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61.
贵州王卡苗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374名(男196人,女178人)世居在贵州的王卡苗族进行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项目28个,测量项目64个)。调查对象年龄20—55岁三代均为苗族。分析结果表明:王卡苗族圆头型多见;超狭面型为主;属中鼻型;矮型身材。与我国南方其他18个少数民族群体9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和身高数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王卡苗族的体质特征与白裤瑶最为接近,与贵州毛南族、湖南侗族次之。贵州王卡苗族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具有现代黄种人的容貌特征。  相似文献   
562.
贵州三都水族Y染色体上七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燕  单可人  谢渊  修瑾  吴昌学  李毅  任锡麟 《遗传》2006,28(12):1495-1499
采用多重PCR技术, 结合ABI PRISMTM 377 DNA Sequencer四色荧光标记进行基因扫描分型, 对中国贵州三都水族群体进行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 计算其基因频率、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 获取相应的遗传多态信息。结果显示: 在94个无关男性样本中, DYS19、DYS389Ⅰ、DYS389Ⅱ、DYS390、DYS391、DYS392、DYS393等基因座分别检出6, 4, 6, 2, 3, 5, 4种等位基因, 遗传多样性在0.124(DYS389Ⅰ)~0.630(DYS19)之间; 由此组成的单倍型为27种, 单倍型多样性0.868。此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三都水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 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  相似文献   
563.
2008年12月1日,中科院古脊椎所赵凌霞、罗志刚在贵州毕节何官屯扒耳岩巨猿化石点的野外工作即将结束时,得到团结乡一洞穴发现动物化石的消息。他们与毕节地区文物局、毕节市文管所业务人员,在团结乡干部的协助下,对发现化石的麻窝口洞及周边地区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在麻窝口洞内采集到种类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猩猩和长臂猿化石。  相似文献   
564.
分析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期海平面变化的过程和Ting类动物群的变化规律,研究相对海平面变化对Ting类动物群构及演替的影响。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可引起水深及相关生态条件的改变,并对Ting类动物群产生影响,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幅度和速率是造成Ting类动物群面貌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级相对海平面上升末期和下降未期,海平面的大幅度抬升或下降是造成Ting类物种丰度下降,新种增加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海平面的持续缓  相似文献   
565.
贵州野生越桔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概述了贵州野生越桔种类、分布与生境及其资源利用情况,并对贵州野生越桔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66.
陈谦海   《广西植物》2000,20(4):319-322
根据原产地模式标本 ,对贵州石楠、短柄石楠和巴铃石楠 3种进行补充描述 ,澄清对其认识的模糊与混淆  相似文献   
567.
贵州中三叠世安顺龙(爬行纲:海龙目)一新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中国的海龙类以前仅发现于法郎组瓦窑段,包括安顺龙和新铺龙两属。最近在法郎组竹杆坡段也发现了海龙化石(完整的骨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编号V 13782),被归入安顺龙属。标本产自贵州兴义乌沙,时代是中三叠世拉丁期。此标本小于黄果树安顺龙两个已知标本,但是根据以下特征判断应该是个成年个体:头骨相对较小,许多骨缝愈合,髓椎线(neurocentral suture)封闭,肱骨上各种结构已经显著分化,掌骨和跗骨骨化程度高。根据以下特征建立一新种,乌沙安顺龙(Anshunsaurus wushaensis sp.nov.):头骨相对较小(相对肩臼至髋臼长度);轭骨后突短,向后延伸不超过下颞孔之半;后背区的神经棘高度小于宽度,其背缘有垂向沟、脊;间锁骨十字形,前突基部宽;肱骨外髁沟明显,内髁很发育,在内腹侧有脊但无孔;第五掌骨比第四掌骨稍长;第四指失去一个指节;髂骨板向后背向展开;7个跗骨骨化。  相似文献   
568.
贵州鸟类科的新纪录——岩鹨科(棕胸岩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发现并环志了4只棕胸岩鹨(Prunella strophiata)。此次发现为岩鹨科鸟类在贵州的首次正式记录。本文报道了其形态特征和量度,并对该物种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9.
记述采自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罗颖蜡蝉属Rhotala Walker 1新种,即梵净罗颖蜡蝉R.fanjingshana sp.nov.。隶属于蜡蝉总科Fulgoroidea颖蜡蝉科Achilidae罗颖蜡蝉族Rhotalini。提供了新种的鉴别特征图。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570.
目的分析五指山小型猪、巴马小型猪和贵州香猪线粒体DNA控制区碱基序列,比较研究不同猪种的遗传标志。方法应用PCR技术分别对这三种小型猪的血液总DNA样品中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扩增,测序比对。结果猪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分3个区域。Ⅰ区(靠近5′端区域)704 bp,五指山小型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中归纳出3个单倍体,而巴马小型猪在此区有9个变异位点,通过9个变异位点归纳出4个单倍体,贵州香猪在此区共有6个变异位点,通过6个变异位点归纳出3个单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