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764篇
  286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崇明东滩人工湿地越冬水禽行为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12月上旬-2007年2月下旬,在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对7种优势种水禽的昼间(6:30-17:30)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鹭(Egretta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和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以停伫行为为主,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4.09%、45.45%和54.55%;白骨顶(Fulica atra)、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取食行为较活跃,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2.58%和35.00%;小鹛鹧(Tachybaptus ruficollis)和银鸥(Larus argentatus)游水活动分别占全天行为的44.70%和31.82%.此外,环境温度和光照与水禽活动呈正相关,与风速负相关,湿地内水位由于变化不大而对越冬水禽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2.
苏丽娜  李晓晨  靳川 《生态学报》2006,26(10):3265-3269
为比较恒温和变温驯化对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热适应和运动行为的影响,将鼎突多翅蚁分别在15℃恒温和13.4~21.6℃变温下进行驯化,定量分析两种驯化温度对鼎突多翅蚁热适应和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温和变温驯化对鼎突多刺蚁的最适温度、逃避高温、运动中的停顿频率、疾跑速度、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均有显著影响(p<0.01),而对逃避低温的影响不显著(p=0.343);变温驯化后鼎突多刺蚁的最适温度仅有一个峰值,这不符合最适性模型的预测;恒温和变温驯化下鼎突多刺蚁的疾跑速度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分别为p=0.017和p<0.001),且经过变温驯化的鼎突多刺蚁的运动能力明显强于恒温驯化下个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3.
采用PE袋方法于常温一藏秦猕猴桃,贮藏期间袋内CO2浓度高于6%时果实会产生伤害贮藏前期,果实的果肉和果心硬度均很高,这与两部位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严重被抑制淀粉和果胶物质水解被抑制有关。贮藏中期,果肉出现水浸状,到贮藏末期,果心和照相机人均很快腐烂,这主要与Vc含量明显降低,导致膜脂过氧化加剧有关。而与SOD活性变化关系不大。而贮藏期间,果心硬度明显高于果肉,这与果心淀粉酶和多聚半乳醛酸  相似文献   
34.
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e(Wolff)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了探明叉角厉蝽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 3龄幼虫的控害效果,在室内条件下,观察了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行为,研究了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叉角厉蝽以口针从草地贪夜蛾腹部或者体躯末端插入取食,被取食后的草地贪夜蛾呈干瘪状死亡。叉角厉蝽3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符合Holling II型方程,为:Na=0.6702 N/(1+0.0133 N),叉角厉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50.25头、0.6702 d和0.0199 d。叉角厉蝽的捕食量与猎物密度正相关,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负相关,叉角厉蝽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证实叉角厉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为其田间应用释放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国家种质库部分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家种质库中23种作物1.8万多份种子进行了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存10~12年后,96%以上的被监测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但有95份种子(占被监测份数的0.51%)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发芽率从80%以上降至70%以下).胡萝卜、莴苣、棉花、胡麻、蓖麻等5种作物种子整体监测发芽率平均值都出现了显著下降,而胡萝卜、莴苣这二种作物的监测发芽率下降更为显著.不同起始发芽率水平及贮存前所处环境条件对贮存种子的生活力下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6.
楝科树木营养贮藏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及SDS_PAGE研究了营养贮藏蛋白质 (VSPs)在楝科树木中的分布和超微结构 ;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 ,以大叶桃花心木 (SwieteniamacrophyllaKing)的 2 1kDVSP的抗血清检测楝科树木VSPs的免疫相关性。结果表明 ,在桃花心木亚科 (Swietenioideae)的树木中普遍存在VSPs ,但楝亚科 (Melioidae)仅部分属的树木有VSPs而椿亚科 (Cedreloideae)树木没有VSPs。VSPs在同一属树木中的分布是一致的。桃花心木亚科和楝亚科树木之间的VSPs几乎没有免疫相关性 ,但是在桃花心木亚科中 ,VSPs具有相对高的同源性。楝科树木VSPs的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可能与VSPs的种类不同有关。VSPs的分布、超微结构和免疫相关性可能是楝科树木的一个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37.
基于PAE编码系统构建的半自然条件下长江江豚行为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识别和编制动物行为谱是深入研究动物行为及其与环境复杂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以栖息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的8头长江江豚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随机动物取样法观察记录了动物行为发生的过程、内容和环境,并以"姿势—动作—环境"(posture-act-environment,PAE)为轴心,以行为的功能为依据,构建了长江江豚的PAE行为谱。共分辨记录了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8种姿势、33种动作和46种行为,并定性描述了不同行为出现频率与年龄组、性别的关系。该行为谱综合了姿势和环境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长江江豚的生态与行为、促进长江江豚的保护。  相似文献   
38.
安冉  刘斌  徐艺玫  黎歌  廖力夫 《兽类学报》2015,35(2):170-175
本文通过红外线照相的方法,对发育期的林睡鼠幼鼠进行室内活动规律及行为观察,为充分了解林睡鼠越冬前的能量储备形式提供饲养参考。将鼠密度监测仪固定在饲养笼具上方,24h连续拍照,采集和分析6-9月年龄在10周内的幼鼠各种活动数据。结果显示:幼鼠一天中超过70%的时间都在窝内度过,大部分时间都蜷缩成一团少有动作;在窝外活动时间多在玩耍,如攀爬笼架。用于进食和饮水的时间不超过全天的2%。林睡鼠幼鼠主要活动时间在21:00-07:00,活动高峰在21:00-03:00之间。幼鼠出生3周后开始出窝活动,哺乳期30d后开始采食,5周后幼鼠有交配玩耍行为。随着日龄的增长,活动高峰从23:00提前到21:00,活动时间也逐渐延长,但9周龄后活动时间逐渐缩短,幼鼠的饮水进食时间与其活动的时间长短较为一致。10周体重可达成年体重的70%。研究表明,林睡鼠在夏秋季节基本是昼伏夜出动物。光照是影响其在外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幼鼠6周后所需的饲料和水量大于成年林睡鼠,在此期间要注意饲料和水的补充。  相似文献   
39.
徐勇 《生命世界》2001,(4):36-36
板粟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淀粉以及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和脂肪酶等多种营养物质,既可加工也可鲜食,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作物。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广西、贵州、江苏、浙江和北京等地。下面简单介绍板栗果实采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贮藏方法: 1.采收前 目前国内板栗的种植比较分散,不利于管理,加重了采后板粟果实的病害,这一情况在南方尤为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土肥水及修剪的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并且适时打药,以控制果园病虫害。 2.采收时期 板栗果实要完全成熟后才可采收,不…  相似文献   
40.
乙酰胆碱在调节植物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动物体内,乙酰胆碱(ACh)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参与神经突触之间以及神经突触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近些年来,ACh和胆碱能系统的其它成员在植物界都已找到并且分布很广。它们在植物的多种行为(生长、发育、运动、代谢等)上发挥着类似激素的调节作用。Darwin曾提出有些敏感植物执行的快速运动不是膨压运动所能胜任,认为由电波传递与原生质收缩来承担。近来还有人提出:植物体内的电波传递与原生质收缩要有ACh这神经递质参加。我室近几年来在丝瓜的向触性快速运动以及甘薯的气孔运动的机理研究中给这两项建议得出确切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