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31.
贵州遵义高桥大角寺剖面的奥陶系湄潭组下段和中段笔石的研究结果表明,湄潭组下段从下而上可以识别出Didymograptellus eobifidus带、Corymbograptellus deflexus带和Azygograptus suecicus带;中段含有一层笔石,缺少特征属种,根据其总体面貌,可能相当于Expansograptus hirundo带。文章描述其中11属16种:Pseudophyllograptus angustifolius(Hall),Phyllograptus claviger(Monsen),P.annaHall,Didymograptelluseobifidus(Chen and Xia),D.protoindentus(Monsen),Acrograptus kurcki(T rnquist),Corymbograptus vacil-lans(Tullberg,1880),C.deflexus(Elles and Wood),Expansograptus extensus(Hall),E.nitidus(Hall),Xi-phograptus lofuensis(Lee),X.cf.lofuensis(Lee),Azygograptus suecicusMoberg,Dictyonemasp.,Den-drograptussp.,Inocaulis plumulosusHall。这一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大多数为上扬子区的常见属种,代表当时黔中古陆北缘近岸海洋环境中的笔石动物群面貌。  相似文献   
532.
贵州红山茶(Camellia kweichowensis)是红山茶组中稀有5室蒴果代表种之一,具有重要物种生物学意义和经济利用价值。为探索贵州红山茶物种稀有濒危原因,该文采用样方法与实测法调查,通过种群年龄结构和生存力分析,开展种群结构动态量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红山茶原生植被具有亚热带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典型特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占主体林分,华山松(Pinus armandii)+桦木(Betula luminife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蓝果树(Nyssa sinensis)+山茶(Camellia sp.)+铃木(Eurya sp.)+木荷(Schima sp.)等针叶阔叶混交林常见。(2)贵州红山茶植物种群结构为增长型,以小树和中树龄级阶段植株为主体,占种群数量的73.02%;种群存活曲线Deevey-Ⅱ型特征明显,种群生命期望值在幼苗期达到最大值,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种群幼苗库丰富但响应生境外的干扰敏感,幼苗存活至Ⅶ龄级植株概率陡降至36.17%,整体呈现“Ⅳ龄级前增长-Ⅳ龄级后衰退”的特点。(3)...  相似文献   
533.
八个贵州地方桃品种果实甜酸风味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价贵州地方桃品种果实的甜酸风味品质,以主栽桃品种‘燕红’作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贵州8个地方桃品种的果肉糖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1)8个地方桃品种果肉中糖主要由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组成,其中蔗糖的平均含量最高(55.62 mg/g),约占总糖的71.30%,但变异系数仅为17.92%;8个地方桃品种中,‘米桃’的葡萄糖与果糖含量差异较大,其果糖/葡萄糖的比值为1.21,而其它7个品种的葡萄糖与果糖含量相近。(2)8个地方桃品种果肉中有机酸主要由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组成,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约占总酸的60.61%,但在‘白花桃’果实中有机酸含量以奎宁酸为主。(3)对8个地方桃品种果实的糖酸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苹果酸含量和山梨醇含量的载荷系数分别为0.910和0.897,说明它们是影响果实甜酸风味的主导因素,且对改善果实的甜酸风味品质具有重要作用。8个贵州地方桃果实的甜酸风味分别为:‘黄腊桃’为甜,‘血桃’、‘青桃’、‘镇远桃’、‘红枫桃’为酸甜,‘白花桃’、‘西桃’和‘米桃’为酸。  相似文献   
534.
【目的】为了摸清贵州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危害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明确贵州稻水象甲的防治指标。【方法】采用田间笼罩接虫法系统的研究了不同密度的稻水象甲成虫与水稻被害叶率、幼虫密度、水稻分蘖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损失等的关系。【结果】稻水象甲成虫密度与水稻被害叶率和幼虫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稻水象甲的危害明显减少水稻分蘖数和穗数,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不大。建立了产量损失率与被害叶率、成虫密度、幼虫密度的回归方程,计算获得了插秧后的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的叶片被害率的防治指标为59.65%、52.97%、50.96%、48.52%,成虫的防治指标为20头/m~2(1头/丛),幼虫的防治指标为130头/m~2(6.5头/丛)。【结论】该结果对贵州省稻水象甲的预测预报及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5.
