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柳叶芹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三种化合物,经理化性质、IR、MS等光谱分析定为十四碳酸(MyristicAcid)、十八碳酸(Octadecano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以上三种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32.
从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ym Forsk.)全草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用波谱等方法鉴定为:十六碳酸甲酯(Hexadecanoic acid,methyl ester)、β-谷甾醇(β-sitosterol)、5α,豆甾烷-3,6-二酮(5α,stigmastane-3,6-dione)、6β-羟基-豆甾-4-烯-3酮(6-β-hydroxy-stigmasta-4-en-3-one)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  相似文献   
33.
少叶黄杞茎皮的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elii Merr.)茎皮的乙醚提取液中分离到3个脂溶性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I〕(β-sitosterol)、3-表白桦脂酸〔Ⅱ〕(3-ePi-betulinic acid)和3-表白桦脂酸乙酸酯[Ⅲ〕(3-epi-betulinic acid acetate),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其中[Ⅲ)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34.
长鞭红景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高山植物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ta S.H.Fu)的根茎中得到七种结晶,经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及化学方法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没食子酸乙酯(gallic acid ethyl ester)、没食子酸(gallic acid)、酪醇(p-tyrosol)、β-谷甾醇-3-β-D-半乳糖甙(β-sitosterol-3-β-D-galactoside)和草质素-8-阿拉伯糖甙(herbacetin-8-arabinoside),其中胡萝卜甙、β-谷甾醇-3-β-D-半乳糖甙和没食子酸乙酯是首次从红景天属得到的。  相似文献   
35.
鸡尾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绍华  谢运昌  程菊英  吴大刚   《广西植物》1992,12(2):133-135
从鸡尾木中分出三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似文献   
36.
采用硅胶柱对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1),柚皮素(narigenin,2),槲皮素(quercetin,3),β-谷甾醇(β-sitosterol,4),6,8-二羟基色原酮(6,8-dihydroxy—chromon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化合物4—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37.
醉魂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云南产醉魂藤Heterostemma alatum wight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数据确定了他们的化合物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正二十四烷酸(2)、芹菜素(3)、胡萝卜苷(4)、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5)、醉魂藤碱A(6)、醉魂藤碱B(7)、醉魂藤碱C(8)、醉魂藤碱D(9)和醉魂藤碱F(10).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8.
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为我国特有树种,属红豆杉科(Taxaceae)。种子是-著名的干果。关于香榧的化学成分,尚未见前人报道。我们从香榧叶中分得三个结晶化合物。经鉴定其中二个为已知成分,即6-羟基脱氢松香亭醇(6-hydroxydehydroabietinol)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另一个为新二萜成分,命名为香榧酯(torreyagrandate)。  相似文献   
39.
江南山梗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江南山梗菜(Lobelia davidii Franch.)植株中分得β-谷甾醇、β-香树素及其棕榈酸酯,以及去甲山梗酮碱、去甲半边莲定、山梗新碱(Ielobanonoine)、山梗醇碱、去甲山梗醇碱.5种生物碱。其中山梗新碱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0.
中国特有植物钟萼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又名伯乐树,系钟萼木科(Bretschnei-deraceae)钟萼木属的稀有保护植物。该科仅此1属1种,为我国特有山。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江西、浙江、湖南、贵州和四川,生于海拔500—1500 m 的山地林中。树皮有祛风活血作用。钟萼木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为研究其活性物质,我们从其树干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