萼苔属植物有8种1变种。其中,刺茎拟大萼苔C.spinicaulis为贵州新记录种,并提供了该种的详细形态描述。本研究还编制了贵州省拟大萼苔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94.
《环境昆虫学报》2014,(4):469-474
本文记述贵州省分布的猎蝽科瘤蝽亚科昆虫4种,其中滇龟瘤蝽Chelocoris yunnanus Hsiao & Liu, 1965, 宝兴螳瘤蝽Cnizocoris potanini (Bianchi, 1899) 和小菱瘤蝽Amblythyreus potaninae (Bianchi, 1899)为贵州首次记录,并提供了所有种类的整体背面观、头和前胸背板侧面观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595.
贵州月亮山5种森林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贵州省月亮山森林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分层采集5种森林类型的土壤,测定C、N、P含量并分析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0~20 cm土壤中变异最大的是P,20~100 cm土壤中变异最大的是C,最小的是N。5种森林类型0~10 cm土壤的C、N含量远高于中国陆地0~10 cm土壤的平均含量,而P含量远低于其平均含量。硬阔和软阔自然林土壤C、N、P含量存在明显差异,C含量为硬阔自然林软阔自然林,N和P含量基本呈现为软阔自然林硬阔自然林。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的C∶N为硬阔自然林软阔自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和马尾松纯林。硬阔和软阔自然林、针阔混交林的C∶P、N∶P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而杉木和马尾松纯林的C∶P、N∶P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且均在30~50 cm处出现累积峰。相关分析表明0~100 cm土壤的C、N、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C含量、N含量与C∶N、C∶P、N∶P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含量与C∶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因此,贵州月亮山5种森林类型和不同土层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96.
贵州中三叠世安顺龙(爬行纲:海龙目)一新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中国的海龙类以前仅发现于法郎组瓦窑段,包括安顺龙和新铺龙两属。最近在法郎组竹杆坡段也发现了海龙化石(完整的骨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编号V 13782),被归入安顺龙属。标本产自贵州兴义乌沙,时代是中三叠世拉丁期。此标本小于黄果树安顺龙两个已知标本,但是根据以下特征判断应该是个成年个体:头骨相对较小,许多骨缝愈合,髓椎线(neurocentral suture)封闭,肱骨上各种结构已经显著分化,掌骨和跗骨骨化程度高。根据以下特征建立一新种,乌沙安顺龙(Anshunsaurus wushaensis sp.nov.):头骨相对较小(相对肩臼至髋臼长度);轭骨后突短,向后延伸不超过下颞孔之半;后背区的神经棘高度小于宽度,其背缘有垂向沟、脊;间锁骨十字形,前突基部宽;肱骨外髁沟明显,内髁很发育,在内腹侧有脊但无孔;第五掌骨比第四掌骨稍长;第四指失去一个指节;髂骨板向后背向展开;7个跗骨骨化。  相似文献   
597.
贵州苏铁( Cycas guizhouensis K. M. Lan et R. F. Zou) 的根进行了解剖学研究, 结果表明: ( 1)
据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同, 贵州苏铁的根可分为正常根、珊瑚状根和肉质根三种类型。( 2) 正常根与肉
质根的木栓形成层起源于表皮内方第1~ 2 层皮层薄壁细胞, 珊瑚状根的木栓形成层则起源于外方皮层的
第2~ 3 层细胞, 而非中柱鞘。( 3) 首次发现肉质根一种新的增粗方式, 是由周皮内方的皮层薄壁细胞恢
复分裂能力, 持续或周期性产生新的皮层薄壁细胞, 引起根的增粗。  相似文献   
598.
<正>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共1250户,5600多人。2008年,借贵州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召开之机,当地政府对村寨进行了全面整修,修建了铜鼓坪、观景台、步行街、风雨桥等景观设施,期望将西江打造为5A级景区,耗资人民币8000万元。  相似文献   
599.
报道了中国兰科新记录种——革叶石豆兰,它的主要特征是:无假鳞茎;叶小,出自根状茎的节上;总状花序短缩呈球形,具8-15朵密生的小花;花淡黄绿色,花瓣极小,唇瓣肉质,舌状。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600.
贵州苏铁种子钙形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贵州苏铁新鲜成熟种子中不同组织中总钙和不同形态类型钙物质含量,探索贵州苏铁种子发育过程中对钙的储存形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贵州苏铁新鲜成熟种子中总钙含量为外种皮>中种皮>胚;钙主要集中在外种皮并且主要以HCl钙形态存在,其含量高达470.8 mg/kg,占外种皮钙形态的56.3%,以及组织和整个种子的24.6%和11.4%,HCl钙形态在种子胚的发育过程中主要起到源和库的作用;中果皮和胚主要积累的是水溶性的有机钙,含量分别为70.2 mg/kg和70.6 mg/kg,对参与种子的结构和胚的发育起到积极作用。另外,贵州苏铁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外种皮高钙含量和高钙形态含量密切相关,而大分子物质的积累对促进贵州苏铁适应高钙质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