绿僵菌属的三个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从广东、贵州、北京等地收集的虫生真菌中,发现在我国具有绿僵菌属特征的真菌可分为四个种。根据菌落颜色、分生孢子团块大小、紧密和牢固程度、孢子链连接方式、分生孢子形状等,将我们收集的属于本属的菌株分为四个种。本文报道绿僵菌属三个新种的描述。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Sorokin为最常见的甘蔗金龟子致病菌,是本属的模式种。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 Chen et Guo sp.nov.、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 Chen et Guo sp.nov.和贵州绿僵菌Metarhizium guizhouense Chen et Guo sp.nov.是三个新种。  相似文献   
536.
贵州睦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剖面的鱼类微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贵州睦化泥盆系—石炭系界线上、下两个层位中所发现的7个属种的软骨鱼类、棘鱼类的牙齿和鳞片等微化石,建立了代化瓣齿鲨 (Petalodus daihuaensis, sp. nov.) 和贵州棘鱼 (Acanthodes guizhouensis, sp. nov.) 两个新种.通过研究,划分出两个鱼类微化石组合: 1.上泥盆统顶部(法门阶)以 Phoebotus politus 为代表的鲨类化石组合; 2.下石炭统底部(杜内阶早期)贵州棘鱼化石组合.睦化剖面根据牙形石的研究,泥盆系—石炭系的界线在 Siphonodelle praesuleata 化石带和 S. sulcata 化石带之间.本文记述的鲨类化石组合发现在睦化剖面代化组的最顶部 (GM1120, 1211), 相当于 Siphonodelle praesulcata 化石带;贵州棘鱼发现于格董关层 (GM1124), 在界线之上.在睦化,以及在其他各地, Phoebodus 和 Harpagodens Fero 这样的鲨类皆发现于晚泥盆世.而 Acanthodes 属则从 Siphonodelle sulcata 带起才出现,未发现于更老的地层中.因此 Acanthodes 属的最早出现可能也是石炭系底界的标志.  相似文献   
537.
广西八角莲属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育生   《广西植物》1984,(1):43-44
<正> 广西八角莲 新种 Dysosma guangxiensis Y. S. Wa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D. majensi(Gagn.) Ying, a qua foliia glabris, 6—7—lobatis, pedicellis longioribus pubescentibus, petalis spathulato-obovatis,minoribus, antheris 2.5-plo longioribus quam filamentis, parte exserta con-  相似文献   
538.
贵州早三叠世早期的介形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该文报道的介形类化石系采自贵州省贞丰、遵义等地的飞仙关组,计7属11种,其中包括3新种和1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对认识我国早三叠世早期的介形类面貌,进一步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Carinaknightina属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为我国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特别是与巴基斯坦盐岭地区相关地层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539.
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国家三类重点保护植物,为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山顶森林群落演替先锋树种和建群种之一。基于大小结构分析法、矩阵模型和分布格局距离方法,对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松种群大小结构近倒金字塔形,为中衰至衰退型种群;(2)广东松年龄(E)和胸径(D)的回归方程为E=59.968/(4.041-lnD);(3)广东松种群分布格局为斑块内种群个体集聚分布,斑块个体均匀分布;(4)广东松各径级度的种群密度(DS)随径级度(DG)呈S形变化,DS=1/(0.0584+0.018e-DG);(5)广东松种群为先锋种群,也能在山顶特殊生境中一定时期内与其它种群一起形成稳定群落;(6)分布格局距离方法能有效地用于亚热带森林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研究,矩阵模型能在—定程度上反映森林树种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动态。  相似文献   
540.
以牙形刺确定胡氏贵州龙(Kueichousaurus hui Yang)层的时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贵州兴义顶效乡盛产胡氏贵州龙的地层产牙形刺Paragondolellapolygnathiformis-p.maantangensis动物群,其时代应为晚三叠世卡尼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